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5-14 11:37潘新颖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学前儿童解决措施

潘新颖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并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导致其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问题更为严重。列举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学前儿童 教育问题 解决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农村建设,并对农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然而由于一些外界因素,如户籍政策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儿童无法与父母一起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生活,只能留在农村中与爷爷奶奶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幼教机构匮乏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儿童总数中,其中有6102.55万儿童为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占农村儿童总数37.7%。在留守儿童比例不断增长的同时,其中学龄前儿童(0~5岁)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目前已达到了2342万人,与2005年相比其增长了757万人,占农村总人数的38.37%。这些数字的变化都在表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随着我国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需求,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学龄前教育的建设力度。然而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龄前留守儿童教育的情况来看,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这种情况下,造成我国农村幼儿园数量少的现状,无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需求,甚至在部分偏远地区都没有设立幼儿园。此外,由于政府不重视,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我国农村幼儿园大多数为私立式或者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其设施简陋,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的学前教育,同时其教育效率低下。

2.教师专业水平低,教养功能难以发挥

在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建设发展缓慢,且工作环境差,甚至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编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水平整体低下,无法达到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标准。其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的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的发展缺乏理解,同时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导致这些教育工作者无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正确成长,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需求,无法给予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3.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问题

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介于3~6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父母在其自我意识萌发且不断成形和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爱,让其能够健康成长。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长期相处在一起,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较少,导致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留守儿童对于家庭的观念淡薄,家庭归属感较弱,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于爷爷奶奶代为照顾,因此导致孩子从小生活在祖辈的溺爱中,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儿童心理的发展形成冲突,导致儿童心理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常见的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封闭等情况。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对策建议

1.扩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幼儿园数量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政府应当将其划入新农村建设体系中,为了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政府应当给予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加大建设幼儿园的力度,并积极鼓励留守儿童上幼儿园,提高就读率,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学龄前教育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地区,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经济发展的地区,应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基金的方式,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到建立幼儿园并完善其基础设施的用途中,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幼儿园的环境。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应当起到带头作用,积极提倡企业、个人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中,在农民中进行相关宣传,鼓励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创办幼儿园,政府予以一定的优惠,并为其建设幼儿园提供有效的指导,有条件可以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2.立足农村实际,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最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从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发展情况来看,想要解决该问题,首先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大对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优化工作环境,提供高薪从而吸引学前专业毕业的学生来到农村工作;其次是定向培养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农村政府可以通过与学生签订定向培养的合同的方式,培养相关人才,承担起学期费用,从而提高学生回到农村任教的积极性;再者,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政府应当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有效的培训,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教师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教育水准,还要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入、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对其进行实践培训,让其更有效的掌握幼儿成长以及学习的特点,增加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提倡幼儿教师的“双向流动”。所谓的“双向流动”就是城市与农村幼儿园应当加强沟通,实现共同发展。城市幼儿园应当实行“送教下乡”的方式,将优秀的教师指派到农村任教半年或者一年,在其影响下,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而农村幼儿园应当通过指派优秀教师到城市幼儿园中学习的方式,让幼儿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必然的。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应当想方设法恢复或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可以通过利用电视、网络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让被委托监护人能够懂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其次,政府应当对外出打工者进行相关监护责任的灌输和宣传,让其深入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监护责任,让其与留守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从而增进两者之间的感情。最后,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被委托监护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四、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增长,农村经济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进一步改善了我国农民生活条件。然而,随着我国进城务工农民数量不断的增长,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留守儿童学龄前教育问题越发突出。如何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中一大问题,政府需要高度重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加以改善,加大幼儿园的建设力度,进而满足农村学前教育需求,促进当地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7):175-176.

[2]冀秋阳.浅析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36-37.

[3]王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10-11.

[4]殷黄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3):21-22.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学前儿童解决措施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