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2016-05-14 05:41汤妙吉
现代情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摘 要〕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师生需求,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应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服务用户为本,确立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用户个人空间管理、联盟移动学科咨询、多角色交流互动这五个持续发展方向为建设目标,在管理后台、资源云计算处理、联盟咨询、个人移动学科服务客户端四个方面开展面向信息构建与读者体验的研究。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6-0100-03

〔Abstract〕Currently,the discipline service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not fulfill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ervice platform is imperfect.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service platforms of librar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ich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be intelligent-service-oriented for the users.With f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s,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loud collection of discipline resources,the intelligent browsing and retrieval of resources,the management of the personal spaces of users,the mobile discipline advisory of the union and the multi-role interactions,as its construction goals,research target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ders experienc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he backstage management,the cloud computing and processing of resources,the advisory of the union and the personal mobile discipline service client.

〔Key words〕discipline service;university libraries;intelligence platform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向所在单位的各院系、各专业提供的一种深入服务,要求各图书馆配备的学科馆员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内工作人员整体信息素质水平偏低、人员结构复杂、信息服务能力不到位等问题。尽管近些年各家图书馆加大了对高职称与高学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进,在实际运用中仍旧缺乏能满足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高校图书馆单纯靠某一个学科馆员来完成对口学科的服务是不太现实的,学科服务由学科团队来完成是我国图书馆目前开展学科服务最主要方式[1]。不过,这种服务方式也存在着师生对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质量与能力保持怀疑态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用于检索数据的时间跨度长、精力大,投入产出比不协调的问题。

1 国内外学科服务现状

面对学科服务,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已开始建设自己的数据仓库,为研究者提供保存、共享及许可数据资源的设施,以便能够被他人发现及使用。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科研数据的存储库,提供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存档实践,科研人员可以一直控制自己的数据[2];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开发了提供研究、课程和网页导航的学科导航系统,该系统2003年秋季开发出来后,因为受到用户欢迎2008年和2011年分别推出了更新版本;Sub-jectPlus系统则是由伊萨卡学院在LibData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又一开源学科导航系统,从用户自身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出发,为用户更便利的使用图书馆资源而开发的,其设置主要包括保存用户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资源、书目、期刊、数据库等,并可以作为用户自己的资料库而存档。这些国外数据仓库共同的特点为:①合理成为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门户;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私人定制;③从网络导航的单方面服务转向用户信息服务平台化。

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依托CALIS进行专业学科导航服务,部分高校图书馆自行组织并推荐网络或专题特色资源,少部分开发了基于LibGuides的学科资源和服务指南工具。国内高校图书馆对学科服务平台的利用从图书馆数量、学科覆盖面、Guides的创建数量都远远不如国外图书馆。目前只有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图书馆在使用学科服务平台[3]。以上国内学科服务平台各有特点,但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①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整理;②缺少面向用户的导航机制;③平台功能的智能化不高;④咨询功能简单;⑤缺乏跨平台的协作与交流。建设一个智能化的专业学科服务平台成为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优质、高效学科服务的一个快捷途径。

2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应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服务用户为本,确立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用户个人空间管理、联盟移动学科咨询、多角色交流互动这5个持续发展方向做为建设目标。

2.1 学科资源云汇聚

学科服务建立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之上,学科服务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图书馆汇集资源的能力[4]。建立以图书馆资源为中心的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可以协助用户发现与获取有用资源,让图书馆馆藏各类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利用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实现未知的网络资源智能分类、聚类,集成面向学科、面向用户的资源云中心,通过该中心提供学科信息导航、文献之间关联、统一浏览检索和目标信息获取,打造图书馆的云服务。

2.2 智能资源浏览检索

学科信息资源来源广、类型多样、数量庞大,而用户希望图书馆能表现得更智能、更贴心,所以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需要为用户提供统一、规范的检索入口,并行检索本地馆藏资源与网络信息,经过缜密的数据合并、去重和排序等系统处理后,反馈给用户带有逻辑性、有参考意义的检索结果。这样使各种分布和异构资源得到统一揭示和获取,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详尽的在线帮助[5]。在注重检索功能的同时,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发现信息,促进用户信息模糊的情况下平台能智能清晰化需求。

2.3 用户个人空间管理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需要面向移动客户端设计用户个人空间管理系统。用户个人空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空间,经过统一认证后的用户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记录自身研究与学习的轨迹。用户根据自身喜好定制界面、完善个人信息,通过平台的分析功能为图书馆学科馆员提供用户行为规律,从而进行个性化推荐。个人空间管理可以聚合来自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的多个模块,由用户选择定制的内容和信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有针对性的查看,并保存用户在访问平台时的点点滴滴。

