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

2016-05-14 13:41李·斯日古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李·斯日古楞

摘要: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信息技术推行到课堂教学,有利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把数学课堂提升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境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传统的教学方法灌注新鲜的血液,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教学技术迅速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资料信息,同时在这些资料信息之间构建一种逻辑关系,以便于存储和取出使用的技术。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兼备、声形并茂,动静皆可的优点,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出数学知识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知识的性质,进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新课标也鲜明地指出:“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发展成数学课堂上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难题的工具,不断改变、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身到探索数学奥秘的活动中”。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那么,怎么样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灵动而精彩呢?以下,将和大家共同研究如何才可以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更好地结合,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调,长时间的使用已经显得枯燥乏味。但是,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能够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轴对称”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Flash动画创作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在教书点击鼠标后,彩蝶便在荧幕上飞舞,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观察蝴蝶飞舞时翅膀的运动状况,依据蝴蝶双翅不断拍打重合的现象,结合书本“轴对称”定义,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通过动画形象、直观的演示,创设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而是时时刻刻就存在于我们的周边。同时结合书本知识,促进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正确理解,领略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同时加上生活实例的列举,进一步的加深印象,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采用数学的观点去发现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以及研究生活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信息技术发掘和证明数学知识规律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声音、光亮、色彩、动画等结为一体,根据需要将事物进行远近、大小、快慢、虚实、动静等之间的转变,仿真或逼真地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重新表现出来,此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难成简,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以此为基础,把计算机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的目的。数学知识规律是学生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的关键,但是众所周知,数学知识规律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想象能力不足、思维空间不够等因素导致对数学知识规律的学习很吃力。信息技术中有一个测量工具称为“几何画板”,它能够构建动态的数学模型和数据表格,通过其动态演示表现出隐含的几何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同时发觉知识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等边三角形性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分别做出底边中线、高、顶角的平分线,并测量出其长度;接着让学生用鼠标点住顶点并进行拖动,很容易就能发现到,这三条线会随着顶点的变化而变化,且始终保持着“三线合一”。在该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设置问题,搭设背景,学生的任务则是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经过观察、归纳,最终得出结论并进行证明验证。在一系列的观察发现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把知识规律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三、利用信息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老师说的多、做得多,而学生听得多、做的少,因而造成学生知识点混淆不清、记忆不够深刻、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今时代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再是以往一味地给学生灌注理论知识,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想联系。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要切实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还要让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维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仿真感受数学思维及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不是一味地“听数学”,而是在“做数学”的过程当中找出数学知识规律。教师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成果来进行教学,鼓动学生多动手实践,而不是纯粹的依赖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记忆、笔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推导、验证,切实掌握知识本质。比如,还是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去自主制作课件,并上台展示,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活动相结合,更高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利用信息技术确保教学及时获取反馈

由于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及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要注重变换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焕发学生的斗志。在预设课堂训练题目时,教师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创设有趣又有效的练习题,并且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它呈现出来,使学生化被动学习成主动学习,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转变成活色生香的课堂,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把学生带进“活学乐学”的天堂,做到“减负增效”,真实地实现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具有精度高、速率快、动态性的特点,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及时地获取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制定相应、合理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把握课堂的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充分扩大教学容量,减少课堂讲解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主研究,最终达到教学优化以及发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引用,给数学课堂教学灌注了全新的活力与源泉。信息技术让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得到改变创新,让数学课堂更加亲近实际生活,让数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延伸,造就了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梁小满.中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3).

[2]张桂芳.对片段式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Z1).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