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善思 践行活用

2016-05-14 08:56李栋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教师

李栋林

摘要: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是必然,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越早越好,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特别要注意素质教育方面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利用课本资源,灵活性、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明辨善思;践行活用;素质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41

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是必然,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越早越好,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特别要注意素质教育方面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利用课本资源,灵活性、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认真抓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也可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

一、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强调观察、实验、思考、理解、应用一整套环节。但观察和分析是最简便易行的,且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

例如:在课堂探究实验中,课本展示了用红磷燃烧来探究的三大实验,如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氧气,导致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剩余体积的1/5,分析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约占1/5的事实;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得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得出所有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事实;比较铜片上的白磷、红磷,热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的现象,分析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三个条件共存的事实。

通过课本的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灵活运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起到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化学课本中对学生实验十分重视,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初中化学三大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的实验(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了各种化学仪器的使用,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得到新的物质,掌握了研究化学的过程与方法。

课本中还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利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诱发其创造力。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探究铁钉锈蚀条件、自制明矾晶体、自制汽水、自制酸碱指示剂等等。让学生感到化学世界妙趣横生、实验成功后的兴奋,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起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三、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渗入教材,学生可以从中学习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

例如:酸、碱、盐的溶解性,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溶于水、有些物质微溶于水、有些物质难溶于水。而且在同种的溶剂中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剂中同种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同一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溶解度也不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有些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描述物质溶解性,一定要看清楚前提条件。

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课本中隐藏着很多逆向思维方法,学生可以从中学习用逆向的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所用的试剂是红磷而不能用木炭或硫,原因是木炭和硫燃烧后生成物是气体,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在实验后继续问学生,如果实验室没有红磷而只有木炭或硫,能否完成这个实验?其实,只要我们把集气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这个实验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教师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秋天在哪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美育教师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