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16-05-14 11:37彭立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策略方法课外阅读

彭立华

摘要:课外阅读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要求和个人习惯,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 策略方法 有效指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教学要达到课标这样的要求,不能光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要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规范了图书角的布置,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教室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浸润文化气息,飘溢浓浓书香。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一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

二、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记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2.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要选好读物

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就达到80万种。而对这种浩瀚的书山文海,语文教师要做好“导航员”的工作,有责任地帮助学生精选慎读。古人云“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当然,也不能过分狭窄,因为“尚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要精读与博采相结合。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典范,适合青少年阅读发展为标准。当然,新大纲所推荐的名家名著应是我们的首选,高雅的文学作品是我们选择的主类,允许兼容其他。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有当读书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之书,书既有正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也。”据此,课外读物选择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当读之书”,可理解为与课内教学密切配合之书,如学了《荔枝蜜》,再指导读《杨朔散文选》。第二,“当熟读之书”,可指读写知识,文学常识、语言基本知识等有助于巩固和拓宽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语文能力的书。第三,“当看之书”,指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书,应指导学生广泛浏览,扩大视野,发展智能。第四,“当再三细看之书”,指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度的必读名著。第五,“必备之书”,指常用的工具书,重要的参考用书等。精选课外读物是一项复杂而相当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及时了解出版信息,不断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水平,才能胸有成竹,择优推荐。

四、要教会读书方法

1.指导精读。精读,就是精思熟读。读法和要求是:扫清文字障碍 弄清句段含义 领会全文中心这就是说,精读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领悟精义。

2.指导速读。速读,就是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做法和要求是:筛选重点 把握重点语段 总观整篇要旨授予直接阅读法和整体认知法,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 精读的目的是学习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速读的目的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精读和速读各有作用,要灵活运用。

3.指导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治学科研的基本功,它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我们常用的笔记方式有: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比本式便于查找,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

4.及时检查、评比课外阅读的成绩。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自由阅读,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偏离目标。为激发学习的持久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切实完成课外阅读计划,每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其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调查统计阅读篇目、数字、笔记、卡片等。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文学自由论坛等。 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体会、评选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检查评比要以正面导向为主,积极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不断优化阅读的方法,注重提高阅读的能力,建立阅读指导平台

五、要培养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4.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策略方法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