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思维引来一泓清泉

2016-05-14 16:53王振荣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流速奥林匹克学科

王振荣

多年来,学习探究北师大王振泉教授的联接教学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坚持运用.逐渐总结出“扎根生活之万象,凝练万物之机理”的教学精要.并逐渐形成了联接思维的物理教学法.下面是本人课堂片段.

一、拓展物理教学课例与分析

课堂问题:鄂洛多克惨案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呢?这种事故不仅在陆地上发生过,在水中也发生过:——“奥林匹克”号惨案,聪明的你帮着他们找到原因吗?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7组学科长:我是7组的学科长,很高兴为大家展讲第3个问题,大家看此问题.

同学甲:“本题的答案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火车运动时,人与火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而对人体产生朝向火车的压强差.请戚某(班里的后进生)重复我的答案,”(戚某重复答案);

同学甲:“我们组的思路是:看疾驰的火车,纷纷倒下,几个关键词就是能判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这个无形的杀手就是大气压,注意从题目中找的相关的信息.请8组赵某说出你们组的思路.”

同学甲:“我们组的拓展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1912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一——奥林匹克号在海上全速前进,另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霍克号军舰,沿着与它的航线几乎平行的方向疾驶,两船最初相距100 m左右,随后相互靠近.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霍克号突然偏离了自己的航道,向奥林匹克号直冲过来.最后,两船剧烈相撞,霍克号把奥林匹克号撞出了一个大洞.”奥林匹克“号惨案的原因:两船并列航行时,两船之间的水相对船的流速大,压强小;两船外侧的水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内的压强差.”

6组学科长:“鄂洛多克惨案后,距站台边沿1 m的位置画了一条黄线来警告乘客:不要越过此线,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以后在站台上候车时,不要越过安全线;或在铁路边玩耍时,不要靠近高速行驶的火车.”

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9组学科长:“大家通过刚才的视频可以看到,飞机起飞之前一定要在跑道上加速,我们怎样让它飞起来了?”

飞机的升力:由于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在空气中运动时,通过机翼的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而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实际上飞机的产生,正是源自于人类对鸟类翅膀的深入研究,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需要向大自然学习的东西是不是很多.

分析:通过上面问题的展讲,我们看到学生在经过了小组的讨论之后,能够按照展讲的要求从答案、思路、拓展几个层面来梳理自己的思路,组织自己的展讲语言.从展讲的效果看,学生的展讲答案是正确的,表达也比较流畅;学生思路比较严谨,同时学生在这个阶段会得到其他同学的积极补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视角;学生的拓展更为丰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观察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了相应的现象,并且能从现象中概括出知识原理.根据学生以上的表达效果我认为,这基本实现了课堂联接思维教学的预期的效果.

二、物理联接教学法的实施依据

首先,三维立体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次,2015年中考命题原则及要求.综观各地市的物理学科中考命题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基本要求.在考察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为主的命题思路,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与开放性.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能够反映其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物理联接思维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基本要求

联接思维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充满质疑的课堂.师生要以问题学习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前提、以自主合作为平台、以多元评价为保障,在问题发现生成、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中,高效达成单元目标.具体包括以下策略:

1.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策略

教师依据自己对课标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通过学科组集体研究,把认为应该使学生学会的知识转化成问题.问题的题干必须是教材情境,若教材情境过于简化,就结合离学生最近的生活情境设计题干,并在知识点上问出来.拓展类问题能更好地体现“问题情境化”这一特点,因为这类问题已经走出文本,走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

2.“预习结构化,任务问题化”策略. 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是建立在结构化预习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度预习,就不可能提出好问题.同时,没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就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

3.与学生的认知经验连接策略.文本知识只有与个体经验连接,才会建构出新的意义.连接空间越广阔,认知层次就会越高.在师生充满个性的反复连接中,才会拓宽彼此视野,提升境界,进而与学科对话,领悟学科思维与方法;与作者对话,感悟思想情怀;与编者对话,追求自我提升.

4.课堂生成的问题情境化策略.学习是建构的.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对话,大脑中形成各种连接,这种连接最初是任务驱动下的简单模仿,渐渐成为习惯.把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知识点上问,在技能点上问,在情感点上问,更要注意对应情感目标,在学科思想、学科文化、学科精神等点上问出来.

5.课堂问题展示中的联接策略.问题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平台,没有展示,就没有教学.而要实现有价值的教学,就必须在展示中拓展.在拓展平台上,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把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连接起来,反复再现知识生成过程,进行分析解决.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与思考.

猜你喜欢
流速奥林匹克学科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保护母亲河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爱虚张声势的水
“超学科”来啦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