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理工高校有效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2016-05-14 15:12陆娟
文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工双师英语专业

内容摘要:近年来,由于英语专业毕业生失业率高、招生人数不断缩减等原因,很多地方理工高校的英语专业面临被取缔的威胁。本论文首先研究目前地方理工高校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案和具体措施,旨在使地方理工高校英语专业摆脱生存危机。

关键词:地方理工高校 校企合作 专业细化 双师型教师

一.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外语热潮,从此以后,外语成为国人首选的热门专业。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培养的大量外语人才由于专业缺失,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而面临失业的威胁,因而外语专业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从一个明星行业变成了没落行业。很多地方理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不断转向其它“应用型”、“好就业”的专业,英语专业招生人数年年递减,有的地方理工高校的英语专业面临被取缔的威胁。英语专业要走出困境必须吸取过去三十年里外语教育只重视“语言知识”不重视“专业技能”的失败教训,针对外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研究解决方案。

二.地方性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省外语教育现状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外语专业失业率较高,从2006年以后,英语专业连续8年为麦克斯就业报告中的红牌专业,面临被取缔的威胁。第二,由于专业缺失,外语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外语教育工作,还有一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着与英语毫不相关的工作。第三,由于缺少思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外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薪资较低,职场成就低。事实说明我们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专业技能欠缺

调研走访那些从英语专业转到会计、法律、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调察问卷报告令我门专业英语老师深感英语语专业未来发展将面临重大危机。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学生的所列的理由令人深思:“21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理工科的学生即懂英语,又会计算机,还有自己的专业,而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会英语还是会英语,若不转专业学一技之长就要被社会淘汰。”我们的学生已经深知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自己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技能改革是地方性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处于信息时代的90后非常睿智的知道他们上大学是为什么?他们想学什么?无奈的是英语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没有其发展优势,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就业压力增大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的统计,全省目前已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其中本科院校37所,高职高专院校39所),成人高校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6所,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开有英语专业,直接导致英语人才过剩。高校扩招之后就业压力增大,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尤其是外语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外语系、外语部或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在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十几年前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初期,英语还是最好就业的热门专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十几年之后,英语专业已经成为了没落产业。十年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最差也能在中学谋到一份英语教师的职业,而现在各个中学的英语教师都已趋于饱和,无缝插针,本科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竟然流入了一些社会上的民办英语培训机构。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难找,使得一些学生持一种消极观念,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 因此在迷茫徘徊之后决定转专业。从以上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发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面临困境。

3.英语专业优势淡化

地方理工高校的外语专家都已认识到:英语本身是非技术类专业,它只是一种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工具,而不是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本身处于理工院校,他们深知其他理工学院的学生即懂英语又有自己可以谋生的专业技术,不免迷茫彷徨之后就选择转专业。现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英语专业学生的对手逐渐强大,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力度加大之后,人人都会英语,自然造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危机,使得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比如,同样一篇有关机械学的文章需要翻译,英语专业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孤立的词或词组,查资料、细思索,费上一阵周折,最终翻译完了,但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因为正如古人所说的,隔行如隔山,对于机械学和力学原理知之甚少的人,岂能准确无误的翻译出原文的原汁原味,而对于机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即懂自己的专业又懂英语,翻译不但更得心应手,而且译文质量往往会比英语专业学生的更高,原因是虽然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比较专业,但他们确是机械原理的门外汉,专业发展的细化、精深已经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其它领域的英语文献望尘莫及,可见英语专业在当今这个高速运转、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早已不占优势。

三.解决方案

麦克斯报告指出: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缺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职场需要,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聘不到“招进来就能胜任”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失业人数高居本科热门专业失业榜第三位。英语专业毕业生“无专业特色,无技能特点,无岗位特质”的专业失缺性才是造成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1]。针对这一原因,地方理工高校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应对危机。

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平台基础上,扩展企业平台的培养功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翻译资料、技术参考等,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起到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同时,依托企业平台,进一步进行实践教学技术手段的组合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整合建设。外语专业也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免费为企业提供翻译服务,外事服务,国际贸易商务谈判服务等。一方面,企业可分享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智力支持, 为企业免费培训外语人才,节省培训资金。另一方面,学生可利用此平台开展专业技术知识研学,提高自己的在某一领域里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校企双赢。

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很多高校鼓励广大教师到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取经,或者派送一部分教师走出去进修深造,目的在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的成功保障,高等教育要求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相关行业、相关岗位的实际情况、要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实践经验,了解和掌握本区域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合作,申报和承担横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可聘请合作企业、科研单位具备实践技能高的双师型专业技术人才承担兼职教师,甚至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为专职教师,缩短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多渠道地建设地方性理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3.专业细化

根据职场变化、市场需求,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在大一、大二打好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基础,大三、大四就应该把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注重“专业知识+外语技能+文化素养”一体化培养。例如,外贸英语方向对应开设外贸函电、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等课程;法律英语方向对应开设法庭英语、国际法、法律文书翻译等课程,旅游英语方向应开设导游英语、外宾接待礼仪、酒店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拥有自己真正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而不是除了英语什么都不懂的。在这方面,北上广各高校的体制比较健全,但地方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构建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四.结语

当前,整个高等教育由规模的迅速扩张,逐渐走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专业特色发展为内涵的发展阶段,地方性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应充分考虑地方行业背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素质为培养主线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3]。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136-137.

[2]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78.

[3]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28-123.

(作者介绍:陆娟,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理工双师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卜梅玲、荆忠杰作品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高冷理工也有呆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