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2016-05-14 02:08郭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兔子香蕉英文

郭慧

英文绘本又称英语图画书( English Picture Book) 或英语童书( English Childrens Book) ,也有的称之为“Big Book”。它是欧美国家的儿童读物,是一种辅以英语文字说明并具有一定情节的读本,融合视觉与语言艺术两种媒介呈现出来的故事。英文绘本多样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可以吸引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儿童的阅读兴趣。其中的图片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弥补其在词汇和语法知识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如何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英文绘本阅读,让他们真正领悟绘本之美,感受绘本之魅?笔者经由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步骤阅读教学法。

望、闻、问、切原是中医用语。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望、闻、问、切是中医必经的步骤。而对于英文绘本教学,亦是如此。

一、望——初入语境,亲近绘本

“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这是医生对病人的初步诊治。用于英文绘本教学呢,这是孩子与绘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方式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这本绘本的学习与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导,找到适合其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的望的角度与突破口。

一是教师在望之前需要给学生输入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英文绘本The little house(《小房子》),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优美的自然景色再对比其受到污染后的惨状,让孩子心声懊恼与遗憾,不由得思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变化呢。二是教师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望”的突破口。可以给学生留有悬念,吸引他们阅读的兴趣,从而忍不住去自主阅读绘本寻找答案。如在教学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饥饿的毛毛虫》)绘本时,可以出示绘本前后瘦小的毛毛虫与吃饱的圆鼓鼓的毛毛虫的图片对比,请孩子猜测一下,它吃了什么好东西养得胖胖的呢?刺激孩子的阅读欲望。也可以让孩子完整地“望”完一本绘本的图片,根据图片猜测绘本的故事情节,借助图片理解绘本中较难的语句的意思。绘本是图文互奏的艺术,让学生根据图片自主猜测出词语的意义,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喜欢上英文绘本阅读。笔者在执教I am a bunny (《我是小兔子》)绘本时,先让学生欣赏了绘本优美的图画。让他们通过小兔子领略到了四季更迭中绚烂的美景:春天百花争艳,蝴蝶绕枝;夏天雨打池塘,青蛙欢唱;秋天落叶纷飞,动物忙收藏;冬天白雪皑皑,小兔熟睡香。也感受到了小兔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怡然自得的可爱样子,他环抱蘑菇躲雨,嘴角露出的狡黠微笑等都让人忍俊不禁。孩子们通过一遍遍的“望”,再结合文字,就基本读懂了小兔子。美丽的图画,又吸引他们进一步去感受其中深藏的魅力。

二、闻——“听”临其境,说出“洋”味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这是医生对病人症状的进一步接触。对于英文绘本的学习来说,这一步骤就非常关键,体验英文绘本原汁原味的地方——听地道的原版语音阅读,或者欣赏英文绘本视频。回顾我们母语的习得过程也是先听说,后读写。不必急于让孩子去看绘本中的文字,看着图片听着原版声音的娓娓道来,便也是一种享受。笔者在执教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我们一起去捉熊》)这一绘本时,先给孩子观看了Michael Rosen对绘本声情并茂的边读边演。孩子们都被他深深吸引住了,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跟着做着动作,附和着Michael Rosen的腔调来说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we a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 What a beautiful day,were not scared. Michael Rosen对绘本的演绎已经深入孩子的内心,通过跟读模仿,地道的语音就被孩子们轻松掌握了。孩子们也对这本绘本非常着迷,一度成为课堂上表演率最高的英文绘本之一。

三、问——启发思考,升华主题

“问”在中医里的解释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以便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诊病人的病情以免耽误了一些顽疾的治疗。对于英文绘本阅读而言,“问”是帮助孩子开启英文绘本深层含义的钥匙。

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绘本时,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然后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仔细品读绘本,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答案。答案常常并不唯一,能够合理地自圆其说,我们就应当尊重孩子们以他们的视角发现绘本的美。有时候一些隐藏的意义,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来点拨,实现绘本主题意义的升华。仍以笔者执教的 I am a bunny (《我是小兔子》)为例。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书里的动物们只有小兔子有衣服穿?充当配角的小动物们,让你领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经过独立思索与小组讨论,发现封底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的小兔子,不就是活泼可爱的自己的真实写照吗?绘本表面是在描述一只小兔子,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活生生可爱的孩童呢!那些貌似陪衬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体会到亲情友情的温暖。鸟妈妈正慈爱地给鸟宝宝们喂食,小鸟伙伴们正一起快乐地嬉戏歌唱。多么美好的自然,多么美好的生活啊,这就是绘本带给我们的享受!

四、切——梳理思路,学会创作

“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深入肌理地体察病人的病情。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英文绘本阅读来说,除了做到前面几步“望”“闻”“问”,还需要进一步让孩子明白,这篇绘本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构图组稿的。明白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绘画脉络,能帮助高年级的孩子更深层次的理解绘本,同时也为他们创作自己的英文绘本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理解到模仿,再一步步放手去创作。

在学习Good night gorilla(《晚安大猩猩》)这一绘本时,绘本的文字非常简短,每页只有大猩猩和动物们说晚安的一句话,而图画里传达的隐性的思路却需要仔细发掘。如书里的红气球,贯穿全书。开始时挂在笼子边上,被小老鼠咬断绳子后,在之后的每一页徐徐向月亮飘去。到最后老鼠对大猩猩说晚安前,就只看到空中的一个小小的红点。再如绘本中的小老鼠与黄色香蕉恐怕就是套在大故事里的小故事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出现在故事里了。第一个画面,小老鼠咬断了坠着气球的香蕉,接着几个画面,他抱着香蕉走到地上,扛起香蕉,拖香蕉……而到了最后一个画面,他已经和大猩猩一起,挤到管理员和他的妻子之间沉睡,香蕉也被吃掉了,香蕉皮丢到了被子上面。香蕉到底被谁吃掉了?这些贯穿全书的小隐线,带给孩子们更多快乐,让他们纷纷惊叹绘本作者的用心。他们也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绘本创作中。在孩子创编的绘本《我妈妈》中,全篇都在不同地方放置了妈妈最爱的红色爱心小包。有时候是展示包的全貌,有时候是露出包的一角,还有的露出包里的东西。这些小细节,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妈妈的性格,也让孩子创编的绘本更具魅力。

“望”“闻”“问”“切”,四个步骤,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一步步取到英文绘本的真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可谓望得其图,闻听其语,问悟其道,切赞其思,妙哉!

猜你喜欢
小兔子香蕉英文
快手香蕉饼
瓶里有香蕉
香蕉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