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合家欢”背后,是丰富的价值观

2016-05-14 08:55丁黎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迪斯尼朱迪乌托邦

丁黎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动画电影能像《疯狂动物城》这样横扫“全龄段”了:60后、70后们从中看出了隐喻和批判,80后、90后们从中看到了梦想和爱情,而作为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小学生和幼童们更是理所当然的从精美的画面和跌宕的剧情中得到了欢乐——这一点,即使是当年直接用“老年题材”来大打全龄牌的皮克斯动画《飞屋历险记》也望尘莫及。是的,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探讨何以我们的“喜羊羊”“赛尔号”只能让陪着孩子看电影的年轻父母宁愿刷手机也不想抬头看看大屏幕,但转眼“喜羊羊”的十二生肖大电影已经从“牛气从天”热播到了“羊年喜羊羊”,国产动画被长期诟病的幼稚、粗糙以及思想单薄却仍然难以有所突破——这一点,甚至从为国外动画片择定译名统统冠以“总动员”系列就能看出些许,而这次的“疯狂动物城”的译名也是在网络上被广泛吐槽。

这部动画电影的原名“Zootopia”可谓十分巧妙,它是动物园“zoo”和乌托邦“utopia”两个词拼成的,这是个动物群居的乌托邦,但实际上它又有很多的矛盾使之不能成为真正的乌托邦,所以用了“zootopia”这个可以多重解读的词无疑是创作者用了心的。而“疯狂动物城”一下子就消减了这种“神来之笔”,以至于被广大网友吐槽“即使担心《动物乌托邦》的叫法孩子们不能理解,那叫《动物理想城》也是极好的呀——再说了,难道“总动员”什么的孩子们就很好理解么?”

当然,译名之争还只是浅表,为什么国产动画只能糊弄低幼儿童而迪斯尼却可以从“米老鼠时代”就满足全家族全龄段的审美需求,这与作品是否体现了参差却多态的生活本质、传递了丰富和积极的价值观大有干系。

参差多态乃真实世界的本源

“《疯狂动物城》的开局,老实说我是带着厌烦看下去的。”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及影评撰稿人,皮克溪对作品的选择无疑是挑剔的,“美式文化里‘Anyone could be anything是一锅太常出现的鸡汤,是永远安全不出错的主题。最讨厌的是,熬汤者常常铺垫一堆看起来难以逾越的艰难困苦,你兴致勃勃要看主角到底怎么克服,主角却像开了外挂,一下子就闯关成功了。就像兔子朱迪在警校,明明打不过犀牛大象,镜头一转,突然又打过了。除了因为剧情需要,我想不出其他解释。”但看完全片,皮克溪的观感发生了变化——《疯狂动物城》没有解释兔子怎么能做到警校第一,但这不重要,因为这不是一部朱迪奋斗史;别的电影拍了一整部的内容,它用10分钟讲完了。重要的是,整部电影突出了对“偏见”的关注,并把它呈几何倍数放大,无数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构成了本片主题——参差多态乃真实世界的本源。

“Zootopia”是动物园“zoo”和乌托邦“utopia”两个词拼成的。“乌托邦”一词的来源是托马斯·摩尔在1516年发表的《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这里所谓完全的国家制度,本质是消除差异,消除不确定因素。任何模样的乌托邦,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浪漫主义,倡导极端理性主义,比如柏拉图会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于是,后世与乌托邦有关的作品,常常成为描述惨淡阴霾未来的反乌托邦。《疯狂动物城》不想走上反乌托邦的路,它在描述差异上下足了功夫,这一点电影开篇时就通过乡下小兔子朱迪第一次来到摩登大都市时那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进行了表现:在这个汇聚了各种动物的交通枢纽里,长颈鹿可以通过长长高高的管道从超迷你的鼹鼠果汁店买到饮料;水生动物比如河马可以从水路上班但到达出口就会有自动吹干装置使他们得以西装笔挺地继续拎着公文包干爽出行;火车门一开大中小型动物会从大中小三个门分别出站,而这列贯穿了整个动物大都市的列车也没有忘记为长颈鹿提供高出一大截的拥有透明天顶的专门车厢……迪斯尼甚至请来真正的汽车设计大师J Mays,为身体差异巨大的驼鹿、大象、老鼠等设计看起来真能使用的汽车。

