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在课堂实际中的应用

2016-05-14 12:41曾靖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曾靖娟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地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提高,能够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研究课题,针对小组合作的机会、科学分组、讨论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

在当今社会上,没有哪一项成果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人与人必须要合作分工,才能保证一项工程、一件工作的顺利完成。学习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学生们自主的合作交流,才能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在团体中分配不同的角色,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通过成员的互动和交流,使学习达到理想的目标。

一、选择最适于合作教学的机会

合作教学的精髓就在于取长补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补齐短板,学习别人的长处,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当中,正确发挥个人对集体的带动作用,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来相互讨论、激发兴趣,最终确定本小组的正确意见,如果学生各自的意见不相同,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思路,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辩论,通过辩论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组学生都阐述完意见后,大家要静下心来,从对方的角度仔细思索,是否对同学的意见认同,如果不认同,提出不认同的看法。通过这样各自的讨论,能够使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标准答案”,而是形成一个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形成,养成学生独立考虑问题的意识,在矛盾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进一步促进合作学习的发展。

二、合理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

科学分组是合作教学开始的基础,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分组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不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同学生的思维现状,开展综合性的评价,使各小组内的学生具有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考虑问题的能力,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学习差异,做到以优秀生带动学差生,以外向性格学生带动内向性格学生,以口语辩论强学生带动沈默寡言学生,这样才能够保证各个分组之间有自由发言的权利。按照不同的学生差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保证在四到六人之间,人数过多影响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无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如果人数过少就不能够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不能够取长补短,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为保证合作学习能够顺利的开展,教师可以在小组中选择一名学习优异、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班长,对学习活动进行有序的组织,带动本组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特别要注意,组长在合作中应该扮演自由讨论者的角色,不能够主导学生之间的自由学习,防止出现组长的意见就是本组意见的状况。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也可以让小组成员自由的选择本小组的组长,通过个人自荐、小组内评选等方式,确保评选出来的组长能够让人信服,在本组有足够的发言权。

三、正确处理合作与独立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并不违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困难。例如,小组其他成员过度依赖其它同学,在学习上习惯拿来主义,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中出现了错误的观念,导致其它学生的学习方向被误导,等等。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合作内容,如讨论答题、查找资料、自由交流等内容,对小组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分工,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并针对不同的角色进行互换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其它学生的角色,这种角色的互换,不但能够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保证不同角色的体验过程,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深入到各小组之间,掌握各个小组之间合作的默契程度、讨论焦点,对于出现的意见分歧,及时给予正确的解答,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精心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工作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能够让小组合作教学发挥作用也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是否符合讨论的要求,要安排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课本,对合作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教师还要对合作的内容、讨论的课堂、独立的思考、教学的效果等方面开展教学设计,还要针对课本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对于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上,不要设计太难,也不要过于简单,要切合实际,符合大多数学生讨论的需要,防止讨论的内容成为优秀学生的独角戏,或者讨论的内容过于简单,大家的意见高度统一,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必须给每名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写在记录本上,按照角色分配的次序依次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每名学生阐述自己意见后,小组进行讨论,确定谁的意见最符合实际,最终确定本小组的意见。

五、掌握小组合作学习局面

让学生自由的进行讨论,并不是让学生天马流星、凭空发言,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要扮演者引导员和指引者的角色,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进行把控。教师要选择最合适、最吸引人的问题,对问题的背景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对问题产生讨论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知道通过讨论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在各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作为看客或者是旁观者,而应该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对讨论争辩不休,小组秩序混乱的,要及时给予讲解和控制场面,确保整个合作学习的活动有秩序进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讨论不热烈,“冷场”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引导,使小组的气氛活跃起来,使小组成员的表达流利起来,把小组的反应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使学生思维之间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深入思考。

六、总结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如何量化成分数,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进步,这就需要设定良好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合作教学的活动中,注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讨论情况,是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否让他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对小组表现优异的学生或者小组,要及时总结其经验,促进其它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同时,教师针对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还要及时进行总结,给予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和竞争的能力,也促进了集体荣誉感的归属。

总而言之,分组学习合作教学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方法。这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和讨论,在学习中扮演引导者和指挥员的角色,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才能够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正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教育,2014,(02):37.

[2]张龙凤.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求知导刊,2014,(04):109.

[3]周康海.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教育,2016,(23):242-242.

[4]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53-56.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