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2016-05-14 13:12赵楠楠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创造力绘画

赵楠楠

摘要: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特征出发,从而培养学生在绘画中想象能力。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就要先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与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觉,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教育,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绘画 想象能力 创造力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时代更替,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风格,能够客观、生动地记录中国时代发展过程及文明进程,其表现情感较细腻,内容形式较生动,能够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同时绘画还是一门艺术教育课程,也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绘画在教育活动里充满了丰富和离奇的想象,还赋予了学生发展的创造力,使他们打破常规的约束与制约。本文主要联合我国教学实践,浅谈绘画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创造性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一般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且学生有好动的天性,在绘画指导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充满艺术氛围的绘画环境,应用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具体的绘画情景创设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审美水平,因学生审美水平尚未成熟,难以理想内涵深厚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该注意这些绘画作品的使用量,尽量应用一些浅显易懂、色彩丰富的化作,这些画作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欣赏水平。比如,在教室或者绘画室中,教师可以在墙上粘贴一些充满童趣、色彩丰富的作品,也可以挂上画面生动的美术作品,另外,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具有艺术感的物品、道具、玩具等摆放在教室中,为学生构建具有艺术氛围的绘画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绘画教学中,小学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读物,并应用信息技术给小学播放相关的动画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感受到绘画色彩的魅力,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绘画活动中,保证绘画指导的有效性。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来要求学生,也不能给学生学提出过多的要求,以免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应该尊重学生绘画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绘画,并不断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应用线条及色彩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现出来,以保持学生绘画的童趣。

二、开拓学生思维,加强创造力的培养

在学生绘画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象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还为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一,应用故事联想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给学生讲解情节生动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尤其是在讲解一个情景时,教师应该声情并茂,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故事情景中,以培养学生创造画面的能力。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虚化性的联想,虚化性联想强调学生想象力的自由性,允许学生天马行空,甚至异想天开,让学生通过幻想把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画出来。例如:在“圆圆的球”这活动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圆像什么,是个什么物体,随后在慢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现象,比如圆圆的月饼、盘子、游泳圈等等,这就表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广阔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

三、教授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在绘画基本技能中,绘画主要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形象记忆、眼和手协调操作的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动作,对各种材料与工具的使用,对外界信息的掌握以及对色彩与形状和空间等方面的认识,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而观察力又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正确的掌握绘画技巧与观察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因此,教师在绘画指导中,应该允许学生幻想,在学生画出一个新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体时,教师应该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太空中、未来的一些事物,应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些事物描绘出来,并尽情应用色彩,以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及综合素质。

另外,在相关线条的绘画中,学生可能会依赖于尺子、圆规等工具,教师应该进行引导,让学生放弃应用这些绘画辅助工具,自主练习,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通常情况下,而然都不会喜欢太过单调的线条绘画方式,想要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绘画进行指导时,应该适当增加线条绘画的复杂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思维,把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并在线条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提高学生应用线条创造形象的能力。

四、开展各种游戏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一些刚入门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平等,应以同伴的角色去指导学生,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学习环境区域,可悬挂一些学生优秀的作品,从而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除此之外,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小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把游戏教学法引入到绘画指导中,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绘画的欲望,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绘画。在绘画指导中融入游戏时,教师应该注意游戏的多样化,可以应用手工制作、歌舞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游戏,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景观、艺术展览等,应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比如,在绘画指导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名为“寻找春姑娘”的游戏(游戏需在春天进行),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中的风景,并一道学生把自己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春天信息画下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春天还有些什么景物,根据自己的印象,把一些春天会出现但学校没有的景物画出来。这样一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与视觉,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愿意应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效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兴趣。

五、结束语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放松的感觉,可以尽情把自己情感“宣泄”出来,令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而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发挥想象,有不同程度的见解,使学生自己在探索中画出自己的所感和所想,放飞翅膀,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及审美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仇利文.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探[J].才智,2014,(10):35+39.

[2]王轶.跨越静态美放飞想象的翅膀——“比较式”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才智,2012,(15):17.

[3]彭卫.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3,(05):39-40.

[4]李文芳,袁子捷.学前儿童绘画教育观之“我思”——影响课堂氛围的美术教学活动[J].鸭绿江,2015,(07).

[5]李文馥,徐建琴,杨文泽.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儿童绘画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14-20.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创造力绘画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