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真经

2016-05-11 20:31石海威
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湖畔企业家大学

石海威

办一所300年的大学,马云的这个想法始于一次和企业家朋友的不丹之旅。几年后,湖畔大学的诞生几乎撼动了中国商业界的半壁江山。对外表态不兜售成功学只研究失败的它,如何帮助中国本土企业家去寻找“新商业航海图”?

杭州西湖鹆鹄湾附近的一处别院,为这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提前准备了早餐。早餐并不丰盛,只是一些简单的点心小食。

先进门的这位穿红色外套的是好未来董事长兼CEO张邦鑫。作为2010年上市的中国民办教育集团,好未来市值已接近43亿美元。穿黄色上衣的先生许单单是3W咖啡兼拉勾网创始人,在《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见到他的4天前,拉勾网刚刚宣布完成C轮2.2亿人民币融资,几天后,因为拉勾网与“BOSS直聘”的纠纷,许单单再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远处,身着黑色套装的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独自用餐,他看上去吃得很认真,没看手机,也没与任何人交流。距离那次知名的“合并”,如今已过去了整整一年。

房间内,NPC潮牌创始人李晨早早入座,尽管身为明星主持,在这里却没有被商人们包围,这个清晨让他感到局促且兴奋。

这算得上是个风云际会的场合,但多数人无心寒暄。半小时之后,他们将在同一屋檐下开始为期两天的封闭式学习。这里曾是马云发起建造的“江南会”会所,一年前,它有了新名字——“湖畔大学”。

再早上一天,3月27日的上午9点30分,这群人作为湖畔大学的二期新生,共同参加了开学典礼,之后的几小时将被他们很多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津津乐道。新生们被安排落座第一排,在他们身后两排开外,是包括柳传志、刘永好、郭广昌、史玉柱、卢志强、沈国军、阎炎、熊晓鸽、邓峰、盛希泰等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湖畔大学一期学员孙宇晨也在其中,1988年柳传志创立香港联想两年后,他才刚刚出生。

“像有人带我们在门口看了一眼”

在一期的课堂上,有学员问了前阿里巴巴CEO陆兆禧一个问题:创始人引进外部CEO后发现不合适,但期权和股票已经发放,创始人觉得股票和期权给多了,如何优雅地要回?

平时慈眉善目的陆兆禧一下严肃起来,语气比往常强硬许多:“什么叫契约精神?你跟人签了一个约,之后觉得对方不合适,这是你判断失误,你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如果还想剥夺人家正当的经济权利,那你是混蛋。”

陆的直言不讳令现场气氛有些尴尬,提问的学员下不来台。他接着补充,企业家有时难免心软,但做企业就要像阿里一样,不灵的赶快请他走,这也是阿里巴巴内部尤为讲究的契约精神。

汽车之家CEO秦致向马云提问:“我说因为我们企业要发展,不能避免地要做业务调整、组织机构调整、人员调整。有些朋友可能就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变化,但都是一路走来的很要好的兄弟,要不要让他们离开?”

到湖畔上课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秦致很久了。汽车之家上市后,伴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壮大,公司顺理成章地引入了部分职业经理人和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很多高管认为,这会对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和“梦想”造成冲击,不断有高管找到秦致抱怨,秦致自己最后也开始产生了疑惑。

“我为何而战?”秦致将自己的困惑抛给马云,马云给出的回答是:“企业家身负重担,道路是充满了荆棘的,甚至对于个人来讲没有什么回报,所以创始人没必要把所有人都绑死在这辆战车上。如果有一些高管离开后能够有一些财务的回报,享受生活,对自己应该是一种安慰。创始人要做的就是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些和自己有共同梦想的人。”

2014年底,完成C轮融资的36氪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因为公司战略架构的调整,36氪裁员近30人,这对当时70多人的团队冲击不小。媒体人出身的创始人刘成城事后认为,自己当时的管理陷入到细节中,而忽视了对整个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把控,比如,他可能“更在意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够不够好,而不是关心组织和KPI”。

当时,36氪除媒体外的主营业务几乎全部要推倒重建,大面积裁员也让业内开始有风言风语,刘成城十分迷茫。春节之后,湖畔开课,刘把问题抛给了蚂蚁金服CEO彭蕾。曾掌管阿里巴巴HR部门多年的彭蕾,给出的答案令刘成城豁然开朗。“其实你这个小公司开掉一半人又能怎样?才100人不到的团队规模根本不用考虑管理的问题。”刘成城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坦言,那之后自己明确了战略,并迅速做好了团队建设。

