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与解决对策

2016-05-14 08:56陈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成因解决对策学困生

陈莉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话题,如何使这项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呢?笔者认为转化后进生,要了解学困生的成因,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要善于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本文就简要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86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话题,如何使这项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呢?笔者认为转化后进生,要了解学困生的成因,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要善于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因此,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激励,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地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1. 社会的困扰。社会的日益进步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降低。同时,对人的焦虑度在不断上升。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他们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发现人家在背后议论他,他会感到讨厌。

2. 来自学校的压力。学困生长期在学习上不如同学,造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自责。除了学习,他们在参加集体比赛失败时,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大家受到责备时,他们会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和同学吵架以后,他们总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别人笑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难以应付。他们有时也后悔,那件事情自己不做就好了。

3. 来自家庭的影响。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地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不安定的生活,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

4. 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困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二、学困生转化对策

1. 善于紧抓闪光点,努力让其发扬光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成绩差的同学,他们有的是体育有特长,有的有美术天赋,还有的音乐很好……班主任能不能捕捉到后进生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能否利用他们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细心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其发扬光大,有时可以是想法要夸大其词,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如笔者班上的丽丽同学,成绩中下,也不太爱说话,为人诚实,她的最大优点是字写得非常工整。笔者就经常拿她的作业向同学们展示,说“丽丽同学的作业,非常工整,如果准确度再高一点,那她是了不起的了。”这样,每表扬一次,笔者就感觉她进步一点。这样,经过一年的努力,丽丽同学成绩提高很快,由原来班级中下行列的她,一步一个脚印,成绩每学期上一个台阶,后来,她一跃进入了班级第三,年级前列。这样,她就由一个中下行列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优等生。

2. 抓住契机,适时教育

教育很重要的是一个契机问题,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进行适时教育。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援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师生感情交融时,师生的对话,消除学困生自暴自弃的障碍是前提,学生犯错误后,心理状态失去了平衡,难免带几分忧虑,得到的是谅解,还是指责?是宽容,还是训斥?总要对教师察颜观色;尤其是经常受批评的学生易产生一种破罐破摔、“死中认剥”、等待发落的对抗心理……如教师以理解的态度、以宽容的姿态、以期待的心情对待他们,师生便会产生情感交流,缩短心理距离,尽快消除学生的疑虑和戒备心理,使师生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展对话,即使最调皮的学生,也不会完全拒绝接受教师的指导。

3. 通过激励,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他们缺乏自信心,极易于自我贬低。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因而总是倾向于对学困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这就挫伤了学困生极脆弱的自尊感。我们应当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学困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自己从教师的帮助、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4. 抓反复,反复抓

学困生往往总以为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因此在教育中要循序渐进,完善强化认知结构,同时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上的后进生在智力上与优生并无显著差异,在营养健康方面不会对他们学习活动产生多大的负作用。他们的“差”主要表现在非智力方面。由此,在学习中,笔者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尽管后进生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能有成效。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心小学 542500)

猜你喜欢
成因解决对策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