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4Ps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02:31杨金红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营销经济教育

杨金红

摘 要 市场营销的观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营销的影子,同样也会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所体现。本文将从营销4P策略的角度出发,阐述营销4Ps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经济;营销;教育;教学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完全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可以说,我们身边的人、物、事都与经济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我现在想说的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处处体现着经济学,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营销学4P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duct):产品并不单纯指的是有形的东西,任何一种能被提供来满足市场欲望和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称为产品。产品包括有形物品、服务、体验、事件、人物、地点、财产、组织、信息和想法等。

价格 (Price):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价格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标价,广义的看,价格是消费者为了换取获得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利益而支付的价值。

渠道 (Place):产品或服务经过一系列的途径,从而使之经过销售到达最终使用者手中。

促销(Promotion):销售者以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的方式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方式方法。

这些营销概念似乎只是在经济方面的描述,但是其在教学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我们就营销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1 产品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产品是向市场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在教学中,知识就是我们提供给学生的产品。一个博学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受欢迎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可,更多的是对教师知识储备量的认可,学生的年龄越大,对教师这方面的能力也就越注重。我们经常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教师虽然是在传授学生单一的一门课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众多相关知识的辅助,这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的积累,同时将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出来,并能让学生理解并认可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这就同营销学中,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的改进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2 价格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价格是消费者为了换取获得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利益而支付的价值。目前的学习的费用是非常高的,除了正常的教育费用外,还会支付其他的一些费用比如培训班的费用、教学资料的费用(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的费用)、获取知识所支付的时间成本等。根据经济理论,我们在获得某些东西的时候,需要考虑在获得这些产品时所支付的成本与所获得的利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性价比。任何人都想通过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学费的,我们知道,即使在同一所高校中,专业不同,学费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虽然不是决定学生在报考时考虑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学生在选择一门专业之前,价格因素是很大的一个制约方面。就我们熟知的一些艺术类课程,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需要在金钱上面付出很多。最简单的讲,比如一个人对钢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进一步的学习,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投入产出问题。在没有取得成绩之前,产出基本为零。但是投入是多少呢?首先要有一台不能太次的钢琴, 价格至少在三万左右;同时要找到一个不错的钢琴培训教师,现在就二线城市的市场价格一般在二百元每课时,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日常费用,比如说交通费、资料费、考级费,或者是参加一些官方的或者是民间团体组织的所谓的各种比赛的费用等,就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讲,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更何况,这种开支是常年累月的,学习的时间越长,支出也就越多。支出很大,但是收效甚微,可能有一些学生先天条件有限,到达一定的瓶颈期而停滞不前,投入产出比可能为零,所以,这是需要耐得住清贫的。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时,都会望而却步。所以,假如两个资质相同的学生,所处的家庭经条件况不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一方,在艺术这方面所走的路可能要平坦一些以及更长远一些。

古语有云:“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情形呢?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支付的成本还远远不止这些,还包括诸如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非金钱方面的价格因素。

3 渠道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营销学中,分销渠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取得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最前线,充当着分销渠道的角色。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的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条教鞭是最经典也是最是实用的教学手段。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日渐进入到课堂之中。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效果,微课堂也渐渐在教学中崭露头角,被广大的学生所认可,也被众多的教师所借鉴。所谓的微课堂是以“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社区。课程小组由需求和兴趣产生,每个课程小组都是一个圈子,由多个课程小组形成了大圈子。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一直遵循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千年的洗礼,虽然她仍处于“龙头”位置,但是也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而微课堂的方式无疑是大胆的一种尝试,并取得了不弱的“战绩”,无疑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但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被广大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正应了我们经常所说的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 促销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在如今的社会,一个新兴的词汇,广泛流传,那就是“眼球经济”。所谓的“眼球经济”又称之为“注意力经济”是指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不是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得到学生的关注,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兴趣,都是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了,只是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罢了。但是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呢?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中国有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善心悦目的事物。年纪越小的学生对于漂亮的事物越是喜欢。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问到他们喜欢老师哪一方面时,更多的回答是老师漂亮、温柔,其次是这个老师在上课是课堂气氛都多么的活跃。而对于老师的理论知识是否丰富,小朋友一般情况下是注意不到这些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更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但是在面对相同业务素质的教师时,学生会更喜欢年轻、漂亮、富有朝气的年轻教师,因为这些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审美。进入到大学阶段时,学生会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上课的状态、专业知识能力、社会生活阅历等都是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为了抓住学生这段时期的特点,将这些学生很看重的东西,融入到课堂之中去,难道不就是促销在教学之中的运用吗?

营销无处不在,教育又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即使不是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适当的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教育事业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将先进的经济学的理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美)科特勒(Kotler,P.),(美)阿姆斯特朗(Armstrong,G.)著,郭国庆等译. 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5).

猜你喜欢
营销经济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题解教育『三问』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