“曾鸣老师讲的是认识世界的事,以前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模糊。我大概知道那个世界里面是个什么样,但是我一直没有一个方法论,感觉没人带你进门。但在湖畔上一次课,就等于说有人拉着你手在门边上看了一眼。”秦致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说,像自己这样背景的人擅长总结、提炼、逻辑化和系统地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只是缺乏见识。“其实就是你没见过这个东西,你想象不出来是什么。”后来秦致和周围的人打趣道,如果五年前自己就来湖畔上学,汽车之家也许不是今天这幅“光景”。

相比其他商学院,湖畔大学请阿里的管理者、柳传志、史玉柱等企业家讲课,不仅更贴近现实,也更真实。与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同,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显得真诚许多,大家去伪存真,讨论的都是真问题。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宣布战略入股赶集网。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双方共同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

合并一年之后,58赶集公司运行顺利,姚劲波在湖畔二期面试时已经对本地生活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湖畔二期要求面试者“作画”,姚劲波的作品是一个圆圈,两边分别是用户和商户。在姚的设想中,10年后,用户和商户将会更好地连接,58赶集这个圆会越转越快。

姚劲波自己既做过学生也在各种创业营中做过导师,他想得很清楚,自己那些创业成功经历翻来覆去大家应该早听烦了,何况讲课是“输出”,现在是时候“输入”学习了。

姚劲波在湖畔课堂的学习很认真,在二期第一堂课中的开放提问环节,姚劲波提出了全场最有趣的问题之一:“对于那些阿里并购的公司,阿里也会把你内部这一套对组织架构的提议用到被并购公司吗?结果好吗?”

彭蕾给出的答案是:“所有被阿里并购的公司都可以把阿里的既有当做巨大的工具,拿来取用。阿里要做的是改变而不是强硬推进。当然,内部这套体系对全资或控股公司有不同的开放程度。”

曾有一节课讨论“未来要成为互联网3.0时代的企业需要具备哪些DNA”,紧接着学员就以此为线索做小组的案例研究,并试用这个理论去操练,分析一些别的公司是否具备这些DNA,如果这些问题要继续被讨论,那就可以拿到公司内部去延续。

一位学员在这堂课上听得兴奋了,下课后便召集公司高管集体从广州驱车深圳,到另外一位学员的公司一起“开脑洞”,两个同学一起搭档来解释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要具备哪些DNA。

“任何捷径都是弯路”

相比第一届招生,湖畔的二期招生更为严谨,最后进入面试环节的67人中,有18家是上市公司代表,最终录取的只有9家,那些盈利模式一流的公司并非湖畔首选。

二期学员的创业年限也有所提升,其中创业10年以上的比例远远超过一期。二期学员中很多人都是连续创业者,平均年龄比一期大1.5岁。学员分布上则加大了未来传统商业,包括餐饮、医疗等行业的录取比例。

在对“企业家精神”的要求上,湖畔有明确的规定,学员必须创业满三年,并提供完税证明。湖畔大学秘书长卢洋认为湖畔在借此传递一个信号:想真正成为一家伟大企业,从第一天开始合法经营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

“其实我们首先做基础的硬性条件的筛选,筛选完之后我们一定会去上门做一对一的沟通,这个沟通是一定会到他的公司去,其实我们要去看他的公司,其实也就是所谓的‘闻味道,看整个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氛围。”卢洋说:“这个过程中,任何捷径都是弯路。”

在湖畔大学的一期筹建过程中,湖畔大学筹备委员会共计拜访了300多家企业。相比传统商学院的体系化课程和师资,卢洋等一众人的拜访几乎是两眼一抹黑,除了情怀,谁都没法再提供更多细节。

“我在阿里十几年,以前是做销售出身的,那个时候有过‘陌拜,也就是陌生人拜访,做湖畔后我开玩笑说十几年之后我又重操旧业。”2014年酷暑,卢洋和团队成员开始“地毯式陌拜”,这中间不乏企业创始人的质疑和观望。

在北京中关村一座大厦里,卢洋迎来了他第一位拜访对象,汽车之家CEO秦致。秦致是汽车之家顺利赴美上市的重要功臣之一,本科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曾就读哈佛商学院,讲的一口流利英语。

卢洋心里打鼓,像秦致这种“已经学到顶端的人”还叫他来学什么,倒是秦致的反应给了他信心。秦致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坦言,自己并没有再去就读EMBA的打算,但湖畔的真诚和愿景打动了他。

“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好大学,也不知道怎么去办能够培养下一代中国企业家的这么一个大学。我说如果你有这么一个想法,其实大家可以一起搞嘛。我当然也会问同学老师都有谁,湖畔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其实想打造一个300年的大学,而且有一个前几届学员共建的想法,这确实打动了我。”秦致说,办学校和办企业一样,不仅要有利润增长,还应该有更高的理想。

