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2016-05-09 14:03王淑芬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

摘  要:“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具有历史性意义。本文介绍当前学者对文学演变研究的现状,根据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实体性研究两部分。当前对文学演变的研究存在视角狭窄、学科固化等问题,实体性研究则更具有创新性。文学历史演变研究这课题的提出有助于提高对文学发展历程的认识,通过古今文学对比、中外文学对比能够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前进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文学;演变历史;文学与文化

作者简介:王淑芬(1970.09-),女,河北黄骅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01

引言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从2001年提出开始,已经逐渐吸引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开始招生博士生和硕士生,学科门类也被教育部追认为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已经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文学的演变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是通过理论性研究,对文学演变中出现的问题和内容进行理论的探讨,另一种是着眼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态规律,并比较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文化溯源。总的来说,对中国文学演变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实体性研究。

1、理论性研究

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这一课题,许多学者都付出了努力和贡献,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步,在理论框架的建立、内涵外延的扩展等方面都卓有成效。首先提出这一课题的章培恒先生认为对中国文学演变历史的研究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将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联系进行探讨,致力于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和讨论,这也正是文学研究的核心所在。

当前的中国文学历史演变研究存在几个问题:(1)部分学者对文学演变研究的视角过于狭窄,不能很好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进行结合,对古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过渡理解不深,学者的研究结果缺乏准确深入的探讨,由于研究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必要的对比和参照,无法实现创新性研究,限制了学者的思维。(2)当前的学科分类情况存在较为严重的固化现象,文学研究的内容和角度相对单一,学者无法从多个角度对文学历史演变进行透彻的分析,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促进学科研究的创新精神。(3)文学研究的领域不够丰富,研究中国文学演变历史,不仅需要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进行对比研究,还要将西方文学与本土文学进行对比,将文学与文化进行对比,通过多个维度的对比研究,才能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角,给当代文学演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实体性研究

与理论研究相对应,中国文学历史演变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更加重视实体性研究。实体性研究按照方向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着眼于整个文学史的整体性研究,二是源流关系的探讨和分析。整体性研究看重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内容相对宏大,更注重对文学发展历史规律和发展形态的研究。如果学者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很难做到举重若轻,常常会导致研究内容和结果负载过重,力度和穿透力不足。源流性研究则是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参考点,分析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和渊源,或者研究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整理出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比于理论研究,实体性研究常常会发现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闪光之处,研究的内容和资源也更加广阔,学者的研究视野会得到极大的开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此实体性研究更富有生命力和创新力。

3、关于中国文学历史演变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一课题最开始提出时,旨在打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界限,探讨中国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内容存在较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深入探讨这一过程的核心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前进方向也有着较为积极的指导性意义。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带有较为强烈的倡导性。这一课题的提出除了探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外,还带有较为强烈的重构意识,通过深入了解文学历史的发展,对当前文学研究进行创新,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扩大学者的研究视野,重构文学研究的历史意识,这一目标和建议对当代文学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族主义的情绪较为鲜明。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古今”关系是相当关键和切要的内容,而“古今”关系中又衍生出“中西”关系。提出“中西”维度,把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纳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范畴,是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其向纵深拓展的标志。“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目前成果已经言之凿凿地证实传统文化和文学内部循序渐进的改变的积累也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这就应和了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初衷。这是一种转向,往民族内里和历史深处求索的转向,而不再一味求之于外。

4、结语

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研究能够帮助学者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对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当代文学和文化体系的构建有指导意义。对文学发展历史的创新性研究能够促进中国文学的再次繁荣,有效的传承古代中国文学的优秀内涵,并与当代文学进行结合,绽放出中国文学独一无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宗峰.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观察与思考[J]. 求索,2012,10:121-123.

[2]程勇,景遐东,白振奎.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意义、域限及前提性问题笔谈[A]. .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14.

[3]申明秀. 寻找胡适式的“新眼镜”——“文学性”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J]. 文教资料,2008,08:13-15.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及方法
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作品海外译介研究
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