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路径浅析

2016-05-14 01:31白亦清柴若冰荆晶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司法警察培养路径高等教育

白亦清 柴若冰 荆晶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司法警察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司法警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路径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分析当前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的现状,第二部分简述完善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路径

警察高等教育是指国家在学生完成基本的高中教育之后,以高考的形式招收的以培养高素质警察为目的的教育阶段,分文专科、本科两种。司法警察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08年一则消息称要停止招收警校本科生,而笔者认为,每种制度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但每种制度又不是完美的,我们可以对制度进行相关的改革,所以,司法警察高等教育不能被完全取消,我们应该在充分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完善策略,我国需要高素质的司法警察,而通过对司法警察实施高等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所以我们有必要完善制度。

1 当前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的司法警察高等教育起步虽然相对于其他国家晚些,但其发展十分迅速。在改革开放以前,对司法警察的培养没有专门的全日制警察高等学校,只是对在职的警察定期进行整治、业务培训,缺乏规范的学历教育。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司法警察学历教育才开始恢复,但其发展也较缓慢,没有大规模的警察高等院校,到新世纪初,我国高校开始扩招,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才开始大规模发展。自此之后,我国司法警察高等学校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形式的警察高等教育也开始快速的发展。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格局,在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但我国目前的司法警察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新时期政法队伍建设的需要,也不利于警察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做出适当的调整。目前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1)招生人数过多,就业率低。目前司法警察学校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但能入警的人数有限,人员出现过剩的状况,据统计,我国司法警察类专业学生近20万人,但大多数的学生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不能成为警察,近几年出现了警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2)警校职业教育培训注重学历教育。司法警察高等院校对其学生应该既注重学历教育又注重职业教育,锻炼其能力。可现实是,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学校对警校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外,其他学校都注重对学生的学历教育,忽视了职业培训,造成了警察入职后职业素质普遍不高的后果。

(3)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学校出现了地区性的差异,中东部的司法警察学校多且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西部的司法警察学校数量少,且缺乏师资等。

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国家缺乏对司法警察高等教育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我国司法警察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家缺乏专业的组织对警察专业进行研究和规划,致使学校只重视扩大招收规模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因为没有统一的学科规划,致使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出现了对学生的培养存在偏重的情况。.

2 完善司法警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策略

2.1 加强对警察司法高等院校的统一规划

因为我国在司法警察高等院校的研究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划,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司法警察教育的统一管理,制定司法警察高等院校的发展规划,确保其科学发展。其具体做法为:国家公安部和司法部要办好中央级别的司法警察院校,并负责为各级学校培养师资,做好学科建设。地方的本科院校要维持现有学校的数量,重点发展西部本科院校,对中东部的学校数量要严格的控制,减少失业率。也要对司法警察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设置等做统一的规划,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

2.2 整合司法警察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司法警察高等院校有存在重复的现象,对于一个省份的公安院校与司法警察院校可以进行合并,其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另一学校可以改为职业训练场地,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能保证警察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时进行,学生在进入社会上不会出现能力不足的状况。

2.3 适当调整警校培养目标

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司法警官高等院校是司法警务人员的摇篮,其肩负着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民主建设、监狱、劳教事业发展培养有生力量的任务。所以要明确司法警校的培养目标,让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如关押、管理、教育、挽救和重新塑造人等,一定要对其以后要从事的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有明确的了解,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如要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群众意识等,同时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深。

2.4 及时更新警校的课程设置

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我们一定要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其课程大致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不仅让他们掌握司法警察方面的知识,还应该丰富其知识面,开设丰富的选秀课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进行专业的职业训练等。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专业课程要有针对性。我国有很多司法警察高等学校,所以要突出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在发展中逐渐摸索出自己学校的特长课程,建立特色专业,使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有突出的优点,减少学生的失业率。

(2)课程内容要兼具实用性与实践性。司法警察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并对其在具体实施中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具体的评价,而不只关注理论的学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简介

白亦清(1983-),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司法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监狱学。

柴若冰(1981-),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研究。

荆晶(1988-),女,硕士学位。现为中央司法警察学院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司法警察培养路径高等教育
司法院校如何把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融合创新发展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职能的探索和思考
制约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发展的因素和对策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