2.4 联盟移动学科咨询

一个全新、高效的个性化综合学科咨询服务平台不但需要为用户提供包括传统的E-mail、电子表单、FAQ等异步参考咨询、实时交互咨询服务,还需要积极开辟基于移动设备的实时现代化专业咨询服务。由来自不同联盟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联合提供服务,弥补各个图书馆学科馆员力量的不足,实现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在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后台积累相关知识。

2.5 多角色交流互动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的一切成果都存在于平台之外,是通过用户产生的。所以在Web2.0的理念指导下,学科服务平台要注重用户体验,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之间的双向无障碍交流,用户能自由发表个人知识、观念和疑惑,通过积累交流及反馈,能及时为学科平台提供发展方向。

3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3.1 图书馆智能专业学科服务平台整体构想图

首先数据流图由4种基本的元素组成: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源(数据终点)。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符号如图1所示。

根据上面的目标我们可以对图书馆智能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画出如图2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

3.2 拟采用关键技术

(1)核心存储系统HDFS。面对大量的网络资源、数据库、电子资源等结构不统一、且数据量巨大的特点,拟采用HDFS作为云存储系统。HDFS与传统文件系统相比,在设计上具有能够存储管理PB级数据文件、高效读取整个数据集、运行硬件集群低廉的优势。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只需要根据实际规模投入普通PC机即可。但廉价的商用机也意味着大型集群中出现节点故障情况的概率非常高,这就要求在设计HDFS时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高可用性。为保障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数据的可靠安全,HDFS运行时的NameNode节点和DataNode节点的关系设计可如图3所示。

(2)学科文本分类。文本分类是指在己知主题类别的情况下,为文本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文本指定一个类别[6]。有了类别的划分就可以方便用户查询,通过缩小查找范围提高使用效率。20世纪90年代后基于工程的分类方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首先必须要通过训练,从训练集中学习分类知识,形成分类规则,并根据这个规则将后续的数据分配到其最可能存在的类中。

(3)Spring JDBC。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个基于标准SQL的数据库访问接口,主要用来连接数据库和直接调用SQL命令执行各种SQL语句和存储过程[7]。JDBC相当与Microsoft平台中的ODBC,Spring提供强大的事务处理管理,为操作数据库提供支持,用于设计数据管理层。

(4)Servlet+JSP。Servlet是Java平台上的CGI技术,Java Servlet依靠线程方式支持并发访问,比传统的CGI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它在服务器端运行,用以动态生成Web页面;JSP(Java Server Page)是一种实现普通静态HTML和动态页面输出混合编码的技术,类似Microsoft ASP、PHP等技术。借助分离设计内容和外观表象,JSP可以使Web页面开发划分为两个部分:页面设计人员与程序员。Servlet为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系统设计提供业务逻辑层,JSP提供用户展示层。

(5)Mahout。个性化推荐引擎,为系统提供推荐算法,为系统的自动数据分析以及图书推荐提供支持。

(6)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主要用来设计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

3.3 项目设计

(1)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管理后台建设。分为面向管理员的系统管理、学科服务的门户展示、学科参考咨询的服务管理、信息素养等其他教育管理,具体如图4所示。

(2)资源云计算处理平台建设。包含云存储、数据收集、数据计算、推荐结果,如图5所示。

(3)联盟咨询平台。主要内容涉及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发展,应用开源技术做到学科服务网络化、资源收集建设自动化、数据存储云端化,检索利用个性化。

(4)个人移动学科服务客户端。在这个模块里,需要注重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功能,除了记录用户基本信息外,对于用户操作行为和用户发布留言、评论等方面的信息也需要收集并进行整合,通过这些数据分析用户兴趣、预测用户爱好、设计推送模型,确保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推荐给用户。而推荐的资源可以包括图书馆馆藏相关专业学科新书、学术动态、信息素养资料等各方面。

4 结 论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种面向信息构建与读者体验的平台开发工作[8]。

在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优质化与效率化的情况下重点突出了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用户个人空间管理、联盟移动学科咨询与多角色交流互动,这是一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龙雪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9,(4):30-34.

[2]胡莹许.机构存储库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5.

[3]张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调查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4]兰小媛.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功能需求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2):70-73.

[5]唐振宇.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跨库检索系统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9):1385-1389.

[6]宋丽平.文本分类中特征选择方法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7]Handheld Librarian Ⅲ[EB/OL].http:∥www.handheldlibrarian.org/program-2,2010-09-20.

[8]汤妙吉.信息构建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15,(1):58-64.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