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016-05-14 17:09李全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记初中生

李全中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培养初中生写日记的习惯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生;日记;写作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0

2015年中考,郑州一所中学的一个班级作文平均得分43.9分。满分50分,竟然平均40多分,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赞叹。但是赞叹之余,想想我们自己,作文平均得分35分左右,这样的差距怎能不令人汗颜?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写作文是语文中的重头戏。所以,一方面积极向别人学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一起讨论后决定:一方面把阅读提到第一的位置,把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落到实处;一方面借助方便简单的积累练习方式——日记,来扎扎实实地训练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流畅写作的能力。

我们课题组经过一番商讨,确定一系列步骤,进行如下实践:

一、摸清学情,心中有数

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日记写作情况,调查表格是这样设计的:

经过调查一百多个学生,发现能写够两个学期的不足半数,能坚持写到总量5000—10000字的只有十几个人,愿意继续写的有三分之一,原因是不想写、没兴趣、时间紧的占绝大多数。

二、心里悦纳,思想激趣

首先,让学生了解语文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它将超过任何学科,分值位列第一。而作文又在语文中几乎占据半边天,如此高的分值,就当前来说,谁也不敢、不能忽视它。从长远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有出色的写作水平对你事业的发展都如虎添翼,如我们熟悉的白岩松、朴槿惠、沈石溪、毕淑敏等,他们的职业一开始并不是写作,可写作让他们有了另一种收获,达到了另一种高度。历代的日记也多得不胜枚举,像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入蜀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都是有名的日记,不但享誉中华,还蜚声海外。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杰出的科学家竺可桢、著名的革命家谢觉哉,一生都记了几十年的日记,最长的一位写了一百多万字。前人成果,后人借鉴。通过写日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锻炼学生的品质、恒心和耐性,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材料和语言词汇的储备。

小小日记里蕴藏着长长的人生,小小的日记里包含着大大的智慧,小小的日记里延续着美美的回忆,拿起笔,让它们在你的方寸白纸间呈现。

三、寻找素材,用心发现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生活处处都是素材。“上课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是题目。下课了,去运动,去游戏,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是题目。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如种树,如养鸡,如窥显微镜,放学、人群、街道、商贩、交通……都是非常有趣的题目。(叶圣陶语)一次争吵、一段笑话、一场辩论可以是日记的内容;一回交心的谈话,一次勇敢的叛逆,一场激烈的比赛可以是日记的内容;在说过笑过,玩过乐过,唱过闹过之后,让学生静下来想一想,写出各自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这也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生活又是一出盛大而精彩的多幕剧,连续不断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我们可以用日记这种训练形式启发学生观赏这幕剧情,留心这幕剧情,玩味这幕剧情,而不能对它熟视无睹。写写有趣的,写写痛苦的,写写真实的,写写遗憾的,写写后悔的,写些有价值的。少则片言只语,长的几百个文字。要有具体的人或事,要有真切感受。把这些文字当作倾诉自己难以向别人说的工具,把这些文字当作反思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这就是“日记”。

日记,它的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尤其是少了课堂作文中那诸如命题、材料、话题等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在这种自由的随意的心境中写作,自然就少了造作,少了空泛,自然就激起兴趣来。青葱岁月里,认识的人被记录下来,受委屈的事被记录下来,他们哭过笑过,烦恼过,幻想过,读过些书,看过些电影,有过无数的点点滴滴。把这些点滴连贯起来,编织成线,组合成画面,汇聚成一个个场景。这样的集合一定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声音、相貌、举止、行为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样一个人的日记怎么会与他人雷同呢?这样的日记在你白发苍苍回首往日岁月时怎么会不宝贵呢?当每个人都成为这个生活多幕剧的记录者时,当写作与生活“亲密接触”时,写作就不再是任务,也不再是作业,而变成了人生轨迹的精彩记录。而当写作成了兴趣,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四、拟定标题,帮助选材

为了突出训练主题,把所见所闻所感变成文字,用文字再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每一篇先拟定一个小标题,内容就围绕小标题,不乱写,不多写,就扣紧一点,突出中心。为以后小日记变成大作文打基础,养成围绕中心,突出中心,重点突出的写作习惯。如学生拟的题有:“今天很生气”“老师笑了”“同桌真逗”“烦”“升旗”“逛街”“下棋”“交通事故”“今天雾真大”“外婆走了”“游棠溪峡”“洪河公园的一天”等。

