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2016-05-14 01:31田丽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小学生

田丽艳

摘 要 小学生主动自愿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分析当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当之处,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条件,挖掘小学生自主性从事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并借助于这一规律因势利导激发能够引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拓展小学生的语言以及文学思维,酝酿出愉悦的语文学习心理体验,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小学生乐意地配合教师的教完成语文教学活动,也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

目前所倡导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在于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清新的、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新的学习方法、思路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新的语文视域来吸引小学生来关注语文、主动探究语文、用心学习语文,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愿意积极汲取知识的殿堂,从而使小学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学习技能上都有一番全新的体会,使小学生通过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学习语文促使自己成才成长,最终使小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主性地位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 新颖设计导入环节,诱发学生关注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新课程的开启都充满了神秘气息和无穷的乐趣,吸引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期待和迎接新课,基于这样的现状,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新课导入环节,要巧妙设置导入序幕问题。从而借助于导入序幕语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更调动起小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求知欲,进而为课堂内容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的教材进行优化组合知识闪光点,并使这些知识得以凝练增添趣味色彩,一旦这些知识点展示在小学生面前,就会尽可能地达到了启迪小学生进入课堂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下册《北京奥运会》这一新课的导入环节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用彩色的笔把奥运会的会旗画出来,并诱导性地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旗帜吗?五种不同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这面旗帜整体上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愿?”。许多小学生在电视上看到过,马上充满信心地说是奥运会会旗,至于五种颜色各代表了什么以及会旗表达了人们什么心愿这两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讨论的热情,同学们搜索自己的知识结构陷入思索之中,针对这样的情境,教师要及时地再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新课将学习北京奥运会,在课文内容会给大家解答以上两种问题,同学们愿意一起努力寻找答案不?”,这样一下把新课的幕布拉开,为学生们打开了对新课无限的想象和期待。

2 尊重学生创造力,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从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思维和知识结构还处于塑造和完善阶段,他们总是对接触的事物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并赋予他们自我性的创造力,教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利用,就能够通过对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给予确立和尊重,就能够使小学生以更加激昂的斗志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是小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挖掘和发挥,促使小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更能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自我语文综合修养。

例如在进行《背影》这一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小学生先对《背影》这篇课文进行通篇性诵读,而后教师要求小学生对于父亲对儿子浓厚父爱的句子用笔勾勒出来,并解读字里行间深层性的父亲心理独白,接着教师让小学生以父亲的心理角色把这些话语用饱满感情的话语读出来。这一下子升华了小学生的感情,纷纷举手愿意去把这些话语朗读出来,最后教师让其他同学对在读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了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多鼓励和赞誉,并把小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给予提出,小学生因为自己的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一下子充满了自信心,更加调动积极性全身心地自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小学生还能够走在教师的前面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

3 综合组织好课堂教学,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全体学生的视野中,并时刻性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一旦教师的情绪不佳或者课堂学科组织不够合理和科学,那么整个课堂氛围就可能处于凝重状态,而且课堂教学的程序还可能处于无序状态,学生就会消沉下去,不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反,如果教师以愉快的心情,激情四射的热情和饱含深情的讲解,就一下子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教师的言行形成了感情上的交融和共鸣,会随着教师的传授主线深入到教材的内容中,并能够站在教材主角的层面去随故事情节的波动而在心理上引出情感的拨弦,最终使小学生愿意去挖掘文本背后深厚的主旨意蕴以及现实性的文本意义。

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教学活动中,当教材进行到小女孩手里握着一根火柴,梦到奶奶温暖的怀抱,梦到许多好吃的,带着微笑随奶奶去了。语文教师在这一部分朗读中加入自己浓厚的悲凉感情,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她不是真的看到了美好的一切,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引发出来的幻想而已。最后教师把“小女孩的离去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让小学生们思索,同学们从两个层次进行了回答,一方面认为小女孩离去就是摆脱了痛苦是幸福的,另一方面认为小女孩还很年轻,还没有享受到美好的生活,是不幸的。这样富有深意的话题,开阔了小学生对语文的解读思维,营造了小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

4 结语

语文学习过程虽然包含这深刻的理论性和人文性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难以理解。但是只要语文教师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新思路和新教学方式,极大地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并尊重他们的认知和解读,就能够促使小学生树立对学习语文的主导性和创造性,进而就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来福.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J].读写算(教研版),2015(15):379-379.

[2]杨志红.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实践[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05):268-268.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