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2016-05-14 11:39张艳双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德育

张艳双

摘要:人才的教育关键是看人的素质怎么样。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要抓住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育人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老师要从小学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是进入初中、高中乃至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从小学开始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德育 美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人才的教育关键是看人的素质提高的怎么样。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要抓住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育人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我们老师要从小学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是进入初中、高中乃至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从小学开始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最有前瞻性。

一、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写作是把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而关键是人们大脑所储存的信息决定着写作成功与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阅读教学往往是要高于写作教学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它决定着语文学习的关键,所以,每位语文教师都懂得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当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学习借鉴文章的各种写法,帮助自己提高写作水平,积淀语汇。怎么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通过语感能力的提高,所谓的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有“顿悟”之感,学生们通过语感就能体验感悟文章的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所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提高学生的语感主要是通过朗读教学,古人说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各种的朗读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在读者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促进写作的提高。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们的老师就要多给他们创造范读的机会,让他们模仿老师的朗读,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他们在语音、语气、语调等方面掌握其要领,通过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实施德育教育

教育事业被人们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身为教师也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肩负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育新人。特别是在新的时期,我们教好语文就是等于在让学生学会做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道:“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深深懂得肩上的重任,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教育,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书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1.对学生进行“情”的教育。这里所说的“情”,就是指能够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促进他们树立为民族和国家而学习的雄心壮志,形成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我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把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作为重点来教学,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的德育品德得到了升华。

2.要对学生实施“知”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知”,就是让学生认知和提倡道德标准的内容,让他们明确什么是道德的准则,明辨是非,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可做的,那些是不应该做的,是错误的,等等。比如,我在执教《海豚救人》一课时,让学生知道人和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保护自然界的动物目的和采取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孩子们有所认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三、实施美育渗透

美育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举止,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能够健全人的品格。语文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我们要充分运用听读教学,对美好的语言材料的美读,本身就是一种引发情绪愉快的心理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教师在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我在执教《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利用多媒体把瀑布的美丽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备了音乐乐曲,让学生沉浸在瀑布景观的想象中,以此提高了学生的想象美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真研究新课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更加热爱语文。

猜你喜欢
美育素质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