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唐骚体对原初骚体的继承方面

2016-05-14 15:22穆伟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继承

【摘要】唐朝经历过安史之乱之后,出现了一个骚体创作的高峰,使楚骚精神得以提倡,使中唐骚体成为有唐以来骚体创作的巅峰时期,实现了骚体文学在中唐的兴盛,对后世骚体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的文人们在骚体创作方面积极探索新变,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但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初骚体的文学样式,本文将试论中唐骚体对原初骚体的继承方面。

【关键词】骚体;中唐;原初骚体;继承

唐朝经历过安史之乱之后国力衰退,政府黑暗,沉重的负担使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此时历经过“大唐盛世”的文人们深深的陷入深刻的反思,需求变革的方法,希望实现国家的中兴。在政治上,他们提出要以武力削平藩镇割据。思想文化上,发起了古文运动复兴儒学,想以此达到国运的振兴。而此时文人们的这些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与屈原的情感遭遇是很类似的,由于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使楚骚精神得以提倡,使中唐騷体成为有唐以来骚体创作的巅峰时期,实现了骚体文学在中唐的兴盛,对后世骚体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唐骚体的创作上来讲,文人们在骚体创作方面积极探索新变,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但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初骚体的文学样式。

中唐骚体文学对原初骚体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楚辞意象、语言、情感表达方式传统的继承上。

首先,中唐骚体文学作品中很多都出现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将这一创作手法发扬光大了。如权德舆的《行舟逗远树赋》中写到:有美一人兮,桂为楫,兰为舟。逗远树之晴影,泛春江之碧流。乍迷云叶,稍映洲。凝暮色於愁睇,空蔼蔼以悠悠。的轻舟,亭亭远质。喜扬之渐近,嗟转,岸而还失。映微波以葱,贮岚翠之蒙密,怆南浦之别离,占横塘之风日,柳怨别兮枫伤春,望不辨兮愁杀人,空江边兮远郊外,纷离绪兮相对颦。落照以微明,幂夕烟而又晦。波茫茫兮景沉沉,思结缆於清阴。惜归舟之不驻,伤远目以轸离心。

这篇骚体作品是诗人为送严謩赴东阳而作的,“有美一人兮,桂为楫,兰为舟,逗远树之晴彩,泛春江之碧流。”诗人用美人比喻君子,用桂楫、兰舟这些意向来反映朋友严謩的品行端正高尚。这种比兴方式完全是对楚骚的继承,与屈赋含蓄深婉的美学传统十分接近。

又如他的另一篇骚体作品《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觑省》中写到: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远水霁兮微明,杜衡秀兮白莲生。波滋滋兮烟幕幕,凝暮色于空碧。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

诗中描绘了芙蓉、杜衡等楚地特有的名物,运用了五采裳、木兰舟等楚骚风味极浓的意象,还大量使用了带“兮”字的骚体句式,既写出了暮色苍茫的凄凉迷茫之景,也借暮色烟波写出了送别时的无奈、遗憾之情,情景交融。

皇甫湜在《江草歌送卢判官》中写到: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戍。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

这也是一篇送别之作,诗人很好的用了芳草,杂蘼、杜蘅的意象,表达出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这种表达方式源于对原初骚体的继承。春草代表离别之意,“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则写出了诗人密密麻麻而又错综复杂的即将离别时的情绪。随后又写到“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这天涯处处对偶有芳草,朋友你还会不会心里想着早日回来呢?在送别之时,又同时表达出了念归之情。是一篇很好的情景交融的作品。

类似的还有皎然《古别离》中用孤月、云,烟岛等等意象,反映出作者凄迷的心情。白居易《泛渭赋》皇甫提《春心》蒋防《湘妃泣竹赋》等等作品中都有对这一手法的运用。

其次,在语言上,中唐时期的骚体作品在用词上对原初骚体进行了继承,这与这个时期的古文运动推崇古文有关。如柳宗元《惩咎赋》中“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回邅。”“飘风、回邅”两词都属于对楚辞的沿袭,据王逸注《离骚》中“遭吾道夫昆仑”一句时说:“遭,转也。楚人名转曰遭。”“为孤囚以终世兮,长拘挛而轗轲”“轗轲”一词来源于《七谏,沉江》:“年已过太半兮,然而轗轲留滞。”据王逸注《离骚》“轗轲”的意思是“不遇”又如在《阂生赋》中“宜触祸以”“阽身”源自《离骚》“砧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中唐骚体作品中在用词方面对楚辞的继承还是很明显的。

再次,中唐骚体作品常常出现反反复复的表述某种感情的表达方式。《离骚》善于通过描写矛盾思想而回环往复的抒发哀伤、愤懑的感情,而中唐的骚体作品继承了这一神韵。如柳宗元《梦归赋》作者被贬而被迫离开故乡,十分思念故土,又由思念至极而梦返故乡见到家乡的风土人情,但梦中见“不是真向梦中见出,是平日有此思想,遂历历若见诸梦中。”“魂怳惘若有亡兮,涕汪浪以陨轼。类曛黄之黭漠兮,欲周流而无所。极纷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描写了作者梦回故乡后悲喜交加之情,然而梦醒后“故乡”也随之不在,又让作者从短暂的喜悦中走出,走入更加思念故乡的惆怅。随后作者又转为豁达,潇洒的说“伟仲尼之圣德兮,谓九夷之可居。惟道大而无所入兮,犹流游乎旷野。老聘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蒙庄之恢怪兮,寓大鹏之远去。苟远适之若兹兮,胡为故国之为慕。”他以圣人言行自我开解,可转瞬间思绪又一转“首丘之仁类兮,斯君子之所誉。鸟兽之鸣号兮,有动心而曲顾。胶予衷之莫能舍兮,虽判折而不悟。”动物都知道怀恋故土,更何况人?思乡之情再一次且更加强烈的涌上心头。类似这种表达的方式,在中唐许多的骚体作品中都出现过。

总之,中唐骚体文学在艺术特色方面,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也体现出了对原初骚体的继承。特色主要体现在出现了一些新变。如在内容上:涉及文人因科举考试或因仕途背井离乡、远离家人,而产生的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为内容比较多。在艺术上:作品中议论化的成分加重;出现了一批哀怨愤懑情绪后升华为昂扬向上的豁达情调的作品;语言上也更多的多样化。而且这一时期的骚体也受到了传奇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传奇的写法对骚体的侵染。继承主要体现在对楚骚意象、语言、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2]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3] 刘 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4] 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l.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5] 萧华荣. 中国诗学思想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6] 蔡靖泉. 楚文学史[M]. 长沙: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7] 许 结, 郭维森. 中国辞赋发展史[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8]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9] 郭建勋. 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10] 郭建勋. 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穆伟(1982—),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继承
浅析山东茂腔的起源、发展与继承
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流转性
试论甘温除热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化再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