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探究

2016-05-14 01:31张伟崔希民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实效性

张伟 崔希民

摘 要 文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高校主要领导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探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内容的影响,教育方法的影响,教育对象的影响,教育者的影响,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机制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我们从宏观角度探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具体如下:

1 高校主要领导应转变观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提供最坚实的后盾。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生活动等等,要开展这些活动都需要经费支持。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会使经费得到保障,活动就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能逐渐体现出来。如果高校的主要领导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嘴里说说或是在工作计划中大略的提提,未能落到实处,把大量的时间和经费都投入到“形象工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没办法体现的。试想,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步入工作岗位不是做错事就是做坏事,甚至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形象工程”搞得再好又有何用呢?所以,高校主要领导应转变观念,从注重“外在”转为加强“内涵”,以育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万万不可忽视。

2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原则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贴近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其感兴趣、长知识、会运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实效。否则,学生不愿听,当然记不住,更别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也就不存在了。

2.1 教学内容改革

这是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只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成为他们感兴趣的部分,才能吸引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教材中理论性的内容,增加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2.2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有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还要有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学生比较认可的多为专题讲座式和项目任务式,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已经不可取。其中,专题讲座式比较适合本科院校学生,而项目任务式比较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应尽可能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要用事实说话,不要一味的说教。在教学手段上,应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丰富多彩。

2.3 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在各个高校,除了专门学习思想政治相关专业之外,其他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均被定位为考查课,主要通过期末一张卷和平时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去考核学生,评定其成绩。这与学生的思想觉悟、品德操行、社会实践等完全脱节,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发挥不出实效。所以,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考核方式,使最终的成绩不要局限于知识的考核,而是注重品德、行为上的考核,比如学生是否诚信友善、做了多少好事、参加了多少公益活动等等。

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只把当成是高校党委的任务,有的只把它当成是团委的任务,还有的只把它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的任务。实则,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组织、部门、个人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但在师资方面,应注意以下两点:

3.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的引进主要是通过公开招聘和聘请客座教授两种方式来实现。招聘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不一定要学历、学位有多高,但一定要品行兼优、业务水平高。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能够让学生佩服,方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聘请客座教授除了需要经费外,一般不存在其他问题。

高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进行业务水平、廉政教育、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师德教育和养成。培训的地点选在校内校外均可,方式可以是集中学习讨论、讲座或参观等。

3.2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的辅导员除了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的人员,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或开展学生活动等方式言传身教,起到身先垂范的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而不少高校辅导员都是学校内部选用的,有的还不是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的法律素质较差,甚至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所以笔者建议高校聘请高素质的专职辅导员来组建辅导员队伍,使之专业化、职业化,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及影响。

4 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仅凭某个高校一己之力就改变整个社会的环境、风气,根本就不现实,但高校可以改变自身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和校园风气,加强人文关怀,传播正能量,减轻阴暗面的影响。进而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必要时给予帮助、指点,影响其家庭环境;通过提高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社会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5 高校应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规章制度不能只挂在“嘴”上,更要出在“腿”上。再好的制度只是嘴上说说,一时强调,然后束之高阁,也不会产生大的作用。只有切实可行,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深入贯彻执行,才能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3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