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白萝卜栽培现状及优势品种推荐

2016-05-14 13:42甘彩霞李鹏程邓晓辉袁伟玲崔磊於校青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阳县根肿病白萝卜

甘彩霞 李鹏程 邓晓辉 袁伟玲 崔磊 於校青

特约栏目主持:鲁运江

男,湖北嘉鱼县人,高级农艺师,原咸宁地区(市)管理专家和政府津贴获得者,前后曾任乡农技站长、县土肥站长、县特产局副局长、县蔬菜办副主任兼县蔬菜科研所长、县蔬菜产业协会顾问,县作家协会会员。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省级以上20多种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有10多篇重点论文获全国、省、地(市)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发表科技作品及文学作品百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专著两部,先后获农业部、省、市、县科技成果和丰收计划奖及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多项(次)。事迹录入《嘉鱼县农业局志》、县文明办的《南嘉奇葩》、《南嘉文苑·名人风采》、《嘉鱼名人》、湖北省科技出版社的《燎原集》。

导读:萝卜是我国第二大蔬菜作物,在我国已有2 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资源近2 000份,类型十分丰富。长阳高山白萝卜产业已成为全县高山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全省知名的特色产业,但目前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优势萝卜品种雪单一号、雪单三号。

甘彩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张吴湾43号,430070,

E-mail:gancaixiazhuanye@126.com

李鹏程,湖北长阳高山蔬菜研究所

邓晓辉,袁伟玲,崔磊,於校青,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收稿日期:2016-04-21

萝卜是全国第二大蔬菜作物,我国萝卜年播种面积近10年来一直稳定在120万hm2左右,且萝卜已从秋冬供应的时令菜发展为四季持续供应的周年菜。我国萝卜生产基地分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过百万,已产生大量的萝卜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消费市场遍布城乡,有集市的地方就有萝卜供应。长阳高山白萝卜产业从1997年开始起步发展,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历经了从小面积种植到连片规模经营、从品种单一到多样化、从常规生产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从粗放上市到产品加工销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产品畅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白萝卜产业已成为全县高山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全省知名的特色产业。到2015年,全县5个乡镇、24个村、16 000多户种植白萝卜,基地面积5 336 hm2,年种植面积1万hm2,占全县高山蔬菜面积的30%,产量达40万t,产值7亿多元。

1 长阳县白萝卜标准化生产现状

1.1 长阳县白萝卜栽培模式

长阳县采用垄行覆膜技术栽培。播种前喷洒除草剂及防治地下害虫药剂,施底肥,包沟1 m宽起垄,厢面长7.5 m,覆带孔地膜,双行播种,孔距为40 cm×20 cm。播种后田间正常管理,追施叶面肥2~3次,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及霜霉病、软腐病等,萝卜出苗后重点防治跳甲。清明节(4月4日左右)前后制定全年的播种计划,4月下旬开始播种第一茬萝卜,6月底开始播种第二茬萝卜,或者根据市场行情自4月下旬连续排开播种,最迟播种至7月底。

1.2 优化改善白萝卜生产土壤环境

长阳县是山区县,土地条件差,特别是平地少,多年来高山蔬菜种植品种单一,特别是海拔

1 600 m以上的地区,以十字花科蔬菜种植为主,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调整结构比较困难,加上长期连作和偏施化肥,使得土壤地力、pH值下降,有机质缺乏,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减少。近几年来,通过撒施生石灰,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实行休耕轮作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并且在生产中使用适宜当地主产区生态环境的萝卜新品种,保证生产供应和农民效益。

1.3 加强白萝卜质量安全生产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下,农民生产过程中严把病虫害防治关,选用微毒、低残留农药,并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在招商引资企业和农村生产合作社的统一运作模式下,严把进出库储备关,所有蔬菜从基地采摘、人工清洗、统一包装到统一标识上市,全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在质量监管中,当地县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以火烧坪为重点,各冷库由县质检中心配备农残检测仪,每车必检。以长阳大清江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合作社,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二维码扫描技术,引领辐射带动全县蔬菜生产实行生产建档,产品质量可追溯,质量安全100%监控。

