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

2016-05-14 12:08王盈盈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生物

【摘 要】电子书包在中国经过十余年发展,虽有领导层的重视,但在教学应用方面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关键是缺少一线教学的实际使用评价。本校准备在生物,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进行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现对电子书包进行大体的介绍,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探索,来推动电子书包在一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电子书包;生物;一线教学

一、电子书包的发展历程

1999年在新加坡首先开始使用电子书包,随后欧洲,美国,韩国,台湾等也陆续开展电子书包项目。中国在2000年由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电子书包项目的关注,其中上海市201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并陆续在各试点学校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电子书包的好处

1.轻便环保,易于携带

学生无需带着数量众多的教科书,练习,文具等,减轻了学生的身体负担。如果技术得到发展,所有年级的课本和联系都能装入一个电子书包,节省下数量众多的书本,练习册,作业本的花费,国家少砍伐大量树木,对环保作用明显。

2.网络开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电子书包的存储量十分巨大,不仅有数字化的教材,教辅,工具书,海量习题库等,还有音频,视频,动画等,学生甚至可以根据学习需要上网查阅资料或同学间通过内部网络进行“头脑风暴”,从而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3.互动交流强

学生除了“头脑风暴”外,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疑问提出让大家一起解答。不少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原因在课堂上是“默默无闻”的,不会明确表达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长期积累就变成了学习后进生。但通过电子书包的交流功能,将不敢说的话用敲键盘的形式表达给老师和同学,就能有效帮助提高其学习效率。

4.数据统计分析改变原有教学生态

电子书包的实时显示答题情况能及时反馈学生的真实学情,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和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实际中教师很难逐一具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注意。但通过电子书包的课堂数据统计分析,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心中有数从而做到针对性强的个别化教学。

三、电子书包的缺点

(1)电子书包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上网功能可能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反而无法完成正常教学任务。

(2)电子书包的功能还不够完善。网上的资源下载后格式不兼容等。屏幕尺寸小,一些材料涉及制图,表格和大量的论证等很难同时显示,翻页阅读使使用者的思维连贯性被打断。

(3)电子产品类的共同缺点都是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长期俯看平板或手机易出现近视,肩颈疲劳,手部劳累等,对于身体未发育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危害不容忽视。

(4)影响手写能力,电子书包将大量的学习操作(听说读写算)变成复制黏贴和使用计算器,长期如此学生的手写或计算能力可能会下降。

(5)降低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长期使用通讯软件,可能使学生发展了在线交流能力却丢失了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

四、电子书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初探

为贯彻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校在2015年秋季进行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探索,涉及生物、语文、数学、英语,这在福建省的中学实属首家。对于这一空白领域学校和老师同学们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有待于探索和发现。经过初步的操作体验,我觉得此款电子书包有些功能是传统课堂不能比拟的。

1.容量大

生物的学科特点是来自感性生活又与理性科学息息相关。图片,生活小资料,视频,模拟动画,演示实验,学科交叉知识,科学家的事迹等大量素材都能由教师根据需要选择整合,丰富有趣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小测,提高题,单元检测,阶段考试等丰富的题库题型,供教师从中选出适宜的检测方法。

2.个性化

传统课堂中学生接受的是一样的信息一样的进度。教师只能对大多数同学的情况来进行。弊端很明显,一部分聪明的学生超出了教学进度,对课堂感到无聊。一部分后进的学生没赶上教学进度,对课堂感觉困难甚至厌烦。而电子书包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示,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帮助,聪明的学生布置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后进的学生则巩固基础,做到了传统课堂中难以做到的个性化教学。

3.实时反馈

传统课堂中作业的批改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反馈工作,但这种繁重而重复的工作造成教师的严重倦怠。电子书包中的实时批改功能可以改善这一情况。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发布题目,学生作答后教师就可实时收到学生作答情况。教师根据答题人数,正确率,错误分析等情况,马上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了课堂的高效和教师的减负。电子书包还可记录一段时期的学生课堂表现并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

五、不足之处

在初步的操作体验中也显示出了一些缺点,比如教师实时发布资料时,如果文件太大,会出现部分学生平板接收文件不成功,说明网络这个硬件还需要加强;又有个别平板易死机,提示平板的升级维护还需努力;在电子书包中生物学科的资源很很少,课件、视频、习题等都需要教师重新整理,教师的负担重;电子书包配备了4个屏幕:黑板上的大显示屏、讲台上的电脑屏、教师平板的教师屏;学生平板的学生屏,这4个屏幕在功能和显示上都有区别,教师在课堂中要控制4个不同电子界面,难免手忙脚乱;学生在操作时明显兴趣提高,但这种兴趣是玩乐还是学习有待教师辨认并控制。

六、总结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的新技术与新理论不断涌现,给教学改革带来福音的同时,学校和教师在面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也有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将技术与技术、技术与理论、理论与理论完美结合来服务于实际教学而不迷失方向,这是所有面对新技术冲击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问题。

电子书包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像十年内多媒体技术逐渐丰富了课堂一样成为可能的教学趋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子书包常“叫好不叫座”。教师可能不知如何发挥电子书包的特性而不喧宾夺主,学生可能迷失在泛滥的学习资源与链接中,家长也会担心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发挥电子书包优势,又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消除家长的顾虑。国内有极端观点认为应该用电子书包全面取代传统教学,也有保守观点认为电子书包“华而不实”不应进入课堂。我认为电子书包有优点也有缺点,只要利大于弊就有积极意义。电子书包在课堂容量、师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评价的实时反馈等方面有很大优势,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和创新。

当然电子书包要用得好,我们教师与学生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要花时间精力在探索如何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学生要学会使用电子书包学习而不是把它当成娱乐工具。这需要连同教育决策者在内的所有教育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新事物的产生总伴随着磕磕碰碰和疼痛难忍,希望电子书包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在中國的教育园地中开出自己的一片芬芳。

参考文献:

[1]白盈盈,马德俊,梅海莲.“电子书包”中文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2]顾锦江.电子书包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2012(12)

[3]唐海容.电子书包进课堂利弊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3)

作者简介:

王盈盈(1986~),女,汉族,福建石狮人,中学二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注:课题:2015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名称《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5——117。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发现不明生物
史上“最黑暗”的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电子书包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