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范式

2016-05-14 14:12安传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

安传迎

【摘 要】复杂性范式是埃德加·莫兰提出的一种研究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的新研究方法论,是不同于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的第三种范式。教育作一个复杂系统,其研究范式也必然呈现出向复杂性范式转变的趋向。混合方法研究作为融会贯通地适当兼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论,是复杂性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呈现。

【关键词】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复杂性范式

20世纪末,在后现代主义崛起的同时,复杂性思潮也应时而起。复杂性思想是一种与后现代主义既有交集又有所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人们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维革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教育研究内部范式之争的过程中,混合方法研究应运而生,引领教育研究转向复杂性范式。

一、复杂性范式:科学研究的新方法论

“复杂性范式”这一概念是法国当代著名学者埃德加·莫兰提出的,他在其著作《复杂性思想导论》中对复杂性作出了如下解释:复杂的东西不能被概括为一个解释一切的起主导作用的词,不能被归结为一条复杂性的定律,不能被划归为一个简单地观念;复杂性是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来加以定义的并取代简单性的东西。[1]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不仅是一种新的系统论、一个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而且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的三大理论柱石是:“建立在有序性与无序性统一的基础上的关于能动主体的理论;关于整体与部分相互决定的多中心或无中心的系统的理论;‘把观察者整合到他的观察的自我批评的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理论”。[2]

依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一个研究范式的形成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规范外,还要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共同体和专门的学术机构,并且有固定的出版物。复杂性范式的最终形成是在美国,标志是“1984年5月,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州府圣菲建立了专门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机构——圣菲研

究所,并且出版了专门的杂志《复杂性》”。[3]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式,复杂性范式被人们认为是与实证范式、理解范式分庭抗争的第三种范式,是对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的纠偏。

二、复杂性范式与教育研究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论从其自身的目的、要素、结构、形式等方面,还是从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看,教育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4]实用主义哲学认为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该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因此教育研究可以并且应该采用复杂性范式。长期以来,教育研究领域里一直存在着实证范式与理解范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等方面的对立,复杂性范式实现了教育研究范式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

复杂性范式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方法论,可以运用到具体的各学科中,但在运用中不能简单化地移植,这也是复杂性思想的内在要求。教育研究对复杂性理论的借鉴与吸收,必须做到在把复杂性思想作为思想框架,把复杂性思维作为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把教育研究中还原论与整体论、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理性与非理性等二元对立的倾向恰如其分地融合进复杂性范式,从而以复杂性范式来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

复杂性范式对教育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現是思维方式与研究观念革新。从近代科学确立以来,以还原论和决定论为基础的简单性思维方式一直占据着科学研究和人类思维的主导地位。随着复杂性思想的兴起,复杂性范式要求我们在教育研究中要重视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非平衡性、不可逆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复杂性范式不是复杂性思维取代简单性思维,简单性与复杂性思维的结合启示我们在教育研究中要转变以往观念,要注重整体与局部、实然与应然、理解与实证、行动与思辨、理性与感性等方面的相结合。

三、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范式

复杂性范式对教育研究影响的主要体现就是上个世纪末美国形成了融合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新研究方法论,即混合方法研究。混合方法研究产生于美国,其历史背景是在哲学与研究范式中,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二元对立的争论。受到简单性思维的影响,当时美国学者大多认为同一研究只能使用一种范式进行,属于典型的单一方法论者。随着复杂性思想的兴起,以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对立逐渐制约着教育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同一研究中可以同时使用不同范式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是可以互相借鉴与共同使用的。

美国混合方法研究专家克雷斯维尔认为“混合方法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有着特定的哲学假设和理论立场。作为一种方法论,它的哲学假设指导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在研究过程不同阶段量化和质性方法的混合。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它关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强调在一项研究或一系列研究中混合使用量化与质性方法。”[5]混合方法研究的确立体现着教育研究中人们从简单性思维到复杂性思维的转变。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以研究问题为核心,注重方法的有效性,主张兼用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范式的生动诠释。混合方法研究不是简单地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混合在一起,而是遵循复杂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而二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混合方法研究是本世纪初发展成熟并最终确立的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体现着复杂性认识论、复杂性方法论与复杂性思维与教育研究本身复杂性的完美结合。作为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范式,混合方法研究正方兴未艾,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2]陈一壮.论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的三个理论柱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

[3]陈法宝,赵鹍.教育研究范式的二元思维批判[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

[4]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张东辉.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运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
留守儿童生存环境与教育问题的研究
建设学习型特色学校教育研究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后进生也对你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