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岭侧峰

2016-05-12 12:52练强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观物旁观者谓之

练强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其中《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为有名。包涵了“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形象的说明了观察一件事物的角度和远近不同,其结果是不一样的道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出现同一件事物,却有很多种观点,而且相互不能兼容的现象。之所以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处在“此山中”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些人还不能做到“旁观者清”的程度,相互用自己的观点去否认他人的观点。但是“旁观者”是否真的能够“清”呢?答案是否定的。

观物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处在“此山中”而不识“真面目”的最普通层面;二是站在“此山”外的“旁观者”,所谓“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是这个层面的。三是站在比“山”高的“位置”上看“山”的人。这里的“山”或指人、或事、或物。历史上有很多站在高处看“山”的人物。张良刚出仕是项梁、项羽的幕僚,但是却得不到的认可,被派去辅佐傀儡熊心,后来与刘邦共事,并被刘邦重用,在楚汉相争中起到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可见刘邦的眼光远比项羽高很多,因此项羽的失败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是迟早而已。刘备很看重诸葛亮,所以毕恭毕敬的三顾茅庐。而张飞、关羽却非常反感,看不起年轻的诸葛亮,在刚开始共事的时候还刁难他。张良与诸葛亮这“山”不是人人都看得清的。百里奚传奇的经历也充分说明了“山”越大就越需要高度才能够看清楚它。

“观物”既不是“此山中”,也不是“旁观者”最清,而是观物的高度越高就越清,“欲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照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因此观察一件事物最重要的不是角度,而是高度!

在《红高粱》中有一场戏,手无寸铁的男主角赤裸着上身,抱着酒坛和一群工友们冲向日本鬼子的汽车与枪口。对于这场戏,有很多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戏是在贬低中国人,表现的是愚昧的旧中国。但是作者想表达的是中国人骨子里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外国列强靠炮舰的优势来犯我中华大地时,炎黄子孙(尽管男主角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平常也会干让别人戴绿帽子的可恨事,也会干撒尿在酒里卖给别人喝的缺德事)那怕是在穷得连衣服都穿不上无任何武器的困难情况下,依然会用自己唯一的所有——“血肉之躯”去铸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为的就是保护家人,捍卫祖国!体现了铮铮铁骨的——中国人“宁做殉国鬼,不做亡国奴”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件。《红高粱》的作者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将自己置身于“莫言热”之外,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他的这种“做自己的事,让别人热去吧”、“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的修为非常值得学习!

观物的方法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人、事、物的看法与言行,最终影响一生的命运。想要知道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而且能够理解和兼容他人的“岭”、“峰”、“高”、“低”等等的各种观点,必须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才能做到。否则,必然会出现不是用“岭”来否定“峰”,就是用“高”来否定“低”,而且还相互看不顺眼。极易置自己于“自贵相贱”的矛盾与纷争当中。如果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自己的心态和宽容心都会大大的提高,自然就够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生活和工作中的纷争和烦恼必然少很多,就能够理解“知足常乐”中的“足”而获得“乐”。当达到“大己小天”、“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时,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也会出现能够理解和认同的人非常少的状况,所谓“高处不胜寒”、“独钓寒江雪”、“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时将会倍感孤独!唐白虎:“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太史公赞屈原:“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庄子在惠子死了后也发出了:“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的感叹,他们这种得不到周围的人理解和认同,甚至招到旁人看不起、嘲笑的状况,就是因为“站”得太高而“孤独”的现象。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乐在其中”。

观物之法,古人有很多经典著作。《易.糸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论述的是一种“立体”的纵横观物法,说明了观察事物的方位与对象。在以风、地为大象的《观》卦中又作了进一步说明,“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充分说明了纵向三个层次上,以“中正”的态度为中心方位观察周围事物的思想。在其六爻中的“童观”、“窥观”、“观我生”、“观国之光”、“观民”、“观其生”则分别论述了在天、地、人三个层次和方位上横向左、右两个侧面的观物法及其结果。揭示了在定位好自己方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做到“中正”与“顺而巽”。也就能做到“察微而知萌”、“未卜而先知”,从而实现减少“凶”和增加“吉”的人事命运。《易》是从立体方位上,论述了“天、地、人”合一,“人行其中”纵横观万物的思想。《道德经》则是从“人”的角度上作论述,强调个人的修为。《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就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在这里是以“我”去观物,先要做到“常无欲”与“常有欲”才能看清某一件事物的“妙”与“徼”,也就是事物的“始”与“终”。在第十六章中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再次强调了,虽然万事万物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发展,而且各自不相同,但是只要“我”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就能看清万物的“复”,也就是看清了事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归根”的本质。所以才能够做到“知常”,否则“不知常,妄作(则)凶”的状况必然要发生。第五十四章中又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说明了以“我”观物时,还要求自己做到“齐物”,然后才能看清该物。

《渔樵问对》:“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说明了不是用眼去观察事物,而是用心。当用心去观察事物,则能够知道事物的“理、性、命”,通過“穷、尽、至”的“格物”过程,就能达到“真知”的境界。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作为常人来说,志不在此,但是只要能够学到一点点就会有一点点的好,幸福感就能得到提升。

在世界文化中,源于中国本土的道家和儒家文化最为独特,也很智慧,两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观物的方法,在后世的很多著作中都有进一步的说明,《淮南鸿烈》、《庄子》、《皇极世经》、《阴符经》、《春秋繁露》、《吕氏春秋》、《中庸》、《朱子》等等对此都有很多的说明、补充和发扬,以帮助人们学习和理解。

总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观物之法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感悟。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读者提供一种参考,拳拳之心,诚望明察!

猜你喜欢
观物旁观者谓之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邵雍先天之学对时代的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