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让课堂绽放异彩

2016-05-14 17:28戴素柳
化学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实录展示

戴素柳

摘要:化学用语的内容由于过于抽象,难度系数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导致分化现象加剧。为了改变当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不高、缺乏兴趣的局面,作者开展了一堂成果展示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化学用语;展示;教学实录;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9-005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9.020

一、 前言

以元素符号为基础的初中化学用语体系,是启蒙化学阶段重要的“符号”系统,是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位一体化学学习观的重要基石,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作为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化学符号从微观视角呈现出宏观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实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领域中自如穿越的有效工具。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化学用语中的基本概念,能否熟练运用有关化学用语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计算等其他知识板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此教学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过于抽象,难度系数较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时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导致分化现象加剧。为了让化学用语绽放出其魅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自信地踏上化学学习之旅,实现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学生能力”的局面,笔者进行了一堂化学用语的教学成果展示课。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设计

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之所以感觉到困惑,原因主要有:符号记忆“文本化”,意义理解“空洞化”和书写规范“缺失化”等。主要表现为:记不住,记得乱,不理解,不会用等。因此在这一节展示课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

① 针对化学式的理解;

② 针对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

③ 针对数字含义的理解;

④ 语言辅助,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敢于展示。

2. 课堂实录

任务一:激发兴趣的展示(热身环节)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大声读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教师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化学式的正确读法,总结各小组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勇敢、自信的展示。

[设计意图] 为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做铺垫。

任务二:落实记忆的展示(比一比)

[学生活动] 小组内各同学争先恐后的到黑板处书写小组分配好的书写化学式的任务条,争取展示的机会。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互查、互评,并及时发现小组的纰漏进行改正。

[教师活动] 对小组竞争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复习巩固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及方法。最后对小组竞争书写的化学式进行打分,评选出本轮表现最优秀的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既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任务三:促使合作的展示(“徒写师评”活动)

[学生活动]每小组内的“徒弟”到黑板书写微观粒子,结对教学的“师傅”进行批改。

[教师活动] 正如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师徒结对让每位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弱势。

[设计意图] 微观粒子的书写本应是此次展示的难点,但是在师徒的相互扶持下轻松解决了。老师充其量也只是个“配角”,只做寥寥数语的引导。这样的“徒写师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

任务四:活化思维的展示(化学式的意义)

[学生活动]书写化学式的意义花费时间太长,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采用了学生齐说的方式说出化学式的宏观及微观意义。

[教师活动] 教师在全班同学一起复习过化学式的意义后,列出下列化学式(H2SO4、H2O2、NH3、H2)随机抽取号码进行个人赛。

[设计意图] 学生在没有提前知道老师所给出的化学式,但是一看到化学式就能快速地说出化学式的宏观及微观意义,这样的突击训练真正让学生掌握到所学知识,这样的活动训练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任务五:强化能力的展示(化学用语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内两成员之间互说,互检,有疑问的六人小组讨论,力求达到深层次巩固并理解区分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概念。

[教师活动] 化学用语的意义是在书写微观粒子教学后知识点的再一次拓展延伸。生动且趣味性十足的语言“原子是瘦子,分子是胖子,离子扎辫子,化合价戴帽子”更是加深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的理解与区分。

[设计意图] 为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好化学用语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六: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为了小组的荣誉,同学们在明确任务后,都能集中精力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而且同学们都能自己深入思考,深刻的理解,真正实现了我们的高效课堂。但是通过这一节化学用语的展示课,同学们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哪一个知识点吗?在同学们一片回答声中(化学式的读法、微观粒子…)老师知道,经过这一节展示课同学们已经深深知道自己的薄弱之处,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努力,认真复习巩固!

三、课后反思

非常感谢博罗县教研室化学教研员王卫军老师带领博罗华侨中学化学备课组张飞老师(科组长)、韩远峰老师、曾观玉老师、博罗实验学校的吴寿勇老师(科组长)、蔡江华老师前来听课指导评价。教研员王老师充分肯定了展示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这一堂课用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证明了自己,让学生有动力;用展示的方法,让准确书写记忆有趣味;用展示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高效得到落实;用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来,记进去,学生得到内化与记忆;用展示的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效能感;用展示的方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奥格斯特·冯·史勒格说过:“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这节“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展示课,教师讲解不到十分钟,起到“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的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疑问的方式、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肯定自我、相信自我。笔者认为展示课的操作难度更大,要适时作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成果评价、肯定评价。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各组同学积极参与,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在“师徒互动”、“徒写师评”的合作学习中,既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勇于表现的性格,又培养了倾听、勤思、善辩的习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遗憾。首先从教学设计内容上还欠缺了两个重要内容:①宏微联系,符号媒介;②课堂知识检测。对于初中生来说,微观和符号的表征能力较弱,对于微观性的认识,基本还属于记忆性水平而非理解性水平。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微观示意图或模型较为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概念。其次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来说,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有:(1)教师的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上除了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肯定评价的同时,还需要作出客观的判断。(2)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问题、展示成果等学习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不应该立即去批评改正,而是要“留白”。这一节展示课,笔者认为让学生去审视、反思错误的时间不够充裕,稍显匆忙。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比较、交流、讨论,理清思路,完善想法。教师只需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导”的功能。(3)本节课作为一堂展示课,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存在着良性竞争的意识。但是在课堂总结时,教师没有体现竞争后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会让学生失望。虽然学生不是为了竞争而发言、展示,但是激励性的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如可评出“最佳组长”、“最佳发言人”、“合作之星”、“最佳小组”等。要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优秀学生!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动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展示课堂,不仅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还真正创造了舞台让学生敢于进行思维展示,更是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机能。展示课堂,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新,王喜贵.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中的渗透[J].化学教与学,2016,(2)

[3] 纪丹.“物质的微观性”主题PCK的核心要素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5,(8)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教学实录展示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探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技巧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数字编码》教学实录及反思
《绿苇儿童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