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段落意识培养的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研究

2016-05-14 12:43刘昕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

摘 要 英语段落写作是指导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最佳单位,是从英语句子到英语篇章的必经阶段,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对此,从段落与段落意识的概念入手,详细阐述英语段落的建构及写作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提出培养学生英语“段落意识”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英语段落 段落意识 英语写作

基于多年来对英语“句子意识”的研究,笔者发现针对在校学生“句子意识”的写作训练之后,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正确的英语句子表达,但与“利用连接手段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做到形式呼应和语义连贯”的高层次要求相差甚远。要想摆脱以上现状,英语写作教学就要在词汇和句子的基础上,开展以段落为目标的写作活动。对此,可以尝试从段落写作入手,在其过程中,从写作的角度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的词汇与句子,例如讨论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的习惯用语,帮助学生辨析句子结构,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句子的细节把握,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一、段落与段落意识

段落是所谓缩小了的文章,它在结构上和内容上都符合一篇文章的一切要求。为了形成一个标准的英语段落,我们需要通过显性和隐性的连接手段,将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起来,从而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段落的形成,从表面上看,通常是由相关的句子,围绕着一定的话题或中心,组成言语片段,进而表达思想;从深层上看,段落的形成通常具有段落上的整体性、结构上的粘着性和意义上的连贯性[1]。学生只有在词汇和句子写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段落写作,才能顺利过渡到篇章写作。

段落意识是语言运用者在句子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衔接与连贯的各种手段,形成对段落运用的自觉把握,使段落内的若干句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语言运用思维[1]。也就是说,通过训练学生们的段落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对段落写作形成一种定势和语感,能够在写出正确句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在形式上呼应,在语义上连贯。

二、英语段落的建构

1.英语段落的结构

英语段落通常可分为主题句、阐述句和概括句三个部分。

主题句是概括段落中心思想、语法结构完整的句子。主题句是整个段落的纲,所有扩展句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扩展句即阐述句,是对主题句作进一步论述的一组句子,也就是用具体的事实或实例对主题句加以说明或论证的句子。在段落中,各个扩展句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围绕主题句,阐明主题思想。

结论句一般是段落的最后一句,通常与主题句一样包含着段落的中心思想。其内容必须与主题句一致,从而实现首尾呼应。

2.段落内部句子关系

段落内部各个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依靠段落内容的整体性、意义的连贯性和衔接的粘着性而逐渐形成的。

(1)段落内容的整体性

段落内容的整体性指的是在一个段落中,主题句、扩展句与结论句三者的相互关联与相互照应,所有的句子围绕一个主题思想,构成一个内容上的整体。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段落内容围绕主题句展开;扩展句是详细阐述论证主题句,与主题句构成内容统一的一系列句子;结论句是与主题句内容相呼应,对段落内容进行总结的句子。总之,一个段落就是讨论一个单一的主题思想,反映一个共同的问题,从而达到内容上的整体性。

(2)段落意义的连贯性

段落的连贯性指的是意连和形连两个方面。意连即在意义上或内容上的连贯性,其表现为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空间、演绎、归纳等;形连则指用连接词或过渡词,将一系列相关的句子有机连接起来。这体现在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上。因此,为了实现英语段落意义上的连贯性,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些显性连接手段,比如逻辑关系词,将内容统一的句子连接起来。

(3)段落结构的粘着性

段落结构的粘着性指的是利用某些语法手段,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照应关系表达出来,以达到上下文连接的目的。比如在文章中,上文用一般过去时,下文用过去完成时,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形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以帮助读者理解段落内容。另外,段落的照应手段还表现在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上。例如,上文提到一个名词,下文可用恰当的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来代替它,使段落层次分明,意义连贯,从而达到段落内容与结构的粘着性。

三、写作训练方法及步骤

1.归纳法与演绎法

英语段落的写作方法,最基本、最常用的要数归纳法与演绎法。所谓归纳法是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细节归纳出段落的中心思想,即“先分后总”;而演绎法则正好相反,即先给出主题句或先表明中心思想,然后用一系列的事实和细节来说明或证明主题句,即“先总后分”。这种演绎法更适合英语初学者学习和应用,因为此法有利于作者按照主题展开思路,避免离题。

2.“1331”式段落写作

“1331”式段落写作是英语段落写作训练较常用的一种,也是更进一步的归纳演绎法,其结构清晰明了,表达有理有据。具体结构见下图:

这种典型的段落一般由8句话组成。第一句为主题句,也就是本结构中的第一个“1”;第二个层次扩展句由2、4、6组成,是本结构中的第一个“3”;第三个层次由3、5、7三句话组成,从属于第二个层次,这构成了本结构中的第二个“3”;“1331”结构中的最后一个“1”是第8句,即结论句。这种段落结构是扩展了的“总分总”结构。

从上图可见,这种段落写作方法,在结构上,主体明确,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在内容上,表达有理有据,有概括,有细节,有例证。段落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相对应,符合归纳的原则和人们的普遍思维模式,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掌握理解。