而在迪斯尼打造的这个主题宏大且细节丰富的乌托邦式世界中,这些性格迥异、特征明显的动物们是以真实的比例呈现的——据导演霍华德介绍,影片制作团队花了18个月真正地深入野生动物国度开展调研,跋涉9000英里前往非洲肯尼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动物个性与行为的深度发掘。最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体形微小的各类老鼠、稍大一点儿的兔子、狐狸、水獭,以及硕大的犀牛、大象等50种不同体形的动物强行同框,最重要的是:它们都维持了真实的尺寸比例出镜。这并非是细节上的炫技——尽管技术上做到如此已是值得瞩目——但在看起来和谐融洽包容感极强的动物乌托邦里,毫无疑问,这样真实体型比例的设定也在隐喻着影片所指涉的“人的世界”。于是,在这些看似萌萌的差异背后,有着深深的偏见:狐狸是狡猾而不可信任的,兔子是弱小的——所以兔子可以说兔子可爱,别的动物不能说兔子可爱……政客会操弄偏见,制造恐惧;而面对恐惧,即使一直坚持偏见不可信的朱迪,也会本能地把手伸向防狐喷雾。这些都与美国现实里的种族问题相互印证,因而也特别能引发思考和话题——这是动画电影里少见的“野心”。

“美国梦”才是影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迪斯尼的一档动画,《疯狂动物城》的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一只来自小城市的兔子姑娘,为了童年的警察梦想,来到了象征自由和平融合的zootopia,开启寻梦之旅。唔,这个剧本再熟悉不过了,小镇青年为了梦想步入大城市,一无所有,唯独坚信“anybody could be anything”。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动画电影,在美国影评界却收获了“皮克斯也拍不出来的动画”的巨大褒奖——迪斯尼动画工作室一直被同门的皮克斯工作室力压一头,这次终于出了一口气——去年凭借《头脑特工队》《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和收购卢卡斯影业后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连续第二年在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中,高居票房收入榜的第一位的迪斯尼,在开年第一部动画作品无疑将再次创造纪录。

一部“追梦系”动画片如何能取得这样的舆论成绩,说到底,孩子们可能会被精致的画面和反转的剧情吸引,但成人们却无疑被它充满隐喻的内核触动,简单来说,影片的主题曲兼动物城的最高理念“Anyone can be anything”,根本就是《独立宣言》中“All mem are created equal”的变体。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动物城的魅力和引力,与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所定义的“美国梦”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和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这样一种正确的打开方式下,动物乌托邦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在这个动物群集唯独“人不在场”的故事里,其实每一只动物都扮演着人的角色。兔子朱迪之所以插手失踪案件,是因为她不甘心做交通协管的平庸工作;但是当她成为这座城市的英雄时,她才发现自己其实搞砸了一切。身为“幕后黑手”的绵羊副市长,绞尽脑汁要为动物城树立一个“食草动物”的英雄,她以为上进而又积极的兔子朱迪会毫不犹豫的接受这份“重任”,却算错了这只兔子的本性:她只是想加入这座理想中的城市,并没有任何动力去改变这座城市。而让草食动物凌驾于肉食动物之上的反派阴谋,则与《动物庄园》里“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的黑色幽默遥相呼应。动物城丝毫没有康帕内拉和莫里斯笔下那种扁平化、公有化的乌托邦结构,其反差之处更像是《美丽新世界》的设想:所有幸福都是被安排好的。因此,“蒙冤”的狮子市长也有着一张典型的政客面目:他囚禁那些失控的肉食动物,目的只是保住地位以及避免引起公众恐慌。只是,这种心思过于好猜,才有羊副市长的精巧策划,一步一步的制造对立,把狮子和其他肉食动物推下深渊。而身为“坏蛋”的羊副市长,则有着长期不被重视与尊重的职业生涯,她明白自己之所以被委以副市长的高位,只是因为狮子市长想要争取草食动物的选票罢了。一切都逼真得栩栩如生。

而《疯狂动物城》的最大优点在于:观众其实毋须了解上面赘述的那些隐喻和背景,在抽离这些彩蛋式的文化景观和寓教于乐之后,这部电影的流畅度和出彩度依然逼近满分,足够感染全年龄段的受众。

