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本科生多元化学业评价研究与实践

2016-05-14 11:14黄帅马艳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创新创业教育

黄帅 马艳霞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在高校、企业和社会得到大力推进。大学作为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应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是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业评价模式;多元智能理论;多元化评价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0038—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得以在全社会扎实地推进。就高等学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深化教学改革以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学业评价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出口”的重要一环,其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直接的导向价值和牵引作用。

一、问题提出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早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创业元年”“创业最好的时代”也从这一年开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多达78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95%以上。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就业压力再次加大。“毕业即失业”成为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问题,创业教育因此受到高校的重视,创业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力争实现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有明显增长”,同时指出要采取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等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业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要求

学业评价是指以教育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收集、汇总学生的学业信息,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业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进而对学生的学业变化进行客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所学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的考查,在高校综合素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权重,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本科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通过课程考核,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会导致一些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进而无法顺利毕业的情况。

二、研究述评

(一)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目前的学业评价存在评价功能缺少激励、评价内容偏于理论、评价标准忽略个性、评价方式忽略过程等问题。针对于高校的个案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学业评价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素质评价被淡化和忽略。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是绝大多数高校目前的学业评价方式,其本意在于增强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这一方式存在平时作业监督困难、测试公平难保证、教师工作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二)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理论的探索

在学业评价方面,学者对学业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索。评价观念方面的研究注重评价中的人的因素,主张高校学业评价从科学主义转向人文主义,从知识本位走向生命本位。评价内容方面,通常学业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创新等方面的评价,也有将其区分为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自主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及抽象度较高的课程论文和概念图法等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业评价方法。关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形成了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评价结果的利用等重要思想和实践。

(三)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实践的研究

关于高校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方式改革、采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开发学业评价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这些研究主张根据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实际运用;搭建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库系统,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融入学业评价之中。

(四)研究述评

既有的研究涉及到了高校学业评价的现状、问题、方案、指标体系和实践等方方面面,但多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微观分析和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分析经济社会对学生不同能力的需求,据此就当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多元化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业评价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该理论主张“智能本位评价”,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本文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点聚焦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形式方面,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科生进行学业评价。这四个维度是问题研究能力、学术理论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个维度分别对应不同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即研究型、学术型、应用型和创业型。

(二)多元化论文写作形式的要求及规范

1.研究型论文

所谓研究型论文即通常意义上的传统型学位论文,学生按照学校关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着眼于所学专业的前沿领域,深入研究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然后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考核的重点是文献综述的完整性、论文结构的严谨性和研究方法的适切性,鼓励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模型构建,答辩教师依据学生的论文撰写水平和答辩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2.学术型论文

学术型论文是指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和研究后,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创新性,在北大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SCI期刊或EI源期刊及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学术论文。该考核方式是针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专业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的学生。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发表期刊的级别认定,若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直接认定为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采取这一考核形式的学生可免于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应用型论文

应用型论文是指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针对实习单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被实习单位认可或采纳的改进建议或方案。该形式考核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生活和细致的问题思考能力。采取此种论文写作形式的学生需要根据建议或方案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将有关建议和方案以及实施情况纳入实习报告中。答辩教师依据毕业实习报告和答辩进行成绩评定。

4.创业型论文

该形式的考核重点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分为两种:

(1)创业项目策划书/商业计划书。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撰写一份创业项目策划书或商业计划书,突出创新和创业的特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安排专门教师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视学生参赛获奖等级和企业采纳情况,对其进行成绩评定。

(2)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在校期间参与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的学生,可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作为取得学位证书的方式。视学生比赛等级和所获奖项进行成绩评定。

四、推进多元化学业评价的思考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5届1300名毕业生选取不同的论文写作形式作为自己的学士学位获取途径。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凭借自己的特长选取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调动了论文写作积极性,同时鼓励创业的创业型论文也受到一大批学生的青睐。

学业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形式改革只是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论文写作关系到学位的授予,所以,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应继续坚持多元化毕业论文写作形式,推进多元化学业评价的实践和尝试。

首先,要坚持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细化各写作形式的具体要求,规范各写作形式的最终评价程序和方式。以往高校沿用的就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然后参加毕业答辩的方式作为能否获得学位证书的重要条件,这一方式显然已经无法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相匹配,而旨在引导学生培养问题研究能力、学术理论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论文写作形式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其次,应树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唯学历教学和理论教学为尊,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业精神,鼓励创新实践活动。学业评价改革只有贯穿到学生学业的全过程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应该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第三,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不能仅仅依靠创业型论文的撰写来完成,还要贯穿到四年学习的全过程。一方面不同的课程也应该采取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即做到课程评价和学业评价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学校还需开展鼓励创新、创业、参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实现学业评价与校园活动的有效互动。

[责任编辑:刘爱华]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创新创业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