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首倡“振兴中华”

2016-05-14 12:36何俊华
文史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现实意义孙中山

何俊华

摘 要:1894年,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发展到极点的历史时刻,孙中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团体——兴中会,并在《兴中会章程》中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孙中山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今天,“振兴中华”的口号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振兴中华;兴中会;现实意义

“振兴中华”,是20世纪最为响彻中华大地的口号,也是所有华人心目中的理想。而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就是孙中山先生。他不仅提出了这个口号,将它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而且为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努力。

一、提出“振兴中华”的背景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一个贫困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孙中山在9岁时进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1879年后,他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尤其是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孙中山曾打算走改良之路,但是,1894年去北京上书李鸿章的失败,给孙中山以很大的刺激,使孙中山深刻地认识到李鸿章之流的贪鄙。其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0月攻陷了辽东半岛。严重的民族危机再次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严酷的现实消除了孙中山对清朝政府中某些人物的幻想,进一步激发了他的革命意志,“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1] 为此,孙中山决然采取革命的方式,以“强迫”手段对抗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并未立即返回广州,而是在北京、天津等地“窥清廷之虚实”,考察政治形势。其结论是:当时的社会思想状况为“同志之人,所在而是,其上等社会,多不满意于军界,盖海陆军人腐败贪黩,养成积习,外患既逼,则一败涂地矣。因此人民怨望之心愈推愈远,愈积愈深,多有慷慨自矢,徐图所以倾覆而变更之者。”[2] 1894年10月下旬,孙中山从上海出国,经日本赴檀香山,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拟向旧日亲友集资回国,实行反清复汉之义举。”[3]

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热望,充满于孙中山的心胸。为了尽快组建革命团体,孙中山在侨胞中进行了紧张的宣传和鼓动。当时的檀香山约有两万多华侨,他们在他乡异域的屈辱遭际,特别是美国统治阶级在19世纪80年代煽起的排斥华工暴行,使他们失望和不满于清政府的庸懦无能,只是无可奈何。在这种背景下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终在檀香山华侨中获得第一批支持者。其中有商人、职员和工人,有些人自此成了毕生追随孙中山的忠实革命者。甚至连孙中山的哥哥孙眉——这位当年强烈反对孙中山说清政府坏话的人,也被弟弟的反清政治理论折服,更被弟弟炽热的救国之心而感动,准备拨产变卖,为革命资助部分活动经费。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使整个民族的生存危机发展到了极点。正是在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孙中山振臂而呼,用整个生命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那长夜漫漫,风雨如晦的黑暗年代里,它如啼鸣的雄鸡,唤醒着国人。

二、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早见于孙中山起草的《檀香山兴中会章程》。

1894年11月24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的火奴鲁鲁建立。由孙中山起草的《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强烈谴责了清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章程》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掲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指出当时的险恶局势: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章程》进而规定兴中会的宗旨是:

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4]

此外,《章程》还就经费、组织机构、议事制度以及吸收新会员等问题作出了九条规定。

翌年2月21日,“振兴中华”的口号又写入了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基础上修改的《香港兴中会章程》中:“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华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5]

这年3月1日,孙中山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有过一次谈话。孙中山一语破的,点出了“振兴中华”乃是他所领导的革命政党——兴中会的思想主旨:“其党称‘兴中会,即振兴中国之会。”[6]

孙中山之所以提出“振兴中华”为奋斗目标,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救亡图存的险要局势。只有“振兴中华”,才能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只有“振兴中华”,才能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只有“振兴中华”,才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所创建的兴中会,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中国传统的会党形式所发展的反对清政府的第一个革命组织。它是从改良中国社会的屡次失败中首先觉醒的民间组织,是反对腐败的清政府,志在推翻封建制度、创立合众政府的力量之集聚处。它使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再也不是散乱而无组织的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入会誓词。它第一次向中国人民表露了推翻清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

从此以后,振兴中华、经济腾飞、学习西方、后来居上等词汇,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宏大理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则成为孙中山毕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孙中山对“振兴中华”的实践

推翻清朝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悬之十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至兴中会成立才第一次作为革命纲领而正式提出来。虽然那时孙中山等人对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尚缺乏真切具体的了解,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还不曾做过深入的研究,在中国如何具体实现像美国那样的共和制度更是没有任何实际的思想准备;但是,这一政治目标的提出,却是一个鲜明的标志:它把兴中会同历来一切起义造反的组织区别开来。兴中会对旧制度不是简单的取而代之主义者,他们是一个新生阶级的代表。他们所要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因此,兴中会理所当然地被视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团体。

兴中会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力量轰开了中国长久关闭的大门,中国曾引以为豪的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了。中国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倾销商品的市场和生产加工所需的廉价劳动力的市场。对外国列强的剥削和掠夺,中国人民忍无可忍,但暂时还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腐败的清政府却屈膝求和,丧权辱国。因此,只有起来革命,推翻这个腐败的制度和政府,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代表了中国民众的心声。

兴中会一成立,孙中山就把武装夺取政权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这是很可贵的思想,而且也完全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的迫切需要。孙中山联络广东各地的会党、绿林和防营,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半年多的准备,预定于重阳节(1895年10月26日)举行起义,夺取广州为根据地。可是,在起义前夕,因内部步调参差,消息泄露,参加起义的群众有70余人被捕,陆皓东等英勇牺牲。

广州起义,虽带有单纯军事冒险的性质而未能成功,但这次革命吓破了清政府的胆。他们疯狂地捉拿革命党人,并悬重赏白银1000两以缉拿孙中山。许多同志都劝孙中山赶快离开广东,他镇定地说:“同志们都不怕死,我怎能临阵脱逃!”[7] 他冒着生命危险,遣散了前来参加起义的队伍,销毁了革命机关的各种机密文件后,才在一个月黑的夜晚,乘轮船逃出广州,前往日本。

到日本后,孙中山又在横滨建立了兴中会,接着前往美、英等国宣传革命及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在欧美接触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亲眼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同时还受到工人运动的影响,使他的民主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以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坚持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孙中山派郑士良等人前往广东惠州,联络会党以谋再度起义。孙中山本人则亲往香港,准备潜入内地领导起义。他抵港后却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监视,不得登岸,于是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拟由台湾潜渡内地。

1900年10月,郑士良率会党600余人在惠州起义,连败清军,起义军迅速扩大到2万多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厦门方向进军。日本帝国主义者唯恐孙中山在台湾的活动危及它的殖民统治,禁止军火出口,破坏孙中山自海外接济起义的计划。起义军血战半月之余,弹尽粮绝,被迫解散。

兴中会领导的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逐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至此,孙中山不仅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将振兴中华付诸自己的革命行动。孙中山把民族危亡的忧患意识与民族复兴的自信意识融为一体。为振兴中华,他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振兴中华,他出以公心,不计个人荣辱、进退;为振兴中华,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事业。

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无数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的口号所激励,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今天,“振兴中华”的口号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孙中山:《伦敦被难记》,《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页,第52页。

[3]冯自由:《革命逸史》,金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4][5]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第22页。

[6]孙中山:《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的谈话》,《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7]参见李殿元:《共和之梦——孙中山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作者: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现实意义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浅析中国梦的嬗变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