3.三段论写作

三段论(syllogism)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是传统逻辑中主要的推理方式。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成为Barbara的那一种,即凡人都会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后继者们认为:如果加以严格地论证,一切演绎的推论都是三段论式的。这一体系是形式逻辑的开端,是不同于归纳逻辑的,是西方人常用的推理方法[2]。

同理,我们在写英语段落时,也可以沿用这种西方程式化的说理方法,用大前提阐述主题,用小前提围绕主题推展出细节,最后得出结论。

4.写作步骤

第一步,写好主题句。在这一步骤中,注意句子要合乎语法,注意主题的可写性。第二步,根据主题句,确定推展方法;比如比较对比法、分类法、举例法等。第三步,选择推展细节。第四步,对细节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排列,例如重要性顺序。第五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写出扩展句,并用恰当的连接词语连接各个句子。第六,写出结论句,结论句须与主题句呼应,是推展句的总结[3]。

英语段落写作的方法和步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学生在理解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段落意识。

四、段落意识的培养路径

1.加强思维转换的训练

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别决定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段落写作中,要加强思维转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段落意识。中国人在写作中,经常以“归纳型”逻辑、“螺旋型”的思维方式为主,强调辨证,坚持普遍联系,常常引经据典,以“权威”之论为依据,先做说明后下结论,中心点往往到结尾处才会点名;而西方人以“直线型”思维方式为主,强调一致性,因此在阐述观点时喜欢直抒胸臆,直接在主题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理由或论据,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4]。因此,在英语写作训练中,应该有意识地将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加以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英语的表达习惯,以英语思维来写作。

2.培养组织思路的习惯

所谓组织思路就是要求学生在动笔写一个英语段落之前,首先对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层次以及如何表达,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表达的内容,不仅要看其内容是否切题,还要看自己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否能表达出这些内容。如果构思的内容围绕主题,但以自己现有的英语表达能力无法实现,那就最好放弃,然后另辟他法,积极寻找其他的表达思路和表达方法。然后,将最适合自己表达的内容简要地列成提纲,这样既可以在写作中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提醒,也便于理清段落与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5]。

3.注重段落写作过程中的写前阶段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初期,通常要经历一个所谓的写作障碍,即当我们面对一个题目,经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笔。这种局面要求我们“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头脑能够审视它们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将大脑意识中的所有东西写出,不必在意拼写、语法、逻辑等技术性错误,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充分挖掘题材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起与题目相关的潜伏于意识中的信息[6]。最后,在这些信息中,提炼并选择最适合的内容。因此,在英语写作训练中,应针对一个主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相关内容,再从中进行筛选,选择出那些在内容和意义上最接近、最能论证主题内容的句子,作为英语段落写作的素材。

4.注意汉英段落结构差异

学生在写英语段落时,一个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行文中容易忽略连接词,整篇文章全凭意念交流,与英语行文规范相去甚远。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汉英段落的结构差异。作为“意合”语言的代表,汉语注重语义,即内容的表达,重内容而不重形式,分段的标准历来是因作者或作品而异,有较大的随意性,无论词、句还是段、篇,都无明显的形态标志,而是一个自上而下、形散意合的语言系统。在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形式上的主题句与结尾句,很少依靠关联词,而是用内在的逻辑顺序使其相连,达到神韵意合的状态,只要语意表达清楚即可。与之相比,英语段落结构比汉语段落结构要简单并有规律可循。作为“形合”语言的代表,在语句衔接手法上,英语注重结构,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依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和丰富的连接手段,把句子成分展开,来体现语篇中语意的关联,以求达到深层语义上的连贯,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呈现出“树式”结构[7]。因此,在今后的英语写作训练中,应该利用英语“形合”的特点,如借助大量有形的语法和词汇、逻辑关系词等手段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注意英语的显性连贯和逻辑顺序,重视英语段落结构以及段落内部句子的结构。

大量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要写好一个英语段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写好一篇符合英语思维、英语文化、英语表达的文章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注重让学生理解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让学生们真正掌握英语段落写作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写作实践中,学生们通过不断地练习,吸收英语思维模式和英语文化,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选择、句子结构、段落构建以及行文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段落写作形成一种意识,内化成语言运用的思维定势,然后按照这种段落意识去组织思路,构建段落,定能写出好的英语篇章。

参考文献

[1] 高芳.段落意识与写作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9).

[2] 李建明.如何运用逻辑性思维构建段落——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辨[J].科教导刊,2012(4).

[3] 庞彤心,陈桂斌.从主题句到段落的写作训练——大学英语写作教法初探[J].海南师院学报,1998(3).

[4] 范晓迪.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3).

[5] 徐义云,柯艳.试论以段落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6] 吴锦,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

[7] 刘昕子.基于“对比分析”的英语句子意识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刘昕子(1978-),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共外语部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如何通过写日记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词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英语写作中“语篇”汉化现象例证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