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宝璋教授辨证施治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病案1例

2016-05-14 10:10董丹丹吴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董丹丹 吴昊

摘要:吉非替尼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乔宝璋教授辨证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效果显著。现将乔教授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病案整理,以飨同道。

关键词:辨证施治;吉非替尼;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05-02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死亡率居所有肿瘤的首位[1]。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作用。吉非替尼常见的副作用是皮疹、乏力、腹泻、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鼻出血。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肺癌属中医“肺积”、“咳嗽”等范畴,因正气亏虚,癌毒内蕴所致。临床应用益气养阴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减少不良反应。乔宝璋教授认为晚期肺癌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后表现为:乏力、口干、口腔溃疡、鼻血、纳差、皮疹、皮肤干燥、舌红、脉细等气阴两虚,热毒内蕴的证候。现将乔宝璋教授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气阴两虚证病案整理如下。

2典型案例

刘某,男,81岁,右肺癌晚期,EGFR阳性,口服吉非替尼治疗。1月后,患者出现疲乏,口干,纳差,腹泻,大便稀。KPS评分20分,PG-SGA评分15分,重度营养不良。患者3日未进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首诊:患者恶液质状态,口干,咳嗽、咳痰,痰黄黏,气喘乏力,两颧泛红,皮肤干燥,睡眠多,舌嫩红,光剥苔,脉细数。诊断:肺积 证属:气阴两虚 治则:益气扶正,养阴活血。方药:生脉散合玉女煎加减。党参20 g 麦冬10 g 五味子10 g 女贞子10 g 牛膝10 g 石膏10 g 知母10 g 熟地黄10 g 黄芪20 g 枸杞子10 g 赤芍10 g 当归10 g 元胡10 g 莪术10 g 甘草6 g。生脉散益气生津,用于久咳肺伤,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使胃热得清,胃气得复。益气滋阴同时配伍黄芪、枸杞子、赤芍、当归、元胡、莪术益气活血。

胃为水谷之海,脾为传化之腑,3日未进食,脾胃运化失司,故调脾胃为要。患者服药5剂,精神转好,始纳食,进流食300 mL;烦热减轻,疲乏稍减轻。

二诊:患者体温38.5℃,咳嗽,痰黏,色黄,口干,舌嫩红,光剥苔,脉细数。诊断:肺积 辩证:气阴两虚兼有肺热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方药:生脉散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减。黄芪30 g,红参10 g,麦冬10 g,北沙参10 g,炙麻黄6 g,苦杏仁10 g,鱼腥草20 g,桔梗10 g,黄芩10 g,神曲10 g,陈皮6 g。芦根15 g。本方以生脉散加麻杏石甘汤,加神曲、陈皮,调理脾胃。

服药5剂,患者热退,咳嗽咳痰减轻,每日进流食500 mL。肺癌晚期证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此诊既清肺热,又兼顾气阴两虚之本,标本兼治,方可奏效。现代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对呼吸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还能抗流感病毒、抗炎、止咳和调节免疫功能[2]。

三诊:患者偶咳嗽咳痰、气喘明显缓解,乏力减轻,睡眠减少,进食流食800 mL。小便正常,大便稀,含未消化食物,4-5次/d,嫩红,苔薄白,脉弦细。此诊减黄芩。加焦山楂10 g,神曲20 g。患者年老体弱,脾胃运化失司,故加山楂、神曲健运脾胃。

四诊:患者无咳嗽咳痰,纳食可,大便稀,尿利,舌淡红,脉弦数。去麦冬,加柴胡12 g,炮姜10 g,白术10 g,神曲10 g,焦山楂10 g。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后腹泻,益气养阴之药有碍脾胃运化。此诊加用温中健脾之药,配合肉桂、细辛等中药贴敷神阙穴止泻。服药5剂,每日贴敷神阙穴,大便质稠,1-2次/日。服药6剂,患者每日进食约1000 mL,乏力明显缓解,无口干,可与家人交流,睡眠减少,KPS评分40分,好转出院。

3讨论

此病案,乔宝璋教授从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方面着手,辨气阴两虚证。一、用方简单,药味精当。所谓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二、用方、选药兼顾脾胃之气,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存得一分胃气,便留一分生机。乔教授从就诊目的、年龄、体质、用药都考虑到脾胃的重要性,受益匪浅。三、体现了中医的独特优势,为中医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对于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现代医学没有特殊的治疗。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Peters S,Adjei AA,Gridelli C et al.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er(NSCLC):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fellow-up.Ann Oncol 2012;23(Suppl7):vii56-vii64.

[2]黄晓洁等.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1):110-114.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