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05-14 08:09黄镇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

黄镇东

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学生个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情感;想象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38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学生只有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对英语文化有着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诱发和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启发和活跃自己的思维。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扬民主,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启迪他们积极思维的潜能,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核心,逐渐提高思维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与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与一个人的个人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谦虚、爱心、韧性、冒险精神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

例如韧性(永不放弃),这是创造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前进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又何谈创造。英语教学中有着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如: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的Thomas Edison(a man who never gave up);使斯库巴潜水(scuba diving)成为可能的冒险家Jacques Cousteau;不畏艰难、用心灵谱写音乐的Beethoven;为宠物带来新生的James Herriot。我们讲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坚持不懈的精神移植到自己的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备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我们可以用模型、表格、图形和语言描述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如:笔者教授Bill Gates一课最后一环节时,这样设计:

Teacher:“If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what will you do with it?”

Student1:“I want to buy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for myself.”

Student2:“I will buy mother a nice car and a big house for my mother. I hope she can live happily.”

Student3:“I want to give some money to those poor children. So they can go to school again. ”

...

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既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增加了不少新的语言知识点。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因此,教会学生质疑,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新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多种情景创设,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学习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时,让学生回答并附加理由。

Student1:“I went to see my grandma, because she was ill in hospital.”

Student2:“I cleaned the classroom, because I was on duty.”

Student3:“I went to see a doctor yesterday morning, because I didnt feel well.”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学生在独立的思想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如:教完Unit 4(Book3)之后,让学生讨论“Do you like traveling? And why?”

Student1:“Yes, I do, because traveling can make me happy and relaxed.”

Student2:“Yes, I do. I think it can open our mind. We can also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taste much delicious food.”

...

学生的不同见解有很多,理由五花八门、语言丰富多彩。

“No, I dont. I will feel too tired after traveling.” “No. It costs too much money.”或“I dont like traveling. I may have an accident.The traffic is so bad in china.”等。

总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实现陶行知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鸭溪中学 563108)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
想象力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