至少也是一部青春励志片

其实,抽离那些政治的隐喻,即使把《疯狂动物城》当成一个单纯的“小镇少女进城实现梦想”的逆袭故事,它也不失为一部献给年轻人的成长箴言——即使它只有各种毛茸茸的小动物,但内核里传递出的真诚和深刻,仍然能秒杀近几年几乎全部的国产“青春励志片”。

你看,乡下兔子朱迪从小面临两种生活:听从保守本分的父母,安安稳稳生活在小镇;或者遵从内心,打破“兔子当不了警察”的成见,实现梦想,到大城市穿上制服除暴安良。看到这里,许多年轻人就已经开始自行带入了——这不正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现实选择么,面包和梦想,该怎么选?

而朱迪无疑选择了后者,她渴望“离开”,不愿像一般兔子一样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愿像父母一样循规蹈矩。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看似进入了万象更新的新世界,只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朱迪到了动物城却处处遇到刁难和困境。忙碌一天,朱迪和父母打电话,心里失落,仍强忍着说自己很好,这个泪点一下子戳中了很多在异地打拼的年轻人——一天到晚受累,回来面对爸妈的电话还要说自己很好,只报喜不报忧,简直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这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成年人心中“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共鸣——父母又何尝不是始终挂心于远行的游子呢。

用自己的努力、以优等学员身份毕业的朱迪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大都市“动物城”,当她信心十足地进入警局准备大展拳脚时,却遭到了水牛局长的无视。这一段引发很多职场人的共鸣,有影迷称,“在你真正做成一件事之前,存在感是一种可以被人随意践踏的东西。刚入职场,被上级轻视,被同事使唤,这对于在异地追求梦想的你一定不会陌生”。不过,朱迪有一颗自信、乐观的心,第一天被无视,第二天朱迪又兴高采烈去上班,尽职尽责做着交通协警的工作。

朱迪小时候,被当地的狐狸进行言语侮辱和肢体伤害,说她“你就是一只应该种胡萝卜的蠢兔子”,还在她脸上划了三道伤疤。但朱迪始终不放弃当警察的梦想,更是克服了儿时的阴影、消除了对狐狸的偏见,最终得到了狐狸尼克的真心相助,取得了职业生涯的重要成就。这一点,很多观众也表示收益颇多——年龄越大越容易屈服现实、迷信经验、被偏见蒙蔽,小兔子让人找到了一颗初心。而片中狐狸到冷饮店买巨无霸冰棍时,店员大象不愿意卖给他,于是小狐狸采用卖萌的手段企图软化店员也让不少观众笑着表示受教——也许这对要强的你来说并不容易,但偶尔的卖萌和服软是项生存技巧,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电影中的牦牛也让观众印象深刻,牦牛记忆力惊人,在面对朱迪警官的询问时,可以把所有细节还原得没有任何疏漏,不过牦牛一直以为大象的记忆力很好,然而其实大象一无所知。有影迷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看不到自己的天赋,却一味去崇拜羡慕别人,“我们的眼里装满了别人的幸运,自己的天赋又装在他人眼里。用一句剧中的台词送给大家吧,每个人都想脱胎换骨,但最后都会成为你自己。所以相信自己”。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和共鸣的部分当然是兔子和狐狸的友情。片中,朱迪能够实现梦想,在职业上获得大家的认可,她的朋友狐狸尼克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初相遇时,狐狸智商碾压兔子,随意调戏、击碎了兔子匡扶正义的警察梦。不过很快朱迪用录音笔录下狐狸逃税的自白,以控制狐狸获得帮助。即便双方陷入了你追我赶互相控制对方的游戏里,但逐渐开始相互信任。这源自于双方相互敞开心扉。狐狸讲述起童年的悲惨往事,被童子军里的小伙伴欺负嘲笑,朱迪安慰狐狸,“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而当朱迪说起在大城市坚持的苦楚,狐狸则给她心理建设“别让别人看见你的眼泪”。狐狸和兔子进入心灵层面,彼此交付真心,软肋贴着软肋。有影迷感慨,在长大成人过程中,人的心灵就是不断收起软肋,装上盔甲的过程。然而每颗封闭的心都曾对世界免费开放,所有的防御姿势都曾是展臂拥抱。

