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2016-05-14 09:00郭颖梅
经济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摘 要:“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育理念和重要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小组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学习过程。针对传统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西部某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为主线,形成“计划—实施—考察—反思”的四阶段模式的改革系统,最后指出教学改革中存在着“大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有限,整体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改革的外部激励性不强;参与式、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局限,并思考“教学改革常态化与制度化推进教学改革;资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课堂教学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把教学改革行为纳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的角度”等角度,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教学改革 参与式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78-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具有一系列特点:即综合性和交叉性, 实践性和应用性, 科学性和艺术性, 继承性和文化性的统一,与此对应的教学目的有四项:育道德、建观点、传知识、培能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表现出“重教师讲授、轻参与互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重学科教育、轻实务训练”的特点,这与21世纪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创新教学策略,探索参与式、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在高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要义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育理念和重要策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有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历史,这种教学方法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强调人在学习中应该主动参与、平等交流,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结果。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即学生为主体,以共同目标为基础,采取小组(团队)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该策略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缺失,集体交流匮乏,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局限性,更好地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角色也由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控制者”向“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以笔者所在的西部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计划—实施—考察—反思”,具体应用如下:

(一)计划环节

首先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选择《企业经营实务模拟》、《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七门课程为试点,统一教师对“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认知,集体研讨课堂教学中应用参与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难点与重点,并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二)实施环节

1.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1)采用角色扮演与实务模拟教学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以综合性实训课程《企业经营实务模拟》为例,采用角色扮演与实务模拟,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换位思考、身临其境,综合应用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模拟经营企业实务。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队际之间虚拟对抗,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体验经营的成败得失。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为例,在教师课堂讲授基础上,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模拟人员招聘、绩效评价等环节,教师综合点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综合应用以参与为特征的多元教学手段。以专业课《组织行为学》为例,综合应用教师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实践训练、实务模拟、实验游戏、角色扮演、技能(心理)测试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管理技能、职业人格测试部分,学生通过“霍兰德教育与自我探索计划(SDS)、麦尔斯—布瑞格斯人格测评(MBTI)等多项人事测评分析,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度与满意度,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着手职业规划。在“纸塔建设”游戏环节,学生分组完成建塔任务,体会群体互动、团队建设、团队绩效等知识点的应用,并参与评价团队绩效,促进知识内化。

2.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企业经营实务模拟》课程为例,在综合实验之前,要求每组学生编制“六个经营年度的企业经营战略”,学生在制订模拟企业经营规划的过程中,主动熟悉实验规程,复习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实验中,激励学生应用“五力分析模型”、“杜邦分析模型”等财务管理工具分析虚拟企业的财务状况,并辅之于决策。又如,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例,教师在讲授生产管理的“5S现场管理”理论后,鼓励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宿舍环境予以整理,并拍照记录作为课外作业予以评价;激发学生对学校周边社区的零售店铺进行社会调研,提交行业(企业)经营环境分析调研报告。

(三)考察环节

1.教师灵活应用多元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经过2013—2015年的教学实践,对比实施参与式、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前后的教学方法应用统计,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元化,由6种增加至9种,应用频率也显著增加。如表1所示。

多元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在频发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充满趣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及投入,学生由旁观者向参与者、主体的行为转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观察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诊断教学成效。教学改革实施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检核表》、《教师提问观察表》等工具相互观察课堂教学行为,评价并诊断教学成效。其中,经过修编使用的《合作学习检核表》由20道检核项目组成,包括“学习目标、分组形式、合作规则、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团队协同、平等参与等”内容,采用5量表方式用于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运用的《教师提问观察表》设置“提问范围、提问参与率、提问覆盖率、问题类型、停顿方式、反馈方式”等项目,记录教师课堂行为。在基础上,通过师师交流及分享,整体提高教改课程教师团队教学能力。

(四)反思环节

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提供一种自省、反馈机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笔者所在学院在合作式学习、参与式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成果初显。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及局限,梳理如下:

1.大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有限,整体参与度不高。在教学研讨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即使是教师尽力去创造平等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但学生的积极性不均等,整体参与度不高。尤其是校园网覆盖下的高校课堂,速食快餐文化充斥下,大学生们普遍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难以克制对手机资讯的依赖。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大学生难掩学习倦怠情绪,在多门课程课堂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旁观者角色。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交流沟通顺畅,但组际之间的生生互动与互评环节明显不足。

2.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外部激励性不强。在目前的高校普遍盛行的教师科研导向型绩效评价体系下,学校对教师实施教改的激励性不强。教师更多基于自我驱动力、自我实现需求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笔者所在学院的教改项目建设中,由于项目组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普遍繁重,教学研讨的常态性难以保证,教学团队内部的协同性也在一定程度受阻。

3.参与式、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两个主体参与,评价指标是课堂教学通用性指标体系。尚未建立以参与式、合作式为基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行为予以观察并评价,并借此引导激励高校教师探索教学改革。“团队合作、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示范性和推广性仍然受限。

四、结论

梳理总结笔者所在高校实施的“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有三点启示:

首先,构建“计划—实施—考察—反思”的行动系统,通过教学改革常态化、制度化,循环反思,持续改善,才能提升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资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课堂教学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最后,从完善激励机制的角度,只有把教学改革行为纳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促成教师专业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时间,冉源懋.参与式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黄忠敬,方小娟.参与式教学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 白智宏.参与式教学的质量评价[J]教师教育学报,2014(8)

[4] 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1)

[5] 李峻.参与式教学透视与反省[J].教育科学研究,2005(12)

[6]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6)

[7] 李辽宁.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风险与管理[J].管理世界,2012(5)

[8] 曹云明.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大学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作者简介:郭颖梅(1972—),云南禄丰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