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5-07 14:05林顺洪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现状小学语文对策

林顺洪

【摘 要】课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阅读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的现状作了简单分析,然后探讨了强化课本阅读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现状;对策

课本阅读就是在教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对语文课本展开阅读,以此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当前课本阅读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探究,找出能够转变当前课本阅读现状的策略,将其切实落实到课本阅读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本阅读,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现状

(一)缺乏重视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往往直接切入主题,对课本进行讲解分析,没有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对课本进行阅读。教师对课本阅读缺乏重视还体现在不少语文教师留给学生进行课本阅读的时间偏少,学生还没有对课本内容产生足够的认识,就被迫转入到教学流程,这样的课本阅读是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的。

(二)浅尝辄止

浅尝辄止的现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阅读中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课本阅读的意义被抹杀。从实际情况说来,浅尝辄止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就教师方面的原因说来,基于其对课本阅读不重视的原因,导致教师没有对课本阅读的意义、作用等展开深入辨析,进而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课本阅读,缺乏深度。就学生方面的原因说来,小学生身心发育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集中力还是认知水平都存在很大局限,因此难以深入到课本阅读之中,必须要外部因素的引导。

(三)方式不当

课本阅读的展开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其开展途径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预习这一环节进行,即在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教师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准备相关内容。教师准备好之后,常常忽视了学生是否已读完课文,也不管学生是否存在疑问就直接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背离课本阅读的实际情况。

(四)主体不当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其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但是,在当前的课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从属客体,未能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语文课本阅读对策

(一)加强重视

想要课本阅读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必须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下来。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特点,在教学流程中合理规划出用于课本阅读的时间段,让学生进行专项课本阅读活动。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拿出10分钟,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理清整个故事进行的先后顺序。通过阅读,学生就能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保证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个方面,学生必须重视课本阅读,这需要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形式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为学生树立榜样,逐步引导学生重视课本阅读。

(二)深入阅读

进行课本阅读的意义就是要对课本的内容形成全面了解,同时深入课本背后,挖掘更深层次的具有更高价值的内容。所以,浅尝辄止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这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阅读进行深入。比如,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本进行深入阅读。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浏览一遍,同时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在书本中勾画出来。然后,教师可以随机点名几名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同时其他学生结合课本,对复述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待这几名学生对课文复述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另一个话题:“同学们有没有类似于课文中的相关经历呢?”这时学生就会纷纷发言,说出“放鞭炮被吓到”、“看到蛇害怕绳子”等经历。这时教师再结合学生经历,组织学生对课本再次进行阅读,就可以深入课文背后,理解其正真含义。

(三)优化方式

课本阅读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而应该对其进行多元化的创设,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展开课本阅读。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立体化的阅读。像在阅读《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若单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阅读,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人物关系或是故事发展难以清晰认知。这是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晏子使楚的过程制作成动画,再配以文字说明,就能让学生通过图像和文字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入了解。此外,还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课本阅读,像一些对话比较多的课文,教师就可以组织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投入阅读当中,更可以通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对文章深入体会。

(四)突出主体

在语文课本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是需要一定方法的。首先,在课本阅读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考量。比如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低,因此课本阅读每个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自身作用,教师应该从旁协助,避免对教学活动过多干预。最后,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进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阅读流程划分为预读、细读、总读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时间保持在8分钟以内。然后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查字典辨析生字生词,归纳文章内容。最后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文章思想。如此,就可以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束语

课本阅读就目前的实际现状看来还存在不少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家中重视、深入阅读、优化方式以及突出主体等途径,切实提高课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燕玲.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07

猜你喜欢
现状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