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侦探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运用

2016-05-14 09:57罗文平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小说语文

罗文平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一度热播,带动侦探小说类书籍更加畅销,这充分显示出侦探小说所拥有的广大读者群。然而,这类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却很少见,在语文教学中也很少被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一、侦探小说的魅力

从古至今,侦探小说都不乏大批读者,为什么侦探小说能长盛不衰?这和侦探小说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侦探小说大多情节曲折离奇,容易激起读者的猎奇心理。几乎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理,对于新奇的事物,对于没想到或是想不到的内容具有一种探究的心向。侦探小说恰恰最擅长此道,它往往先向读者展示某种结果,而且很清晰地暗示其离奇性,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比如一桩离奇的命案,读者就会好奇:死者是谁?又是谁下的毒手?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命案是怎么侦破的……有了这些疑问,伴随着读者的猜想,种种思绪郁积于心,使他们的好奇心越发强烈,迫使他们赶紧读下去,想尽快解开心中的种种疑团。

其次,侦探小说富有“理趣”,能收获思考的乐趣。侦探小说都是以破案为主要内容的,其间伴随着案件的发生、证据的收集、逻辑的推理、凶手的捕获,最终真相大白。为了增添内容的吸引力,侦探小说的作者一般都会安排纷繁复杂的线索和人物关系,有时让人感觉毫无头绪,有时又让破案工作陷入绝境,有时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形。正因为这种对未知的探求,对结果的难以预测性,更增加了侦探小说的魅力。对于一个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读者来说,阅读侦探小说无异于是一次思维上的探险之旅——经历了疑惑、紧张、苦思冥想、豁然开朗等一系列刺激的思维旅程。读者在阅读中体验了由紧张到释放的过程,这就是一种阅读的愉悦感,也正因为侦探小说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较强烈,所以,它能吸引大批读者。

二、侦探小说对语文教学的价值

语文教学和文学作品密不可分,很多时候,语文教学都要借助文学作品来展开。侦探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而且又是独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必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侦探小说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重要价值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依据,而侦探小说又是文学作品中极富吸引力的部分,所以,侦探小说应该能够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认为,用于教学的文学作品应是雅俗共赏的,既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又要通俗易懂,还不乏趣味性,这样的作品才能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对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起到更大的作用。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完全具备这样的特质:它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在情节上曲折离奇;在语言上生动形象……因而,侦探小说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学生自然会百学不厌。”(朱国忠,《语文教材掺进侦探故事和电子游戏如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继续阅读此类作品,有了课上的知识基础,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用催促,学生自会想方设法找来原著阅读,能做到这点,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侦探小说在教学形式上具有重要价值

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形式应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并主动表达。一般的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来吸引学生的阅读,而侦探小说不只靠情感上的牵引力,而且在思维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时候,思维是先于情感的,在与作品的共鸣感未产生之前,思维活动就开始了。侦探小说恰恰能在阅读初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侦探小说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使教学形式更新奇、有效。比如,设计出一个核心问题,以让学生寻找有关线索的形式展开教学,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有分工,齐头并进。这样,语文教学势必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潜力,让他们有更多体验,并充分地表达、表现自己。无论是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教学都可以渗入侦探小说的元素,使原本枯燥的说教变得有趣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三)侦探小说在思想教育上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是当今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各国政府颇感头疼。经验表明,对青少年加大预防犯罪的教育极为必要而且有效,侦探小说为此提供了最好的案例。侦探小说一般都是以真相大白为结局的,不论多么狡猾的犯罪分子,无论多么复杂的案情,凭着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智慧、先进的技术,侦探们都能使案情水落石出,最终犯罪分子都被绳之以法,正应验了那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学生们在接触这些生动可感的案例时,能真切感受到犯罪是一种可耻行为,最终必会受到惩罚,从而自觉地远离犯罪。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凭空说教没法比的。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侦探小说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效应,比如,个别学生模仿小说中的作案手段实施犯罪。所以,教师在运用侦探小说进行教学时,也应对此有所防备。

