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问分析

2016-05-14 13:12崔金凤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崔金凤

摘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思考,大大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就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就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能过分地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知识,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化学的学习当中去,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新要求的推行,对于教师而言,也意味着新的挑战,除了要把知识解释清楚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能适应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活动、进行探究,最终促进其每一个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对一名在一线工作的化学教师来说,为了上好一堂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师与生要达到积极的互动,往往需要把一系列的问题合理连接在其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前进行,最终有利于新与旧知识的建构。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好的载体,这个重要的因素往往决定课堂教学是否高效。

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

通常所指的“有效”就是针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些策划活动,并且达到比预期更好的结果或者恰好实现预期结果。在课堂中有效地提出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为了问题的答案而进行积极地思考。

所谓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依据教学的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即认知的水平,以及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而在课堂中进行的相关问题的提问,使得学生能够及时的反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二、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不理想

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他们在学习中面对的难度也不一样,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就要及时的把握这个思维能力的大小,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将问题思考出来。目前课堂上问题的能力层级分布比较混乱,各能力层级的问题未能涉及、逐步上升,导致有些学生根本不能得出问题的答案,使得学习变得很是困难。在进行相关的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按照课程的顺序进行安排,提问的内容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能前后颠倒,扰乱学生的学习顺序,导致无效提问。在高中的化学课中,问题之间的设置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学生才能对问题有所思考,否则根本无法将问题解答出来,导致课堂的低效。

(二)课堂提问后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

目前,在教学提问后,教师往往留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进行思考、期待学生能很快开始作答并且迅速完成作答。部分教师意识到给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时间,不能要求学生马上进行作答,但是认为思考的时间太长,就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知识内容根本完成不了,由此可知,教师对于提问后的思考时间把握还不到位。而本文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老师提问后,留出的思考时间太短,对于问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因而对于问题的思考时间短是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较大问题之一。

(三)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和学生心理重视不够

部分教师在提问后,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或者回答错误的情况下,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语言欠缺艺术性,会令学生感到挫败;部分教师平时对待学生疑问和问题不会时的态度会打击学生的热情、降低课堂参与度、抑制学习积极性。而教师问卷的结果也验证了,教师进行授课准备和课堂过程中,均没有对语言表达和学生情感做出有意识的关照。由此可知,教师目前对于课堂语言艺术性和学生心理认识还有相当的欠缺。

三、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所提问题的固有功能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用性

1.所提问题功能与目标相一致

问题的固有功能即问题本来具有的作用,而目标,是由教师决定的在某一节课要完成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想要达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问题的固有功能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或者多道题目的固有功能共同导向这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本研究发现,当教师试图跳出本节课的目标扩展学生的理解时,往往容易出现学生疑惑、不能做出回答的情况,导致问题失效。教师基于本节内容扩展知识是好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展过程中注意问题的跨度不宜过大。

2.教师提问时措词、表达准确

第一,作为老师要具备准确表达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在字词的发音方面要清晰,便于学生听得很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要求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除非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偶尔运用方言或者是一些幽默的词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保证学生的听课状态。第二,在提问时,教师应用准确的化学语言,化学式能够正确地读与写,反之,学生会有歧义和误解,这也是对于教师表达比较基础的要求。第三,教师提问时要注意,问题应该具有明显的引导性。

(二)提升所提问题的固有功能的实现程度

1.问题梯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问题合理分配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问题的梯度,即问题的难度层级安排是否合理,一定要适合学生现在的发展水平。找到学生化学思维的一个“最近发展区”,将每一个问题和学生的这个发展区域之间建立一个关系,下一个问题在这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难度再略微上升。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关系,把新的知识结构派生出来。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当化学教师对于某一个化学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估计学生可能会需要多少时间将这个问题回答出来,还有要考虑学习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可能会怎么样去思考某个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将问题设计和思考的时间结合在一起,准确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考虑而不能按照真实的知识掌握程度回答问题,这样就会使得老师对学生情况判断不准确,教师认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而事实上学生可能已经不需要过多讲解,导致课堂拖沓、重点难点不能得到充分讲解。或者有的教师分析到时间的关系,为了追上进度,甚至把结果直接告诉了学生,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发发、学生智力的提升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评价

一般而言,如果问题不涉及惩罚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是非常乐意去回答问题的,只是在回答的成效上不一定都是很准确的。只要学生回答的非常接近答案,作为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乐趣。然而,对于一些回答的不是很好的问题,老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将其中的不足之处不带感情色彩地指出来,让学生分析这个不足的地方,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针对小部分对问题没有任何的反应的学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回答。在遇到学生对问题没有任何的反应时,教师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有的学生胆小、害怕在众人的面前说话,而教师要积极鼓励他说;而有些学生根本不会,教师要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认识到一个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还能说出如何有效,如何无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姜言霞,王磊,支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9).

[2]刘芳云.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2,(42).

[3]黄浙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1,(05).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