构建和谐社会的范本?看外媒怎么评论《疯狂动物城》

相比于观众们众口一词的称赞,美国各大媒体和知名影评人对《疯狂动物城》的看法却大相径庭。尤其是在本片究竟有没有透过一个动物王国体现“社会责任”和探讨“种族偏见”这个问题上,各家观点出现分歧。

《卫报》:迪斯尼用毛茸茸的童话寓言对种族偏见进行了直面攻击。《疯狂动物城》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和平共处的理想世界,被兔子警察朱迪一条不经意的评论打乱了微妙的平衡,一瞬间世界变成了和我们当下如出一辙的、在媒体导控下的充满种族间偏见和愤恨的社会现状。这部影片刻画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的对立统一,极简化又极精准地折射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争议。从典型的右派保守言论到极左的过激化忧虑,《疯狂动物城》虽是指向儿童观众的动画影片,但是它同时挑起了其他动画影片几乎从未涉及的重要社会议题。它不仅是能让孩子边笑边学到一些东西的电影,也是能够让陪着孩子去看的成人有所思考的电影。

The Wrap网站:让《疯狂动物城》格外出众的不是它充满动作和幽默的故事,更是它所涉及的严肃社会问题。《疯狂动物城》不同于迪斯尼其他很多电影的地方在于,几乎是第一次的,我们在兔子朱迪这一段充满欢笑的冒险旅程之中,感受到了迪斯尼对于当今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这部影片的主题非常直白,直接瞄准种族多元和种族偏见的议题。而当这些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议题的时候,迪斯尼的这部电影可以说上映得恰到好处。主人公兔子打破了大众对于“兔子可爱”的类型化, 而狐狸打破了对于“狐狸狡猾”的普遍化概论。这对兔子狐狸的必然的浪漫关系,预示了排除种族偏见之后人与人的心灵将更加靠近。

另外,本片反复强调的“尝试一切”,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了《疯狂动物城》对于种族偏见问题所提出的积极应对的态度,以及对其解决或改良的乐观期望。

Indie Wire网站:迪斯尼凭一部同伴冒险喜剧完美抓到了种族多元化问题的根本。迪斯尼在继《冰雪奇缘》和《超能陆战队》两摘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之后,恐怕又要凭《疯狂动物城》再下一城。而《疯狂动物城》比之其他迪斯尼电影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它通过一个幻想出来的人型动物世界探讨了不同种族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因而一下子抓到了种族多元话的根本。正如导演拜伦·霍华德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我们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把电影的政治观放在考虑范畴之内。之所以影片变成后来这样关于不同动物种类之间关系的描摹,是因为我们发现动物界90%是被捕食者而只有10%是捕食者。这一点非常有趣,是它让电影开始走向现在的这个方向。”

《综艺》:《疯狂动物城》并非关乎种族平等问题,而是男女平等。当兔子朱迪说着“兔子和兔子之间说对方‘可爱没问题,但是别的动物说兔子‘可爱就有问题了”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疯狂动物城》的确是在谈论着种族问题,但是全片看下来你才会发现,其实它的落点更加着重在性别问题上,而非种族。

兔子朱迪不被当做正规警察看待,因为她是女性。绵羊副市长被狮子市长当作秘书用,也是因为她是女性。朱迪和羊副市长在影片一开始就同病相怜立刻形成的联盟关系,归根结底也是落脚在对于男女性别平等问题的讨论之上。

《纽约时报》:这是一部励志梦想片,恰好提到了几句种族话题而已。主人公兔子朱迪的爸爸在《疯狂动物城》一开始说道:“如果你不尝试任何新的东西,那你就永远不会失败。”这句话一下子就表明了迪斯尼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它把我们惯有的教给孩子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态度给逆反过来了。虽然之后朱迪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错误,但是这句台词的重要性在于,它表明了这部电影的立场——这是一部不那么传统、不那么落俗的正能量梦想片。

通过《疯狂动物城》呈现的狐兔情侣的精彩冒险之旅,这部电影的落脚点显然仍落在追梦之上,而非人们所说的种族话题。但不得不承认,其中星星点点几次以动物界笑话映射人类社会种族问题的段子的确是给影片整体的幽默感又加了几分。

猜你喜欢
迪斯尼朱迪乌托邦
爱的请求
疯狂动物城
乌托邦
嘿,闪电先生,能快点吗?
音乐迪斯尼
音乐迪斯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