对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相关探讨

2016-05-07 00:40孙恒星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孙恒星

【摘 要】应用题是学生时代数学课堂的重要构成部分,综合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但目前存在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运用,基于此,加强对应用题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教师需要不断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探讨方向。本文结合小学苏教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实例,重点探讨应用题教学的应用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方式

数学应用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应用题的题干较长或者隐含条件较多,很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向,特别是到小学高年级段出现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入对分数的理解,更加大了应用题的难度。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施以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

一、利用生活实际,引入分数乘除法情境教学

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最基本的是理顺题目意思,找准计算方法,但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乘法、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使得计算题变复杂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应用题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创设学生有兴趣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周末,小明跟妈妈一起逛街,妈妈给了小明10块零用钱,小明买了一个玩具后,还剩下1/2,请问,小明的玩具花了多少钱?”,通过设立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将乘法应用题跟自己生活中常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当遇到此类题目时,容易产生联想。在课堂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平均小组展开相关讨论,找到解题思路。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部分:基于情境类型来看,可以灵活变动情境教学的出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抽象知识;基于课堂气氛来看,情境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气氛,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过程。

二、变换多种形式,灵活讲解分数乘除法题目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出题方式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抓住应用题的中心思想,灵活变动其形式,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抓住题目的核心意思,找准题目中单位“1”的代表量,写出数量关系式。以“3是9的几分之几?”为例,可以变换为以下形式:

变式1:9的1/3是多少? 答: 3 。

变式2:已知x的1/3是3,请问x是多少? 答: 9 。

分析:通过这两种形式,让学生准确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在找出题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情况下,确定好使用乘法或者除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题目难度的变化,选择好典型例题,综合考虑学生认知特点、题目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疑难点,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式练习,灵活变动讲解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如苏教版中例题:“学校准备在校外修建一条长4400的马拉松跑道,已经修了2400米,请问,再修多少米才能正好修完这条跑道的3/4?”

分析:教师首先可以再黑板或大屏幕上画出一条跑道并标上4400米,帮助学生找到单位“1”,再引导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

解答:4400×3/4=3300(米)

3300-2400=900(米)

三、重视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分数乘除法思路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应该重视思维教学,抓住学生思考方向,适时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突破口,把握住应用题本质[4]。如:“在秋天农民伯伯收获了粮食,分三周卖完,第一周被买走全部的1/3吨,第二周买走1/5吨,还剩下全部粮食的1/4吨没被买走,请问农民伯伯收获了多少吨粮食?”

分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分清楚“被买走全部的1/3”、“买走1/2”和“剩下全部粮食的1/4”的区别,第一个是全部单位“1”中的“1/3”,而“1/2”是具体数据,“剩下全部粮食的1/4”是全部单位中的剩下的“1/4”。

解答:1-1/3-1/4=5/12

1/2÷5/12=6/5(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帮助学生理顺乘法、除法和混算之间的转换。将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简化,使用简单的描述语言,培养学生分数乘除法思路。

四、实施因材施教,创新分数乘除法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是分数乘除法中重要教学方式,受到基础知识情况、兴趣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思维方式、切入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创新分数乘除法教学方式。如使用阶梯制教学方式:

第一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3/4,请问小红有多少糖果?

第二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3/4,小白的糖果是小红的2/5,请问小白有多少糖果?

第三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吃了1/4,小明自己吃了1/3,请问还剩下多少?

通过递进的方式,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真正困难的地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讲解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具体教学方式。创新应用题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利用学生好奇心,通过创立新颖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构建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找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沟通桥梁。注重课堂灵活教学方式,多变换应用题类型,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激励、表扬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开飞.用“整体思想”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除实际问题》教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17:41-42

[2]钱金戈,周丽叶.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培训,2015,18:247.

[3]刘娟.体验式教学对高师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73-274

[4]杨艺辉.创设实践机会引领主动学习——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1-62

[5]严亚雄.追寻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19:56-59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