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

2016-05-07 15:31陈春云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效果

陈春云

【摘 要】小学音乐课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有重要作用,但小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受年龄制约,不易接受高难度的音乐学习任务,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揭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以期对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质量;教学效果

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掌握音乐的技巧和要领成了音乐课的主要任务,使本应气氛活跃的音乐课堂变得沉闷无趣,学生也无心去体会音乐、感悟音乐,这对小学音乐的教学非常不利。要改变这种现状,音乐教师务必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使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1.小学音乐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过于关注,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音乐就是诸多被忽视的科目之一。多数学校在音乐课的安排上松散而不科学;多数老师想到哪就讲到哪,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只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操的培养,失去了音乐课的基本教育功能,这些都不利于小学音乐课的教学。

2.学生对音乐学习态度不端正

小学生处于认知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年纪,容易进入学习误区,加之学校、家长、老师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小学生对上音乐课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认为音乐课不是主课,甚至是可听可不听的课,致使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多以半学半玩的方式进行,课堂气氛过于散漫,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单一

小学音乐教师通常是依靠学校提供的音乐设备教学,而对音乐教学的长期忽视使多数学校的音乐设备单一、老旧,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靠仅有的一两件乐器进行,学生更是很少有机会触碰到,难以得到有效的练习。教师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创新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导致了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难以突破瓶颈。

二、多措并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1.加入流行音乐元素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虽然认知理解能力有限,但他们对于新事物和当下流行的歌曲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每个小学生都能哼两句最新的流行歌曲,教师可以选择与当节课内容相关联的,积极健康的流行歌曲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歌舞厅里流行的舞曲《兔子舞》,内容健康、音乐欢快活泼。用英文演唱,一次音乐课有位教师用其作为进教室的舞蹈音乐,歌曲的效果使学生能马上跟着音乐欢快的舞蹈,并马上进入音乐课的气氛中。

2.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内容,以先进带动后进

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和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有部分学生在成长早期就展现出一定的音乐天赋。教师可利用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学生分成音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到两名乐感较强的学生,合作学习,以先进带动后进,活跃音乐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如,在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快乐小舞曲》的教学中,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就是,学会用节奏准确、正确的为歌曲伴奏。一位教师首先讲解了4/4拍及拍号的含义,然后出示× × × ×和×× ×× ×× ×两种节奏类型,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这样一来,节奏感较强的学生就可以带动和帮助节奏感较差的学生完成练习。

3.适当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领会音乐中的情感

音乐的创作灵感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音乐课上也可以适当地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态度。如一位教师在教唱《摇篮曲》时,让学生边做摇摇篮的动作,边想象着摇篮里有个小宝宝正在睡觉,这位老师首先饱含母爱之情、带有哼鸣韵味的、甜甜的,并且充分运用歌曲情感表达所需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开始了歌曲《摇篮曲》的范唱。学生在这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宣染下,情不自禁地跟随着老师的范唱,做出了相应的形体动作: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闭眼、有的随声哼唱、晃身、摇头等等,形态各异。老师深情的范唱,不仅让学生完整地了解了歌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音乐情感,并引发了学生与作品的共鸣,激发出学生歌唱的欲望。

4.音乐与表演相结合,让学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出音乐中所富含的情感,是学生对于音乐的再创作过程,让学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会使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记忆持久,对音乐的内涵理解深刻。例如,《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表现春天的美丽,把学生分成四组(演奏组、唱歌组、表现组、舞蹈组)表现歌曲,各组表现并展示成果。学生创造性的表演使大家对音乐有了更身层次的理解,也在相互的交流中获得了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中,感受与鉴赏远比技巧与能力更重要。教师要不断思考,研究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音乐这一艺术学科的人文教育优势,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雁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9):169

[2]杨倩.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244

[3]郑玉敏.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5(2):130-130

[4]金毓.试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策略[J].音乐大观,2014(23):78-78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效果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