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创新”破解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6-05-14 06:37张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数学教育

张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46-01在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我们已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取得了一点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当反思教学工作时,我们也总是感到有些缺憾。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临床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缺憾是必然的,正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样。常言道:学无止境。那么,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即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学会数学式的思考方法,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去解决问题。但在实际中,"说做两张皮",有的教师仍然搞的是"应试教育"那一套,大搞题海战术,只抓少数的几个优秀学生,做的是"精英教育"。

(2)一些教师缺乏新课改理念学习,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学方法上墨守 陈规,照本宣科。

(3)学生观偏颇。有的教师眼里只有几 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被"打入冷宫"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不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升学的压力下,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训练应试技能上。

(4)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够。针对教学内容挖掘品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增强。

(5)普遍对学生缺少心理方面的研究,教学中缺乏对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而是有意无意偏重于培养了学生的"好胜心"。

(6)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教师讲授知识方法填鸭式,解题训练机械模仿式,没有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装知识的"容器"。

(7)应用意识培养不够。教师在使用教材、整合教学内容钻研不到位,数学问题中联系实 际生活较少。

(8)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广泛。

(9)利用考试评价学生学习依然存在负面影响。

(10)如何教会学生的学习 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综观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来自社会、家长对升学问题的传统观念和"望子成龙"渴求,也有考试制度、教育管理中的弊端,还有教师自身方面问题。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教学创新,其理由如下:

1.进行教学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提法反映了中学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新的数学课程和实践体系"。也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新课程理念是为 "素质教育"需要而设计的,它的本身就是新时代教育创新的成果。 教学一线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是"新理 念要求"的落实者、实践者、体现者,不符合新理念要求的旧的教学观、学生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2.进行教学创新是教学实践的本质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迎接教育发展的新挑战,顺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学的创新。教学创新代表着教学实践的方向和先进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与学生间多维度的信息交往活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应用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创造性是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有生机和动力的本质属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的东西是解决事物发展问题的"牛鼻子"。所以,没有教学创新就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也将难以落到实处。

3.学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创新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发挥课本中数学建模实例的作用,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正如中国数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严士健教授在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会议上所讲:"这不在于学生在中学中解决了多少应用问题,只要他有这种感受,有一点经验,知道一点如何把实际问题化成数学问题,有点初步的能力,有点体会,他将来就可以以小见大。这个意义应该是很大的,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好处,这个就是素质教育。"数学应用问题的解法一般采用数学建模法,即通过对问题的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用这种方法求解实际应用问题,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模型进行分析探求,得到数学结论,最后得出应用问题的解。例如:甲厂去年上缴利税50 万元,今年起计划每年平均增长15%,乙厂去年上缴利税比甲厂少,今年起计划每年平均增长30%,这样从今年起,第二年乙厂上缴利税就能超过甲厂,但是要到第三年末,才能使从今年开始的三年内上缴的总利税不少于甲厂,求乙厂去年大约上缴利税多少万元?对于此类题目中涉及到"不超过"、"不少于"、"至少"、"最多"等叙述语句的应用题,往往要抓住有关变量的内在联系,建立出不等式(组)的模型,再通过解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求出结果。

4.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中培养创新

4.1自主学习与创新。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4.2合作探究与创新。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4.3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包括:强调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4.4积极评价中鼓励创新。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

总之,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源于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源于用心,创新不断。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取,就一定会取得"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