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政策法规视角下西藏大学高校管理的分析研究

2016-05-14 00:35蔡佳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政策西藏大学管理

蔡佳佳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的规定,使得高校管理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一直以来,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在西藏自治与全国联合援藏的双重发展契机下,西藏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教育政策法规的角度出发,以西藏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西藏高校管理的现状,并在推动高校发展的宗旨下,提出一些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法规;西藏大学;管理

1 西藏大校管理现状

1.1 教师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与效果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西藏大校对于教师的培训包括在职进修与高校访学。对于在职进修进修人员的选派,西藏大校规定了一系列要求。在“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总原则下,注重选拔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兼顾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选派进修教师之余,西藏大学也会时常安排任课教师赴内地进行访学交流,学习内地的成功经验。

此外,作为对口支援的省份,每年有大量的援藏教师赴西藏大学任教。自2002年高等教育援藏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援藏工作已开展了近14年。组建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海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

1.2 学生

学生作为高校的培养对象,是学校的流动明信片。在学生培养方面,西藏大学坚持“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培养目标,开放特色专业,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西藏也积极谋求与内地高校的联合,推出“1+2+1”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访学制度等。在立足西藏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内地高校的资源优势,联合培养学生。

针对学生就业,政府推出了就业援藏的政策。西藏大学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加大工作砝码,在学生毕业前,进行职业生涯培训、开展大学生创业比赛。同时,积极开展毕业生实习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1.3 高校行政人员

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出台了一些列的教育援藏政策。具体到高校工作人员而言,建立了内地高等学校西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现智力援藏与教育援藏同时并进。西藏大学的在职工作人员,工作有着较大的自由空间,在职人数也相对较少。相对内地大学的工作人员而言,有着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工作强度也少很多。西藏大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较为宽松,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较为模糊,职责范围不够明确。

2 西藏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师能力与学历不匹配

发展至今,西藏大学教师在职称方面,拥有副高职称者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学历结构方面,拥有高学历比重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改变都显示出西藏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持续提高。而与此同时,学历职称的提高并不一定能证明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西藏大学教师存在着忽视对学生的教育而利用政策之便脱产到内地高校进行进修的现象。导致教师的学历提高速度显著,而教学能力增长缓慢。

2.2 学生缺乏进取动力

西藏大学的学生以藏族和汉族为主体,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来西藏大学就学的学生普遍抱着“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不用那么努力学习“的想法,甚至有学生认为多读书无益,反而是浪费时间。这种想法与一直以来国家对西藏各方面的照顾政策息息相关,相对安逸的环境让学生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导致即使国家给予了很多升造的机会,而实际利用机会提升自己的人数少之又少。

2.3 高校行政人员“插手”教学任务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管理实行的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每一所高校都是一定的级别,高校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级别和爵位。究其本质来说,大学的管理仿照政府管理模式,大学几乎成了一级政府。下设机构繁多、办事效率低下、办学成本增大,政府化管理模式严重地统治着高校。具体而言,西藏大学的行政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存在着少数工作人员给自己安排授课的现象,利用上课的可是,自己给自己发课时费。

3 西藏大学高校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教师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相关政策

针对西藏大学教师能力与学历不匹配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结合相关进修政策,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学的软件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政策规定,避免出现忽视教学任务与假借进修之名行自身之便的现象。

3.2 加强学生思想管理,发挥政策优势

西藏大学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对学业不够重视现象,显示学生思想管理的重要性。为此,西藏大学应在给学生授课之余,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鼓励学生树立不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的人生价值目标。与此同时,在制定与执行学生培养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优化相关规定,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好充分利用到政策的优势作用。

3.3 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明确职责范围

西藏大学的行政工作人员出现的过度行政化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工作职责的定位不足,导致出现了行为上的偏差。为此,因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选派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或进修。同时,工作人员授课收费现象也反映了不满足于现有工资的倾向。为此,可以是当地调整现有的工资制度。通过岗位培训和工资提升政策措施,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知和生活条件,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越权行为。

4 小结

西藏作为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高等教育既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也有着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西藏大学是西藏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对西藏大学管理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教育政策法规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西藏大学现阶段的管理现状,从教师、学生与高校行政工作人员三个方面入手。并根据存在的管理问题,从政策法规视角出发,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藏大字[2004]107号.西藏大学教职工进修学习(学历提高)暂行规定[Z].2004.

[2]杨富.高等教育援藏十年回顾与展望[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17-120.

[3]王琼,娄源冰,刘旭明.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特性分析与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0-155.

[4]肖铖,谢伟民.教育援藏的制度建构逻辑及其启示——以西藏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体系为研究对象[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43-149.

[5]李玉华.和平解放以来教育援藏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6]廖江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1):98-100.

猜你喜欢
教育政策西藏大学管理
西藏大学2022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