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学习的三种境界

2016-05-14 01:31李娟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语学习英语课程

李娟

摘 要 关于英语教育及课程教学,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开展相关研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本文提出英语学习的三种境界:入门的关键是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学以致用提升英语能力;英语学习的高境界是听得懂且能脱口而出。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不同境界,在此基础上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并使分层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对于提升英语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语课程;英语学习;境界

多年来,不少英语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了学习兴趣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一方面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强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实践环节。这固然是理所应该的,但是现实中,动力重于兴趣。如果说变压力为动力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那么学以致用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而听得懂且能脱口而出是英语学习的高境界,这便是英语学习的三种境界。

1 英语学习的入门关键是变压力为动力

著名的英语学习“动力说”,是由鱼化龙文苑英国留学通道的主持人、“驻英特使”Jie正式提出的,她认为动力、方法和毅力是英语学习成功之道。Jie从2015年3月至今,利用鱼化龙文苑的资源与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完全免费的在线英语教学,和学习者在线探讨怎样学习英语时,正式提出了英语学习“动力说”,随后得到诸多研究者的认同和推广,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术期刊《劳动保障世界》、《长江丛刊》、《锦绣》、《环球市场》、《考试与评价》等都已刊发了关于“动力说”的大量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角度来说,变压力为动力确实就是入门的关键。

以高职学生为例,多数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可是学了几年的结果是英语成绩不容乐观。而不少师生认为,兴趣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兴趣重于一切方法。问题是,多数高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非常排斥它,进入高职阶段以后硬着头皮学起来依然感觉很吃力。事实证明,英语学习“兴趣说”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正如Jie所论述的那样,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基本上是以应试为目的,因为要考试而不得不学,多数情况下是根本谈不上有无兴趣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学习英语的动力。有兴趣当然很好,没有兴趣也不得不学,除非你放弃英语这门课程。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要么是为了考试过关、升学,要么是为了就业或者出国而学习英语,目的性很强,事实上只有压力而没有兴趣的时候居多。既然如此,中国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入门功夫就在于能否变压力为动力。比如某个人要出国留学,通过相关考试获得签证也许是很大的压力,但是假如他非要出国留学不可,这种强烈的欲求远比兴趣来得真实,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就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英语学习的入门关键是变压力为动力。

2 学以致用是提升英语能力的必经之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基本知识的同时,着重训练其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不难发现,英语学习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二是英语应用技能的养成,缺一不可。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独立、彼此割裂的,下面以语法学习为例,来说明学以致用对于基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从语言学习的经验与规律上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应该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出与输入之上,也就是说,学习英语的最佳做法就是交流与表达。在实施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调节好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之间相互的平衡,既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有所侧重,又要强调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在培养学生英语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在英语语言应用方面的流利程度和得体与否,从而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同时使其掌握语法知识。反过来,在大量进行阅读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知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语言基本知识信息,只有在此基础上,其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正确处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和基本知识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十分重要。

3 能听懂且脱口而出是英语学习高境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反复证明,创造条件并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学生练习英语听说,可以明显改善英语学习的效果。鱼化龙文苑的部分学生在交流英语学习成功经验时,介绍了一些训练口语的方法,他们说:对于英语电影,能听懂、而不是“看懂”,才算是达到了较高水平。通过看电影学英语并无不可,关键是要注意所选电影是否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程度,一定要注意区分,究竟是能看懂英语,还是能够根据画面推断剧情,否则容易造成某种错觉,反而不利于英语学习;看电影不如听电影,听电影比看电影更能够检验英语水平,如果你完全听得懂,那你的英语水平真的是挺高了,因为你并不是根据画面情节来推断故事的发展,而确实是英语水平已经到了可以听懂、而不是“看懂”英语电影的程度。

笔者曾对学生给出这样的建议:对于英语电影,可以只听不看,或者只看字幕、不看画面。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有了英语学习的语音环境,如果选对、选好了英语电影,通过“听电影”学习英语,就能尝试着跟影片中的人物对话,直到能够脱口而出,这样学到的英语不会轻易遗忘,而且容易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学生也可以找些比较喜欢的英文歌曲练唱,同时创造机会用英文歌词表达思想感情,其效果要比看电影学英语更好,因为歌曲较短且容易上口,可以随时哼,更容易记住单词、句子及其用法,同时有效解决发音问题,逐步达到听得懂且能脱口而出的高境界。另外,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答、场景对话、交际化操练等教学方式,力求更贴近生活地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能力,不断巩固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其灵活运用英语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雯雯.优化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究[J].海外英语,2015(02):22-23

[2]袁婷.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4(26):92-93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弥忠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6(01):56

[5]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02):4-7.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英语学习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