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6-05-14 12:40张慧楠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小学语文

张慧楠

小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写作文,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去指导他们的写作,打好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写作的习惯,迈好写作的第一步。针对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进行了认真地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为教学 指导方法

一、围绕识字教学,注意说话训练

识字是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加强口头语言的训练是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口头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首先,从组词开始,引导学生说简单的话,把识字跟学生已有的语汇基础联系起来。扩大学习范围,既要保证教会学生语言、偏旁,又要启发学生从已掌握的词汇中说出与新字有关的词,再根据这些词说一句话,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还进行了口头组词、造句说话的训练。逐渐的,学生有了想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动机。这时教师再加以因势利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有了提高。

其次,还要利用朗读、背诵、复述课文、讲故事、看图说话、互相对话等多种表示,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从小爱说、想说、敢说、按规范说话的能力,为今后写话作文做好充分准备。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写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方法,在开展观察活动的初期,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看热闹、看过了事、印象不深;有的还不会观察,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针对这些情况,可以给学生讲些动人有趣的故事,适时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按顺序观察静物,观察动景,并注意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原因如何?在观察中教师适当地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进而促进学生们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从而做到观察是条理清晰、完整、统一。

同学们有了观察兴趣,学会了方法,就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先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随后再写作作业本上。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有较快的提高。

三、以平时的阅读教学为基础,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作文知识有效地、合理地切入,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另外,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写读书笔记,达到积累作文知识的目的。在读书活动中,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写作,通过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1.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质。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阅读,二者缺一不可。

2.积累思维材料,学生在读书中凭借阅读材料精心思维,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3.积累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

四、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作文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出了题目后,学生能否写好作文,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指导。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助于写作能力的长进,实为不切实际之想。”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淡化了写作技巧的训练,并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在习作指导中,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在于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此,教师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完成了一次作文。在有声有色的“口头作文”中,自然有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部分,只不过没有专门指出来罢了,一旦“口头作文”结束,只有稍加提示或说明学生对这些写作方法就会心领神会了,这样做,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很多。

五、注重作文的评改作用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小学语文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