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性主题班会的开展

2016-05-14 12:41彭正茂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班级管理有效性

彭正茂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所确立的班会主题,是主题班会讨论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的集体参与,这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

关键词:主题班会 有效性 班级管理

有效性主题班会不仅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主题班会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有的班会拘泥于形式,有名无实,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有的班会仅限于班主任的说教,其他学生只是“陪衬”,其教育也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要有效性的开展主题班会,就需要班主任从主题班会的设计及实施上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有效性主题班会的设计也应遵循系统性、全员性、多样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既要依据教育教学工作,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主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主题班会的形式及其教育影响是不断变化及发展的,如何开展有效的主题班会仍是教师的探索目的。

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主题班会课呢?

一、有效主题班会要以班主任为主导,始终将学生放在学生为主体地位,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初级形成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阶段的主题班会课,并不是普通概念下的单纯的班会活动课,全程由学生主持,引导,参与,班主任只是在最后小结,甚至没有发言或者没有出现,这就失去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这中班会活动课就没有很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及教育作用。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主导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班会主题的选择和确定需要班主任进行引导。可以由学生共同选择并确定主题,班主任针对主题的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准确的把握主题方面。

2.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参与班会的整个流程对主题班会的实施进行引导。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根据班会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原有计划,调整班会进程,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打破固有模式,努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3.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关键环节的适时介入也可以提高主题班会的有效性。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重要的环节上回到班会的现场。4.在主题班会临近尾声时,需要班主任对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升。

对于班主任来说,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适逢其时,循序渐进,浅显易懂的进行分析,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完善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及自我教育。主题班会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教育,需要高瞻远瞩,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的教育理念,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有效班会主题的确定,避免主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效班会主题的确定,既要顾全学校的工作安排,又要服从于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还要在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情况,主题班会课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教育性、知识性的,问题解决性的主题都可以作为主题班会内容的主要方向。 也可以根据主题班会的类型,召开日常主题班会,政治主题班会,学期性主题班会,节日性主题班会及偶发性主题班会。这些特定的主题有助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有范围的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使主题班会的教育性达到最有效的程度。

三、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实现需要另辟蹊径,形式多样,参与性高

在班会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班会主题的确定要避免老,旧,频。选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吐故纳新是有效性主题班会的血液。所选之题一定要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而且还要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场地也可以根据选题的内容进行改变,教室、体育馆、运动场,甚至草地上都可以作为开展主题班会的场所。学生在特殊的场地里,特殊的氛围下,更能敞开心扉,与别人交流。在开展主题班会方式的选择上,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更加直观,丰富而具体的展现班会内容。在形式上,除了我们传统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手段外,还可以采用相声、小品、舞蹈、调查研究等新颖的形式,增加趣味性,争取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班会。学生学习活动喜欢求新求异,生动活泼。惹学生厌仄的“纸上谈‘德”,只能让学生的品德如薄翼般一触即破,禁受不住任何的冲击。主题班会就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明白道理,积累经验,挑战难题,不断蓄积自我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有效的主题班会需要班主任要主动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要敢于自我批评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多走出办公室,多走进学生中间,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弯下腰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朋友,这是班会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师生平等交流的方式,更能轻松地达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提高主题班会的有效性。在班会中,老师要想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除了弯腰倾听,感同身受,还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敢于在学生面前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善于转变自己的角色,取信于学生,取心于学生,才能感受到教书育人所带来的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五、有效的主题班会一定要深化主题,并且持之以恒

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召开,都意味着这次主题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要想主题班会的效果明显而持久,还需要班主任深化主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主题班会中,针对主题展现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抽丝拨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象,避免学生被表象所迷惑,加强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认识问题的多面性,并且在主题班会的教育中还要增强学生的包容心,让他们学会包容他人、包容社会。

总之,主题班会不但是一个形式多变,不断发展提升的教育形式,而且是一种增强班级凝聚力,观察学生思想动态的便捷途径,对学生的教育是无止尽的,对有效性主题班会的探究也无止尽。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坚守好主题班会这一重要的德育影响阵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班级管理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