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渐进培养

2016-05-14 16:53徐根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欣创新性鱼儿

徐根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教学中积极地践行创新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沉闷乏味的模式,扭转扼杀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成长的现状.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打破拘泥于课本内容的做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旨在增效.

一、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创新,营造创新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为那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因此,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创新性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创新性氛围中获得启发,成就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中的固有知识和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积极地创新,可以把一些课本之外的实例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无处不在,给学生营造出创新的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习声音的利用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声音可以利用的信息,我在结合课文内容中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的案例以外,还给学生们加入了这样的案例:在养鱼场里,人们创造性地利用声音,来开展捕鱼作业和鱼的养殖工作.在水下给鱼儿播放它们喜欢的声音,从而引诱鱼儿进入事先准备好的网中;不仅如此,给鱼幼苗喂食的时候,播放一种固定的音乐,经过长期的坚持,鱼儿就在饲料和声音之间形成了固有联系,引起了鱼儿的条件反射.只要给鱼儿播放声音,鱼儿就会到声源附近来觅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量降低鱼饲料的散失,降低养殖成本,帮着养殖场实现超额利润.创新性教学案例的引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创新的热情.

可见,在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因素,教师要结合创新教学的要求,积极打破传统的旧有思维,践行创新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给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扫清障碍,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智力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渗透,如果学生对教师创设的创新行为没有半点兴趣的话,我们的创新行为将付之东流,反之,如果创新行为不仅有创新,更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再现,将实际情境和创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学生会兴趣倍增.因此,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情境,通过创新性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行为.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实现创新性的情感体验.学习了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后,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王欣的体重是100斤,而李明的体重是90斤,在身上都背着一样重的书包,站立在三楼的教室中.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吗?此时,有学生问到:老师,王欣和李明都站在相同的高度上,他们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其他学生对这名学生的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之后,我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两个学生的重力势能变得相同呢?学生又开始了交流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让王欣把书包中的物体拿掉10斤.也有的说:我们可以让王欣把书包中的重物给李明五斤,这样两个人的重力就相同了.还有的说:我们可以让李明站到桌子或是凳子上,或是让王欣从三楼走向二楼.学生在教师创新性情境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可见,初中物理教学中,优秀的情境能够给与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在新奇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激发下,学生的创新意识被点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激活.教师要认识到创新情境的积极作用,大胆地实践,积极地创新.

三、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创新,锻炼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只有得到真正的应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创新教学亦如此,教师要将创新活动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敢于创新,慢慢的,教师通过专业智慧的引领,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激活学生创新的灵感.

学习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时候,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用镜子的经历,大胆地猜测和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采用身边的一些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的实验.有的采用玻璃板和蜡烛展开实验;有的采用圆珠笔和镜子进行实验;有的则采用钟表和镜子开展探究.学生发现,如果不像教材一样,拘泥于玻璃板,也可以进行实验的探究.在这些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创新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实践中创新,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才能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创新,才能实现创新能力地锻炼.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创新,更关系到课堂创新氛围地营造,还关系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和引导,最终要落实到创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实践创新,形成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王欣创新性鱼儿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鱼儿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小保安晋身“都教授”有多难?
捐肾,索肾,这对“血脉相连”的夫妻怎么了
鱼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