三、侦探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侦探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中拥有庞大读者群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有待开发的丰富资源,它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听、说教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刘淼在《当代语文教育学》中提出“以课文作听、说、读、写训练的材料是传统的做法,经过长期探索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一)侦探小说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侦探小说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更大优势,因为它的内容更有吸引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侦探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专心地阅读;投入地阅读,才能产生真切的体验;有了真切的体验,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曹明海在《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中提出:“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照从语言体式到内容思想,又从内容思想到语言体式的过程来进行文章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入眼、入心,否则,阅读文本与学生本人之间没有多大关系,阅读就犹如隔靴搔痒,作用极为有限。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解词句开始,探寻小说中案件的真相。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要以对词句的理解为基础。真相是进入阅读过程的学生都想知道的,利用他们这种强烈的探究心理,教师可以从词句着手,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更深入地做出分析。就像小说中主人公断案的过程,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受过程变成充满期待又惊险、刺激的寻找真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更加主动,发挥出他们更大的潜力。第三,教师可以引导理清情节、把握各种人物关系、深入思考案件的各个环节、学会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会尊重客观的证据和学习百折不挠地求真相的精神。最后,阅读过程也伴随着情感起伏的过程,学生不仅经历紧张、刺激的浅层情感体验,更经历对受害者的同情、对断案者的敬佩、对社会公正的推崇等深层的情感体验。这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了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将吸引他们积极地投入下一次的阅读。

(二)侦探小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教学就是要吸引学生去写作文,并且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使他们会写,进而在养成写作习惯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侦探小说能为作文教学提供很多资源,比如续写片段。小说中有的情节跳跃性较大,可以安排这样的训练,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写出富有个性的内容。小说中有的情节一笔带过,但又有许多想象的空间,也可以安排这样的训练,借着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参与创作,他们将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再比如,改写原著的作文训练。原著情节按某个逻辑顺序发展,有一定的方向性,假如换一种逻辑方式,这个情节又会怎样发展呢?这个未知能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积极思考,用笔写下他们感觉有意思的内容,这其中必会伴随着他们兴奋的情感状态,投入到写作之中,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难得的创作状态,能给学生带去创作的愉悦感,这将是吸引他们继续写作的强大动力。比如写读后感。当学生读完小说,甚至在兴趣的驱使下读了好几遍之后,郁积于心的想法一定也是不得不发。教师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写读后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合理地组织起来、有效地表达出来。学生也由先前对于小说的一睹为快转变为一吐为快。读和写的转换就变得很自然了,这也是语文教师最想达到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取“我向侦探提建议”、对某个人物进行分析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大胆地去写,写得多了,就能养成写作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才有保证。

(三)侦探小说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侦探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强大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当他们饱含期待地读完小说时,必会有许多话要向别人倾诉,教师正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

首先,学生可以围绕侦探断案展开讨论。比如,小说中侦探找到的证据是什么?是如何推理的?结论是否可信……还可对此提出质疑,比如,证据客观吗?推理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严密?有没有更好的破案方式……这些讨论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又能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其次,学生可以围绕情节进行讨论。比如,小说情节的巧妙之处在哪里?能不能使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又合乎情理?假如让学生来写某个片段,他们会怎样安排情节的发展?让学生“节外生枝”,编出更新颖的情节……这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又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第三,还可以组织辩论活动。比如组织几个律师团,分别为某个当事人辩护。他们都要在尊重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有力的证据相互进行辩论。由于其强烈的对抗性,更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在辩论中,需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最后,还可以开展对小说中人物的评析、对作者写作动机的探讨等活动。由此可见,侦探小说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契机。

侦探小说是一座语文教学的“富矿”,它对语文教学的开展有诸多可利用的价值。语文教师有必要加以关注并积极地进行开发,使之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开发区”,而不是“盲区”,这也必将为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语文教育听、说、读、写联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5SC196)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小说语文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倾斜(小说)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