除去选拔有严格规定,湖畔在甄选学员上也有不拘一格的一面。UCloud创始人季昕华就是二期学员之一,他所创立的云存储公司已完成C轮融资。当湖畔大学一行人找来时,他颇为意外。“你知不知道我们是阿里的竞争对手?”这是季昕华丢给卢洋的第一个问题。

这多少打消了外界所盛传的湖畔学员是“马云门徒”的说法。担任湖畔大学教务长的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坦言,尽管马云是湖畔大学的发起人,但本质上湖畔大学就是一批企业家为了回馈社会、为了培养年轻人所做的现代教育机构。

“马云为这个事情做了很大的投入,比如说这个学校相信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企业家真正长远发展的必要因素,所以必然地打上了马云、柳传志这一批创始校董的烙印。这个我并不想避讳,但一个创业学院传承企业家精神这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正向的东西。”曾鸣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表示,学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平等,特别是现代的教育机构。“事实上只是悟道有先后,甚至都谈不上,只是各有所长而已,平等学习的心态最为重要。”

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也是二期学员之一,比起这些创业者和企业家,霍启文的更多标签都来自于父辈。当时在香港几乎没有湖畔这类商学院,恰好湖畔在番禺搞了一个活动,霍启文结识了一些湖畔的首期学生,他认为这些人确实很优秀,令自己感到惭愧。

“之前一直没想过再学习,父亲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所以如果湖畔像其他商学院或培训班一样,我就没有兴趣就读了。”霍启文很快有了意外收获,湖畔的学习方式很好,能跟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分享成果。“之前我认为我们的市场营销和IT团队都是很优秀的,但是通过在湖畔认识不同行业的创始人,我会开始想要弥补我们的不足。”

在湖畔的二期面试中,使用了与一期面试相同的题目:世界因你有何不同?不同的是,这次要求考生用图画表示。

潮流品牌NPC创始人李晨在画中先是展现出了自己做Chanel V时潮流如何改变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又表述了潮流如何影响到时下的年轻人。选择做NPC是因为他觉得中国年轻人在当下的时间点中需要一种彰显和表现,他们的思想也将变成整个大经济环境中的一环。据公开资料显示,NPC年营收近亿元,旗下拥有7家实体店铺,2家线上店,员工超过100人。

张邦鑫则对面试官们讲述了自己早年从做家教到经营一家公司的故事。现在,好未来不仅拥有实体教育机构,也拥有在线教育平台,未来还将延伸至中国的基础教育研发领域。张邦鑫说,未来不管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不管公司市值多高,都是在尝试解决今天中国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

卢洋事后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回忆,当时在场的面试官、校董、保荐人无一不被李晨和张邦鑫打动。

“听完他们的表述以后,会觉得对中国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也就是不管我们今天面对怎样的环境问题、怎样的自然或生态问题,总会有创业者在用实际行动去推动解决,而且他们看到了清晰的路径。”卢洋说,透过面试可以看到背后支撑创业者的信念,以及每个个体的生命,这种经历是让人感觉特别有希望的,也正是湖畔这个面试命题的有趣之处。

“寻找新商业航海图”

在课程主体设置上,湖畔大学有相对清晰的三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围绕“DT时代的商业如何建立”展开。这其中包括了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组织形态,涉及对一个创业者领导力的拷问和自我反思;第二条主线是民企30年,湖畔大学希望能将时间轴拉到30年的长度来看中国这一代民营企业的发展。这30年中企业家走过的历程和面对的环境大为不同,但如何能使企业走得远,如何能够避开那些坎,其中有共通之处。

在之前的几次课中,包括柳传志、史玉柱在内的企业家已经分别现身说法,坦露了自己的挫折和反思。

第三条主线是百年系列。回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脉络看,商业作为推动人类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从军事、政治、甚至人类技术史去看企业家当下所处的位置与外部环境究竟有何关联。

大到教学框架,小到班级成员的设定,校方也有精心考量。湖畔大学教务总监酒双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解释,比如第一届为什么是36名学员,这背后其实也经过斟酌:“以前我们参考过,一个课堂的氛围要保证不冷清、气场不散掉,学生不能少于20个人。按照传统学校到课率60%来算,要确保不少于20个人到课,我们的学员数量要在30人到40人。”

2015年,湖畔大学组织一期学员赴美游学,在斯坦福的校园内,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给创始人们带来了特别的一堂课。张首晟开门见山,丢给企业家们第一个命题假设:假如世界毁灭,登上诺亚方舟时只准带走一个你所信奉的人类思想精华,你会带走什么?

