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灵动有效活化教材

2016-05-14 04:31顾磊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司马迁苏教版情趣

顾磊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互动方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创课堂氛围。在优化语文形式中激发情感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问题的。情趣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一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效果,创设最好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苏教版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的战争场面,播放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的情景。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模拟过程,可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二、补文本空白。在还原语文本色中呈现情境

于永正老师说:“凡是把语文课当成纯工具课来教,语文课就缺乏生机活力。学生在机械、琐碎的工具操练中体验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效率极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不少是因为语文课变味了,欠缺真正的学生情感参与,缺少真正入情入境的感悟才产生的。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产生较大的距离时,可以通过“补白”,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激发学习的兴趣。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而文中浓缩成了一句话:“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文简意无穷,学生如何才能领悟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此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悲壮的音乐,屏幕上呈现以下内容:

①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只见……

②在旁人的嘲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他心想……

③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喃喃自语道……

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尽情地表达,这样直观地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直向获得向纵向发展。从学生的观点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那样的丰富,而情感目标在此一环节得到很好的落实。语文教学一定要力求贴近并再现生活情境,展现字词句中所附载的生活印记,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从而学得有滋有味。

三、变学习形式。在创新语文教学中彰显情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人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助于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可见,展现语文情趣,要积极挖掘文本内涵,在教学中以文情“引”生情,以文趣“引”生趣。作为语文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变成学生喜欢的形式出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借助多媒体把《望月》(苏教版第十册)中小外甥的话改成诗歌的形式,左边是书本的格式,右边摇身一变成为诗歌:“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仅仅是改编成童话诗,意境的优美,语言的表现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而为学生所喜欢。

再如,在教学《詹天佑》(苏教版第十一册)时,“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的理解就可以通过学生画示意图和多媒体动画模拟的形式完成。(见下图)

对于居庸关采用的“竖井开凿法”,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人字形线路”的理解辅助以动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火车行进的线路。有趣的动画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声音图像于一体、动静结合的直观教学环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性认识,从而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重点与难点,而学生又记忆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将教材内容转变一下形式,将语言文字改变一下理解的方法,情趣共生,学生才会对语文学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形成真正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灵活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一定会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魅力,让学生享受更多语文学习带来的情趣与快乐。

猜你喜欢
司马迁苏教版情趣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