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形象思维及培养途径

2016-05-14 16:53李溪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变化事物

李溪

目前人们对于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是由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概括性等特征,在传统心理学中,一直把形象思维归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认为形象思维一定要过渡的抽象思维.这些观点反映到理论方面,表现为对地理形象思维的内涵、方法、能力目标体系,以及两种思维结合的途径等都不是非常清楚.另一是认为表象就是形象思维,反映到教学中,表现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直观教学混淆,形象思维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仅局限于图文结合的阶段,忽视教学中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只有澄清这些认识,才有利于推动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

一、运用各种地理图像的变化和组合,培养学生分解、组合、 对比的思维方法

这些思维方法都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它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与规律的方法.利用各种地理图像的相互配合、联系及变化是发展形象思维的有利因素.通过地理图像中方向的变化,位置的变化,高度的变化,整体与局部的变化,单一与综合的变化,时间与季节的变化、静态到动态的变化,空间分布规律与联系,“点”、“线”、“面”的结合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掌握形象思维的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既包含了形象思维的内容,也隐含了抽象思维的因素,还含有多端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因素,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这些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地图容易识别,而对该国家或该地区的局部地图就不易识别和辨认了.对整个中国的行政区划比较容易识别,但如果截取川、鄂、晋、陕四省之间的交界区的地图,辨认起来就困难多了.这种考查方式从近年来高考的文综地理试题中得到体现.因此,在指导学生用图时,既要注意全世界的、各大洲的、全国的、各省的图形轮廓,也要注意各大洲之间、几个国家之间、几个省区之间的地图,以及一个国家或一个省区内的局部地区地图.如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合起来很容易辨认,但若单独画出某一个岛就不容易分辨了.因此,应训练和加强学生对地图熟悉程度,逐步做到可分、可合、可局部、可整体、可单一、可综合,大大提高对各种地图的识别和辨认能力.

二、利用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彼此相关性的特点,引导和发展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

这方面的实例在教学中屡见不鲜,关键是及时抓住并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养成思维变化的习惯.例如,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知道了北极地区的方位、经纬网、海陆分布、气候特征以及生物群落等情况后,再观察南极地图,了解两极地区的相似和区别.又如冷锋和暖锋、气旋与反气旋、褶皱与断层、地垒与地堑、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例子不胜枚举.

联想是指人们从事物的种种联系中去寻找、发现各个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联想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事物普遍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应.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一些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当人们在看到一种事物或现象后,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当让学生看“澳大利亚地图”时,学生会产生联想,有人会联想到袋鼠、有人会联想到考拉、有人会联想到鸭嘴兽、有人会联想到悉尼歌剧院、有人会联想到2000年的奥运会等等.在一个事物或现象上,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几十个人能联想出几十种事物或现象.这与每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爱好、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头脑中表象储备的多少有关.由此可见,联想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发散性、跳跃性、直觉性、随意性.由于许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时候是需要学生进行联想的.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环流时,就应联想到东亚和南亚正值雨季,而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旱季.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太阳高度线等都属于等值线一类,它们各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内容,但绘制的基本原理及特征又是相同的,其变化规律和判读方法也基本相同,均可从各种等值线的数值、走向、密度、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判读.又如,在地形图上读出某地海拔很高,就应联想到该地气候的特征应比同纬度海拔较低的地区气温低.

三、地理形象思维的特色是空间结构的建立

空间结构的建立包括空间方位的想象力、三维立体空间的想象力和运动变化过程等空间信息的想象力等.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建立由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姿态成为影响地球表面自然地理事物成因的关键,此时这一模型不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运行在一定的系统中的天体;如黄赤交角若增大为25°或减小为20°时,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五带的范围将有什么变化?区域地理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地理要素,还要关注在这些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影响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一个地区的矿业、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而使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主线之一.而这些要素,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空间.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也会源源不断地通过表象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此时学生头脑中的地区模型已经极大得丰富了,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图像会跃然于面前.如2002年高考文综第36题和2003年高考文综第36题,对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和表现淋漓尽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地理图表的应用,通过教师的努力,多渠道多角度开拓地理形象思维培养的途径,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这样必将有利于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变化事物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单独中的洞见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