张首晟用这个问题引发了学员的思考和讨论。事后有学员向湖畔的教职员工反映,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讲相对论和信息能量,对他们经营公司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他们却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一个物理学家背后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诞生一个影响人类的思想,其背后的信念是什么,他们活生生地感觉到了。

在这之前,很多学员并不相信基业长青,湖畔一年之后,他们感到自己的格局被打开。

“当我们自己能够慢慢地沉淀出一些创业的三板斧,或者叫创业的本草纲目、未来新商业的航海图的时候,我们会开放给整个社会。湖畔大学本身也就是属于一个民营非盈利组织,我们会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奏去走,湖畔不会是一个小群体的东西。”酒双说。

曾鸣感慨,学员之间完全开放的、无拘束地讨论对老师的压力非常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他,也学到很多东西。

曾鸣第一次主持案例讨论时就感到了明显的不同。“比如几年前我在商学院讲课,学生之间有案例讨论,我还要鼓励大家互动,但那天在湖畔,看上去他们是要互相打起来的感觉,我以前都没见过这个场面,当时就有点懵掉了,我都不太知道是该打断,还是该怎么收场。”

曾鸣回忆,学员之间不是批判,而是全方位地解剖跟讨论,完全不留情面,这中间又有很激烈的观点上的差异,学员跟学员之间又吵起来了。从老师角度看,一方面达到了效果,形成了最激烈的一次课堂讨论,但反过来,场面也的确有点失控。

曾鸣说,这足以体现出当下创业者张扬的个性,他们愿意去表达,这是创业群体很有趣的变化。

曾鸣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坦言,大部分商学院只会讲外面典型的成功案例。“给学员讲那些成功案例怎么应用到自己的场景上,是需要很大的创造力的,但是讲怎么避免错误,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曾鸣举例,比如提前提醒创业者融资时容易犯的错误,后者避免犯错的几率就很大。“这个事先知道跟事先不知道,就差很多了。但如果和他说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三个诀窍,那他在运用时可能还要自己视行业情况而定。所以一个是靠从成功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帮助他们去提高这种素养,另外一个是靠经验的传承降低他们失败的概率,这两条线合在一起,可能是更有价值的一种组合。”

假设科技发展过程中每20年就会有一轮大创新,湖畔大学更希望学员了解,近百年的五轮创新下来,哪些东西没变,哪些东西在变。“这样学员自己的想象也多了很多原料进去。涉及到具体的学习方式、内容、资源怎么去组合,学员之间如何互动能够有最好的效果,校方也在不断地调整。”

“马云最早在阿里内部也讲过,我们将来会写一本‘阿里犯过的一千零一个错误,拿这个跟大家真正分享,这才是宝贵的财富。所以从马总开始,冯仑也来讲自己所犯的错误,史玉柱也讲他栽了多少个跟头,我们发现这个效果的确挺好。然后我们就会有意地去找栽过大跟头的,甚至是完全失败的案例,鼓励他们跟大家做分享。”曾鸣说。

曾鸣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解释,湖畔之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定位在创业营类型,就是想把整个氛围提升起来,也是出于企业创始人长期的健康发展考虑。“我们也见过很多聪明的人,后来就不知道到哪去了,企业家最终拼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另外,如果不务实,你连讲理想的机会都没有了。而有没有使命感,是一个企业能不能走远做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越到后头,使命感的价值就越显现出来。”

湖畔大学是在一个新的互联网大变革、社会大创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机构,传统商学院也一样都要面临这个变革。相比长江商学院,这里没有包袱,而且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创新一点。比起老商学院的学生,现在的学生背景和积累更好。他们中有从哈佛商学院回来的,也有读过长江CEO班的,他们要的是理论跟实践相结合的提升。这一点上,湖畔有可能做得更彻底。

在阿里工作的这些年给了曾鸣一个很深的体会,像计算机这样的行业,研究的最前沿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公司,而不是在大学。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最前沿的问题都出现在企业,后者是真正的研究跟实践结合。

“我们讲大学最终是靠知识来取胜,你只有创造原创的知识,这个大学才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和存在的价值,所以我觉得我们会在湖畔推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把湖畔做成一个新型的开放的研究平台,知识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的学员,反过来正是因为可以第一时间接触跑在最前面的这批学生,研究才有可能做得好,才有可能做出一些新意来。”

回顾历史上的成功大学,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多由洛克菲勒、卡耐基梅隆等人的捐赠兴建——这些大亨无不希望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崛起则得益于硅谷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为什么马云会讲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创业学院,我们是在做一所大学?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大变化。只有在大时代,知识出现大爆炸、大变革的时候,才有可能孕育一个足够好的新大学。”曾鸣认为,湖畔在这个时间点上将有可能成长为代表未来方向的新一代大学。

猜你喜欢
湖畔企业家大学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破解湖畔“密”语
破解湖畔“密语”
湖畔野炊
至善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