2 主要问题及对策

长阳县高山白萝卜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了全县蔬菜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高山人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长阳火烧坪地区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抗根肿病的品种

根肿病主要侵染和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尤其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作物,包括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花椰菜、茎瘤芥(榨菜)和芜菁等,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2003年,根肿病在长阳县火烧坪暴发并蔓延,到2005年发病面积达到200 hm2,绝收面积3.3 hm2。目前十字花科根肿病是长阳县高山蔬菜产业化及农民增收面临的最大问题,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目前生产上仍然没有完全抗根肿病的品种,生产中亟需选育和引进新的抗根肿病品种,目前从事萝卜抗病育种研究的专家们正在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2.2 白萝卜地下害虫防治难

白萝卜受到地下害虫如萝卜种蝇等啃食和为害后,商品性降低。以前生产中农民习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现在为保证萝卜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下,不允许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这给当地的白萝卜生产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即及时筛选出防治地下害虫的生物农药或者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防治萝卜种蝇等地下害虫,以提高白萝卜商品率,显得迫在眉睫。

2.3 白萝卜种植劳务成本高

白萝卜播种是1穴1粒,不允许有夹苗存在,否则不能正常生长成商品,因而在播种时只有依靠人工,且目前也没有适宜山区白萝卜播种的播种机。据常年统计,以生产667 m2白萝卜为例,从播种至收获需人工20个(起垄3个工、耕地2个工、覆膜2个工、打药7个工、收获6个工),按照长阳当地一个工150元/天计算,整个生产周期用工成本为 3 000元;从播种至收获肥料成本320元、地膜成本150元、农药成本300元,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解决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亟需一系列适合山区单人作业的小型机械。

2.4 鲜食萝卜产量过剩,加工萝卜未形成产业格局

2015年上半年白萝卜市场行情好,667 m2产值在7 000元左右,而8~11月,白萝卜价格仅0.3~

0.4元/kg,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相当一部分产品在田间未采收,生产过剩。目前,长阳县已有华康食品公司等部分企业从事白萝卜的加工生产,但销售市场有限,加工技术也还不完全成熟,不能减轻白萝卜市场鲜销压力。建议当地结合往年市场行情,科学合理安排白萝卜播种期,通过早、中、晚品种搭配,有效避开萝卜上市高峰期,降低白萝卜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同时,做大做强当地的白萝卜加工企业,扩大当地的白萝卜加工产品如腌萝卜、泡萝卜、萝卜干等的销售市场,通过网络宣传、举办各种蔬菜节等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这些产品。

3 优势品种推荐

3.1 雪单一号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中心选育的双单倍体春萝卜新组合。早熟、耐抽薹,长江流域3月中旬以后播种,高山菜区5月中旬以后播种,不易发生先期抽薹。裂叶,叶簇半直立,叶色深绿;肉质根长25~30 cm,横径8~10 cm,品质优,脆嫩多汁,皮色光滑洁白,辣味轻,不易糠心。667 m2产量4 000 kg 左右,商品生育期60天左右。

3.2 雪单三号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中心选育的双单倍体春萝卜新组合。早熟、耐抽薹,抗病抗寒力强。株高35 cm,开展度45 cm×45 cm,裂叶,小叶12对,叶簇平展,叶色深绿;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30 cm,横径8~10 cm,白皮白肉,含水量高,品质好,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商品生育期55~60天。

猜你喜欢
长阳县根肿病白萝卜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采集白萝卜
抗根肿病红菜薹新组合HCR1和HCR2的选育
畜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
广大根肿病发生严重高山地区菜农朋友的福音
如何防治白萝卜裂根病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长阳县举办“英子姐姐”网络助学纪念活动
白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