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与实现路径

2016-05-13 01:02张雪胭徐鹏飞
装备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精细化管理

张雪胭, 徐鹏飞, 杨 超

(1.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101416; 2. 装备学院 训练部, 北京 101416)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与实现路径

张雪胭1,徐鹏飞1,杨超2

(1.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101416;2. 装备学院 训练部, 北京 101416)

摘要从维修任务预计、维修资源掌控、维修活动实施等方面,分析了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标。将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基础条件有机结合,构建起以组织结构精细化、运行流程精细化、制度规范精细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从思维模式、发展模式、考评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工业的一种管理理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工业制造产业中。随着装备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装备维修的投入越来越多,推行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成为提高装备维修效率、效益的必由之路。

1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标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强调过程管理、细节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注重精细、关注数据、讲究逻辑,提升装备维修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方法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改进完善装备维修流程、方式,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装备维修,以实现维修任务精确预计、维修资源精确掌控、维修活动精确实施的核心目标。

1.1维修任务精确预计

精确预计装备维修的任务需求,是实现维修活动精细化的前提,是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目标。装备维修任务来源于平时训练和以往作战过程中装备的损坏情况以及对装备进行改造的任务情况。随着装备维修投入的不断增加,信息化战场环境的日趋复杂,精确预计维修任务,做好装备维修准备工作愈加重要。通过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能够细致掌握装备损坏程度,装备维修器材、装备维修力量、装备维修经费等的需求情况,对维修设备设施、维修时间、维修环境等提出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决定了装备维修任务的完成情况。

1.2维修资源精确掌控

精确掌控装备维修的各项资源是组织实施装备维修的基础,是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目标。装备维修资源包括装备物资、器材、相关的设备设施、工具、保障人员、装备经费等。通过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全面掌握装备维修器材储备的数质量情况、装备维修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可用性等情况,装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掌握不同维修机构的整体维修保障能力,以便受领装备维修任务,能够统筹好各类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装备维修投入产出比,顺利完成装备维修任务。

1.3维修活动精确实施

精确组织装备维修活动是提高装备维修效率,减少差错的保证,是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直接体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对每一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实现业务活动的精细化,进而提高装备维修的质量水平。装备维修活动每一个流程目标都精确实现,才能确保装备维修总体目标的精确实现。通过对装备维修业务进行规范,明确完成每一项业务活动的各个流程,每个流程完成的标准,严格对每个流程进行管理。通过分阶段、按流程对装备维修活动进行管理,确保每一项流程都符合规定按要求完成,从而保证装备维修的精确实施,进而提升装备维修的质量效益。

2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体系框架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强调“精、准、细、严”,必须以精细化管理理论方法为指导,在精细化管理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构建适应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条件,重点实现组织结构精细化、运行流程精细化以及制度规范精细化,最终达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目标。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

2.1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理论方法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应理论方法的指导, 5S管理理论、流程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方法等为实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方法依据。5S管理理论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5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旨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流程管理理论通过构建卓越的业务流程,改善、保持组织的高效率、高效益,流程管理的要求之一就是精细化,通过流程的细化规范化,使其可继承和可复制,可有效规范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管理重心,强调对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恢复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管理[1],成为改善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PDCA循环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4个阶段在各个任务环节中的循环,形成整个组织的大循环,把工作不断带向新的高度,促进工作的有效进行[2]。这些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使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2.2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技术手段

实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远程维修支援系统、虚拟维修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设备等手段为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提供各种技术支持。远程维修支援系统将前方的维修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为前方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使装备维修可以更加精准、高效。虚拟维修系统可以无须装备或支撑过程的物理实现,只需通过分析、先验模型、可视化和数据表达等手段,利用计算机工具来安排或辅助与维修活动有关的工程决策。检测与故障诊断设备通过大量应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为装备维修提供自动、快速、准确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手段,靠数据说话,改变了传统的以经验为主,以定性为主的维修检测模式,实现了检测与故障诊断的精细化。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装备维修的精细化水平,为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奠定技术基础[3]。

2.3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基础条件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需要有集成平台、应用工具等的支撑,使装备维修各项活动能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运行,实现装备维修各个环节的无缝链接。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平台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涉及装备维修作业的精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从维修作业活动上讲,需要实现装备维修作业人员、维修作业活动各监控节点状态、维修作业现场等情况的详细记录,实现对维修作业的精细化管理。从维修管理活动上讲,要实现维修任务、维修资源、维修效果等信息全面细致的掌握。借助相应的应用工具,在统一的集成平台上实现信息的互联,实现对装备维修各项活动的精细化管理[4]。

2.4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2.4.1组织结构精细化

装备维修组织结构的精细化,需要在装备维修机构设置时,充分考虑各专业间的关联,减少组织机构间的交叉,对于业务性质相同或者类似的部门进行岗位简化合并,或者采用全新的方式来适应新发展,做到因事设岗、因岗定编,保证每项职能都能落实,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同时能够避免过时的机构和岗位消耗系统资源,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4.2运行流程精细化

