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

2016-05-14 13:12刘琪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改进策略幼儿园

刘琪

摘要: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幼儿园集体教学也备受各方人士的关注,近年来因为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的理念影响以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父母为维持家计而工作,自己没有时间来带孩子,且家中长辈年龄渐大不方便等原因,造成现在孩子们上学的年龄越来越小,使得幼儿园教师压力逐渐加大。而在幼儿园中集体教学是必然趋势,对孩子们进行集体化管理,教学模式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即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采用提问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情景模式,进行旁敲侧击进而推导出目标的一种活动教学形式。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 提问现状 改进策略

教学问答模式,便于教学的展开,最大的不足之处也就是灌输性思维,强行将教学内容注入学生的脑海中,很大程度上制约孩子们的思维发散性,固定化的教学也使得学生拥有千篇一律的思想,严重约束思想的结果造成了创造性思维的缺失,不利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也降低他们以后成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创业行业的发展中。此篇文章,将对于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老师提问现状以及对问题进行改进措施的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提问现状

以合肥市的某所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老师问答式教学为例,进行探讨。其实,这样的问答式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模式,运用的好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社会的基本常识性知识,让他们在极其放松下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教师的教学,虽说在放松的情况下最好,也要谨记不能没有计划,相反的,更需要用心关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在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集体教学设计,以此来完成课堂内容不偏离主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化的保证教学质量。

1.提的问题多,但质量差

在我们多次勘探之后发现,老师们都有一个教学习惯,每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左右,但提问的问题真的太多,平均每节课基本上达到26次,高的能够达到40次左右,已然这样的提问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目前来说幼儿园集体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特点。

然而,如此高密度的提问,却没能够使教学质量提上去,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会的一定会问,不会的一笔带过绝不多问,不用解释的再次提问。比如,有位老师对于教学任务为“认识孔雀”的课堂中,是这样开展问答教学的:老师:小朋友们,请问你们放假都喜欢到什么地方玩呀?举手回答问题。学生A:我喜欢去游乐园玩;学生B:我喜欢去爸爸工作的地方玩(学生们哄堂大笑);学生C:老师,我喜欢去动物园玩,里面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老师:那在动物园里都有什么样的动物呢?学生C:小松鼠;学生D:大熊猫;老师:还有呢?学生E:河马;学生F:小猴子;老师:还有没有其它的动物,比如鸟类?学生A:鹦鹉;学生G:鸵鸟;老师:那有那种长长尾巴的鸟类吗?学生F:野鸡;学生H:孔雀;老师快速答道:是的,就是孔雀(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挂图),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当中,孔雀有哪些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孔雀喜欢开屏?它们为什么会开屏?它们喜欢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喜欢吃些什么……

这样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固定话的系统性问题,如此高的提问率,给人的感觉只是显得繁琐累赘,自然也制约了小朋友们的思维活动范围,让它们只能跟着老师的教学后面,照葫芦画瓢式的完成教学任务,夺取他们发现新问题的可能以及体验过程的机会。此外,在这样的集体教学模式下,老师也习惯于用:“对吗?”“是吗?”“行吗?”“好吗?”等口气询问学生的建议,然这样的方式造就了,孩子们不假思索的在老师问过之后快速答道:“是、对、行、好”等肯定回答,严重违背老师询问的初衷,本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起到集中孩子们注意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孩子们对于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真理解,而现在老套的询问形式,非但不能起到掌握学生了解度,还使得学生固定化的应付或者说敷衍的心理。

2.提问对象答题机会不均

有的学生一节课能够得到3~4次的回答机会,而有的同学则直接被忽略,这样的偏袒情况,屡见不鲜,而那些积极回答的学生则是最受老师偏爱的,较为主动的其次,内向的学生亦或对老师的问题熟视无睹的学生,多数情况下则直接被忽视。对于孩子们来说,最能调动课堂氛围的主题活动,就是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比如,对“动画片的故事人物”进行讨论,一说到这样的话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老师的提问配合度远远高于平时。然而就算这样,还是有一些同学宁愿他们自己讨论,也不愿与全班学生进行分享心得体会,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正在反感参与讨论,只是因为老师的忽视和不在乎他们而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值得老师进行改善和重视。

3.问题间隔时间太短,不利于思考

常常在课堂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分配给同学思考的时间太短,通常只有几秒的时间,这样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就需要回答,将他们打的措手不及或是答非所问,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思考问题的作用,还容易对于孩子的信心与积极力造成伤害。

二、对于集体教学中问题改进措施

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精简,保留其精华部分,舍弃其繁琐累赘性问题,降低问题数量,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那些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一定要注重他们的教育,俗话说得好:“三岁定八十”,不可忽视他们,我相信在老师提高细心与耐心的教导下,他们能够真正的融入班级,体会集体教育的优点,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度,加深思维开放度。比如,对于问题的提出需要考虑问题的难易度,那么要是能达到适合小朋友的难度,在简单与难之间做好一个控制难度的桥,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用能引导学生采用积极向上的思维模式来对于问题,进行全面化思考,当然要明白,孩子的理解力有限,不可将教学任务设置过于深奥。

问题的设置还有具有启发性,将教导理解未知他们所理解的已知与未知相联系,在已知的基础上,达到明白未知的知识,激发对新问题的思考与学习,那么具实践来说,能够调动孩子积极性的问题,就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据此来说,提出的问题就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在多方面、多角度、多方式的形式进行引导,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手段是,加强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严格管理教师考试的试题质量。学生的思维模式,最先受其影响的是生活环境其次就是导师的文化水平,而采用合理的教学任务以及正确的教学手段,是其增加教学方式的亮点。

当然,增加回答问题的空间也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思维的发散性,灵活运用的同时注意思想主题的开拓,还有就是对于学生回答的答案,多以鼓励的口吻,有时候鼓励的力量比批评更重要,不合理的答案进行更正以及补充,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相处采用亦师亦友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的提问设置与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2).

[2]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

[3]林碧霞.《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再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

[4]汪洵.“采用毛泽东思想策略,把握集体教学有效性”集体教学活动中力求“有理、有利、有节”[J].山西青年,2016,(02).

[5]张兴琼.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研究[J].新课程,2016,(01).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改进策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手风琴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之异同
让游戏融入集体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只为更生动、 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