除了学生自行拟题,教师也因时制宜帮助选材,帮助命题。比如,我们每天早早起床,来上早读,一路上见到的人很少,但总有一些人和我们一起迎寒风、沐霜雪,笔者就给学生拟定了《和我们一起早起的人》,写写那些卖早点的、买菜的、建筑工地上的人,体会早起的辛苦和收获;另外,某天突然全城停电,红绿灯不亮了,教室的水喝不成了,多媒体不能用了,身边的一切突然不能正常运转了,大家都在感慨电的重要,于是即兴命题《停电了》,写写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本地一个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教师家长共同教育后,竟然跳楼,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共同讨论后,又引出题目《责任》,谈谈对家庭、社会、生命,自己应付的责任。学生发现生活中素材越来越丰富,题目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小。

阅读与日记相伴,感悟心得随时可写,周六周日的阅读加上一节阅读课,我们给学生要求:一周至少三篇,一篇命题,两篇自选题,多写支持,多多益善。

五、积极实践,坚持记录

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开头,另一个难题就来了,那就是坚持不易。写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作业任务越来越重,日记的内容逐渐起了变化,自己的感受越来越少,摘抄的东西越来越多,日记本变成了摘抄本。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再出现,本课题从研究一开始,我们就商定了如下办法:

首先,开头靓丽。每人准备一个小本,统一为16开或32开,不要太厚,够半学期用就行。半学期下来,一本完成,很有成就感。然后,在扉页上写一段话,大致内容就是如何坚持写这本日记,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不半途而废。若半途懈怠怎么办?让他们自己约束自己,同时分设小组,半途停顿者将扣小组积分,每周在公示栏公示。最后,学期结束每人在日记本扉页处贴上一张个性照片,然后集体拍照留念,小组合影留念,优秀小组展示作品,优秀个人谈感受,然后共同商议下一段日记应如何提高,人人参评,人人谈心得,人人都进步。在这样的努力下,“坚持”一步步地实现。

六、小日记长成大作文

开展本课题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在课题研究已进行到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让日记成为孕育作文的一片沃土。在正式实践以前,第一步,我们先从学生日记中选出一篇,投影到白板上,然后大家共同添加、补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然后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第二步,再选出一篇日记,投影出来,大家不再商量,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分别就这一篇写成自己的文章。第三步,不再投影,各自从各自的日记中任选一篇,加工改造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四步,每两周从日记中选出一篇,认真修改、加工、丰富、拓宽,使之成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写到周记本上。现在学生已离不开日记本了,以前写作文好翻作文书,现在好翻日记本。日记本有了大作用,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非常稳定。日记、作文相辅相生,互相促进,看到这一成果,令人欣慰。

七、评价得当,兴趣持久

以前日记写作都是由教师定期检查,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时间一长,有的学生也不在乎了,反正教师有时也不细看,就看个篇数,所以就应付,七拼八凑,互相抄袭,再后来抄都不抄了,日记写作宣告破产。本次研究暂定三种评价方式:1. 教师评阅,每周随机抽检评阅一组。2. 选出日记评阅小组,由日记写得好的、品行受到大家信赖的10个同学组成,每人负责5、6本,每周检查一次,评出写得好的填入日记评阅手册。3. 每周由日记班长在阅读课上宣布优秀个人、进步个人、优秀小组名单,加入班级量化积分,并在教室展示栏公示,征得个人同意可展示作品。

探索日记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既不让教师陷入批阅的负担中,又能时时起到检查、督促、激励的作用,让学生想写、乐写、爱写。

总之,尽教师所能展学生之才,让教师解放,让学生积极。

八、展望未来,珍惜记忆

从课题开始到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有了2-3本日记,有的视若珍宝,精心装饰,细心珍藏。班级设一个百宝囊,愿意的可自行把日记放入其中,三年后取出,给自己另外一份惊喜和感动。在中考前翻阅一下,说不定能给自己提供一些中考写作的灵感呢!把一段美好的回忆放入其中,喜、怒、哀、乐尽抛脑后,轻装上阵,开始另一段新的征程。当学生把日记当作记忆的仓库,贮存情感的心田而分外珍爱时,他们就不会再有流水帐式的“生活日志”或把日记当作一种负担了,而把它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所成的文字虽然未必是优美通畅的佳作,但至少是“言之有物”,自然真实亲切了。当写日记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荀子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帮助教师开辟一条创新写作的路子;能帮助同学们找到写作的兴趣点、灵感点、方法点;能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能让我们的语文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小日记,大天地,教师们,同学们,尽情地展现你们的才华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平县第一初级中学 463900)

猜你喜欢
日记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学写假期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