装备维修流程精细化要把常见故障、多发故障与长期维护保障工作的要领、步骤加以分解和提炼,根据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制订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相关责任,形成精细化维修工作流程。

1) 详细进行待修装备交接。在待修装备的交接中,不仅要完成装备自身的交接,还要强调交接好随装配套的履历书、技术资料、附属工具等,使维修机构全面掌握待修装备的技术状态。

2) 精细组织维修业务运行。一是细化维修业务流程,在责任制度中细化每一项维修业务、工作流程、工作步骤;二是明确每项维修任务完成的基本要求,包括完成时间、装备修复的标准、修复装备的交付形式、维修过程中各步骤、流程中各项工作的衔接标准及责任人的转移等;三是明确每项维修业务办理过程中,各经办人、经办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或不能完成规定维修任务应承担的责任追究;四是明确每项维修业务完成后,工作成果的检查、考核的方式、内容、时间、人员等。

3) 详细进行修竣装备交接。详细交接记录修竣装备的技术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接装单位与承修单位协商解决,并做好记录,注意配套物资的交接,并办理交接手续。

2.4.3制度规范精细化

装备维修制度规范的精细化是为保证维修流程中各个环节不出现问题或事故,对维修活动进行规范,对整个维修活动进行细致的管理。

1) 构建装备维修业务标准。根据不同岗位的目标要求,分别制订具体的人员岗位、维修操作的标准,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专业、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项作业、每个动作,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实现装备维修管理的精细化。

2) 细化装备维修管理任务。装备维修管理任务是管理责任人或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或工作内容,需要其他人员或单位配合的,要明确配合人员或单位的任务,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

3) 明确装备维修责任区分。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负责的任务,由该个人或部门负责;需要2个及以上人员或2个及以上部门配合时,明确该项目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或责任部门,明确配合部门、配合人的责任,明确主要责任人对配合部门的管理和领导关系[5]。

3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从总体上给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结构,实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需要从思维模式上、人员的整体素质、整体推进方式、考评模式方法上综合研究,确保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持续发展。

3.1培养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思维

精细化管理思维的培养与强化,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装备维修管理中,要对维修人员的思维和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名成员都要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思维方式,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将重视细节作为一种美德和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从细处着眼,真正将精细化管理思想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中,从而促进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

3.2注重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平衡发展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需要考虑各方面工作的平衡发展。进行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涉及很多内容,例如对人员的管理、对投入的管理、对维修资源的管理、对安全的管理等。在这些方面当中,哪些是先推行的,哪些是后推行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如果只为了追求某一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挑选管理模式中的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只能从表现上看到效率似乎提高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过渡步骤,会导致装备维修人员在实施新的管理制度时不能适应新制度,导致最终不能使装备维修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更有甚者还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在推进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艰难、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掌握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平衡发展[6]。

3.3规范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推进工作进展的有效引导和检验方式,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应遵循“统一规范、具体量化”的原则,不断创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绩效考评模式。根据静态考评和动态考评要求,细化量化考评内容,并对考评的组织方式、标准依据进行整合,达到内容系统全面、层次标准清晰、专业分类明确,确保考评标准的一致性。依据考评结论,及时奖优罚劣,激发装备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系统规范的绩效考评,推动装备维修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4结 束 语

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是军队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化局部战争装备保障的必然要求,研究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正确分析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标,从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基础条件、主要内容等方面予以规范,构建起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框架,提出实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路径,为实现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孟冲,宋华文.武器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目标分析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17(1):52-57.

[2]张瑞红.PDCA视角的动态知识管理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6):31-34.

[3]王社伟,莫蓉,杨海成,等.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精细化管理和执行[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10):2399-2406.

[4]常明山.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网络,2013(19):58-61.

[5]陈春良,王岩磊,陈盛坤.HTCPN在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中的应用 [J].系统仿真学报,2008(10):28-30.

[6]王亚林.刍议精细化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3(22):115-116.

(编辑:田丽韫)

Lean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Realizing Method

ZHANG Xueyan1,XU Pengfei1,YANG Chao2

(1.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2. Training Department,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target of the lean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like prediction of maintenance tasks, grasp of maintenance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intenance activities etc. By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 with basic conditions, the paper constructs a lean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supported by lean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ional flow and institutional standards and proposes methods to realize the lean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which includes the thinking mode, development mode and evaluation mode etc.

Keywordsequipment maintenance; lean management; realizing method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6.02.009

文章编号2095-3828(2016)02-0038-04

中图分类号E92

作者简介张雪胭(1977-),女,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管理。meteorxyz@163.com

收稿日期2015-03-27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精细化管理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