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6-05-12 22:51熊丙奇
群众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流办学大学

熊丙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推出“985工程”、“211工程”,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211”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清华、北大等高校,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已跻身前50强,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工程类专业已超过MIT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正如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所提到的,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引入竞争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211”、“985”工程的推进,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经过重点投入,总体而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资源(长期来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着力解决两方面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虽然“985”、“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它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破坏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名校情结严重,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提高缓减,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211”工程的呼声,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方案提出,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以前拨款“终身制”,一定程度引入竞争机制。希望能切实落实,以此激发高校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频频曝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国家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缓慢而艰难。这次总体方案,再次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因此,如何落实改革,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换句话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由人大立法推进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等。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打好这样的基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才能“水到渠成”。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们自然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次总体方案对“一流”进行了概念化的界定——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两个“一流”,我国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一流成果”似乎比较容易界定,而“一流人才”却相对更难。而对“一流成果”的界定,理工科又比人文社会科学容易,因为理工科可以用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来评定,而人文社会科学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机会较少。

大家所见的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现状”与“成就”,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困惑。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理工科学科建设,因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而快速提高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那么精彩。在我国“985”、“211”高校,也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把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学科专业纳入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本就不合理,这也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每次放榜,都遭遇争议的原因——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另外,仅以发表国际论文的多少来评价学科的办学实力,也会误导学校的办学——这只是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能培养一流人才、真正产生社会影响的大学。这次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这很有必要。

首先,应该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而不能只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此,才能解决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所有大学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开展科学研究也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对于人才培养,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而我国由于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很多指标都没有,但我们也可根据现实的办学环境设定评价内容,比如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

其次,重视受教育者、国际社会对学校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评价。大学是社会的灯塔,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大学最大的价值所在。当一所大学的教授们争相发表国际论文、核心期刊论文,而不能用自己的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思想的学生,也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时,就是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也很难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应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引领纳入评价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们,在经济效益上比不过理工科教师的应用型成果,但产生的社会效益却不可轻视。

再次,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这次发布的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是一个重要转变,即要由以前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对高校的评价,调整为专业机构评价,落实管办评分离。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三方评价不从专业角度建立评价指标,还是采用以往的课题指标、论文指标和成果指标体系,而且这种评价结果还会影响到国家对高校的拨款,那么,高校的办学导向不会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第三方评价要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目标,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从重视科研转变为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作者系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一流办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