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教材精心选择练笔点

2016-05-07 14:05林桂菊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容选择写作能力

林桂菊

【摘 要】课堂小练笔是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能把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起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实现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那么如何精心选择练笔点,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呢?

【关键词】课堂练笔;内容选择;积累运用;写作能力

课堂小练笔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精心选择练笔点,让课堂练笔不仅为课堂教学服务,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呢?

一、在课文情感共鸣处选择练笔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要善于抓住情感的积蓄点,让学生进行练笔。

教材里选入的课文有很多是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的,就像三年级上册《说声对不起》一文,描述的是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的矛盾,文中的心理描写值得学生好好揣摩与学习。文中有一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这样的:“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文中主人公觉得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同学之间,发生小的摩擦在所难免,犯错也是常有的事,每个学生都可能有过像主人公那样的心理。文中这部分心理活动的描写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在课堂教学时便设计了一处小练笔:“你和同学发生过摩擦、闹过矛盾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写一写。”学生的记忆闸门一经打开,提起笔来便是行云流水了:“我知道我不该一时发火,把同桌的课本乱涂乱画,可是他不该先把我的作业藏起来不给我呀!为什么要我先说对不起呢?”“老师啊,我不是故意把同学撞倒的。那么多同学都在看着我,叫我怎么开口说对不起呀!”……学生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实、生动、细致。如果没有让他们在有了感触之后当堂写下来,下了课,这些细腻的情感也就跟着他们跑跑跳跳而烟消云散了。

二、在文章精彩经典处选择练笔点

课文是最好的习作范文,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应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把握文章的精彩处,抓住典型的句式、特色片段、典型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章最经典的地方入手,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沉淀方法,在练笔中模仿文章的写作,从而轻松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抓典型句式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句式,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契机进行练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抓特色片段练笔

片段训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针对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段,在引领学生研读品味之后,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练笔。

(三)抓写作顺序练笔

阅读教学中读与写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能为学生提供素材,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教材的慧眼,在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语言表现形式后,找准训练点,适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是巴金先生写的——《海上的日出》,这篇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的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语句优美,历来是学生朗读、体会、积累的好资料。教学本课,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安排个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章进行写作。大山里孩子可以写写大山的日出,也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一写。大山的孩子爱大山,再加上有了经典美文的引导借鉴,他们笔下的山里日出不但词句优美,还别有一番特色。

当然,所选取的材料在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范例应适合学生动笔学写,这样,学生才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三、在文章拓展与想象中选择练笔点

很多文章文笔细腻,读起来引人深思。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结合学生好奇与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参与文章的续写创作,提高学生练笔的兴趣。

(一)结尾续写式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背景。这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式的练笔。如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一只小鸟》,记叙了孩子们因喜爱而用弹弓打中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故事。全文讲完后,让学生讨论:仰望小鸟,听它的歌声,却没有了,孩子们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小动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鸟后来怎么样了?”并进行续写。孩子们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曾看到的和听到的一起出现在笔下,顿时文思泉涌。当然,孩子们写出来的也都能顺应文本的本意,大多以悲剧结尾了。在他们自己写的结尾里,他们认识到孩子们不负责任的举动,扼杀了一个小生命,也给两只老鸟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痛,自己什么也没得到,反而从此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了。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弹弓打小鸟的恶果,深深体会到打小鸟是多么的错误。

(二)填写空白式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插图解说式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文练笔的极好媒体。如三年级下册《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一课,插图是奶奶把冬冬搂在怀里、冬冬也紧紧抱着奶奶的温情画面。教学时设计小练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写写这温馨的一幕,想象奶奶和冬冬的动作及语言,都是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选择适当的练笔内容,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通过小练笔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使其作文水平日有长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

[2] 盛鲁杰. 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卓红华.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时机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4(9):39-41

[4]余建平.小练笔——作文教学中给力的一笔[J].小学教学参考,2013(3):77

猜你喜欢
内容选择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探究
Papi酱走红原因探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的内容选择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