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2016-05-14 02:09杨呈旭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主动参与体育教学

杨呈旭

摘 要 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实施“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是体现教学的改革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直接帮助,为此,本文对如何做好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活动模式及其作用加以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动参与;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总体的提纲中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的教学新思想。要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说教学其实也是一项比较独特的实践活动,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自身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要把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把老师从主动变成主导,是引导学生学习,两者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可称之为教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载体,引导学生,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激发学生和加强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动口、动手、动脑,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参与”教学是素质教学的核心环节。

1 “主体参与”体育教学

“主体参与”体育教学就是在师生平等基础上,教师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师生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活动。

2 “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活动程序

基本程序可分为下列几种:

(1)准备阶段: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课题,编制小组,讨论、分析、确定步骤与方法。

(2)尝试阶段:尝试性学练活动,寻找问题答案。

(3)渐进阶段:初步确定问题答案,教师点评、引导,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强化学练活动,加深理解,判断和了解学练中存在的问题。

(4)选择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选择性学练方式,对选择的学练效果自我检查和评定。

(5)归纳阶段:学练小组归纳小结自主学练情况,提出学练进度要求,教师点评、指导、总结。

上述程序既是学生主体参与练习验证、自译或互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激励、指导过程。

例如:在学习“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时,教师提出跑篮步为什么是一大二小的节奏”,要求同学们自由结合,通过讨论、分析,确定练习步骤与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寻找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得出“一大二小”是为了“高高跳起投篮”这一结论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结,要求同学反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教师建议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辅助练习,并介绍几种练习方法,同学们针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选择性练习,对自己的学练活动进行评定、归纳、小结,正确分析学练情况,促其成功与发展。

3 实施“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五让”原则

3.1 目标让学生明确

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让学生结合目标自发的、有针对性的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否则,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

3.2 问题让学生提出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迪,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篮球的急待急起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摆脱防守,对此,老师就可以组织些学生来对其进行观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经历等来思考其中应存在的问题,或好或坏的地方,老师要适当的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大脑的活跃度,让学生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提升,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疑问之处的剖析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情境,启发学生主动讨论,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讨论错误动作,并与正确动作对比,很快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加以归纳,正确的动作要领就被学生所接受。

3.4 过程让学生参与

教师要精心诱导、热情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带”、“选”、“思”、“联”、“帮”、“创”、“比”、“议”等形式中体验过程中的种种,提高实践能力。

3.5 学法让学生归纳

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引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反起点拨、引导作用。

4 “主体参与”教学的模式

4.1 讨论式教学

依据教学材料的内容及授课的要求,恰当的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迪作用的问题,并让学生相互探讨,比如:在原地侧向推铅球的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将铅球推得远?”如此一来,学生相互就会探讨,抒发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会说“角度越高就会推的越远”。“角度越与水平地面相平行,就会越远”。还有的会说:“选择合理的角度才能推得更远,和物理课上老师讲的上抛运动一样。”然后我肯定了最后一种说法,让学生分散练习。在练习中认真体会,集中讨论,寻找答案,使学生在探讨中激发思维活跃度,提升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将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从而也有助于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应。

4.2 点拨式教学

所谓的点拨式教学指的是在老师的引导或启发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参与”的目的。老师对学生要客观的、有方向的提问,逐渐的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但切不可超出学生的范围。比如,在学生掌握跳绳的基础后,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增速、跳高来做到一摇跳两下的状态。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逐渐从会跳短绳的基础上,上升到会跳双飞的动作,教师适当点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化难为易,懂得其中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提高认知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锻炼。

4.3 诱趣式教学

诱趣式教学也就是创设情境。以情引趣,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兴趣。例如:耐力跑“登楼”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以情引趣,把枯燥的“登楼”形象比喻为“登长城”,从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热情。

5 “主体参与”的效用

5.1 “主体参与”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在体育中要以学生的健康为主导思想,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认知和技能的训练,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在活动中寻找自我,追求自我,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5.2 “主体参与”帮助学生做教学的主人

它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设计学习方法,选择教学手段,通过学练活动后, 自己掌握实际动作技能后,可适当的要求老师对教学进度做出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倾向进行适当调控,自觉达到预设的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的自律;可让学生对教学结果或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改进自己的教学。

5.3 “主体参与”活跃体育课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是师生生命力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外发的行动方式与内在情绪体验的统一。“主体参与”体育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动”的欲望,调整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情味。

5.4 “主体参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

“主体参与”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使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融洽,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会得到升华,在协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确立起敢于负责的意识与精神。

综上,“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是从学科领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并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动、创造性发展。“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又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是从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主体参与”对于活跃,教学活动,激发师生教学热情,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能产生实效性突破。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主动参与体育教学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